【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扰流板组件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用扰流板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用扰流板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扰流板、例如主动式后扰流板是一种汽车空气动力学装置,主要作用是减少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空气湍流或阻力,能够节省燃料,同时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0003]主动式扰流板是一种在车辆运行时根据当前条件进行动态调整的扰流板,用于改变扰流效果、强度或其它性能属性。
[0004]目前使用的扰流板、例如主动式后扰流板有两种结构和工作原理。一种是直接连接型的双气弹簧式,即两个气弹簧作为扰流板运动的驱动器,其驱动直接影响扰流板的位置和角度;另一种是四连杆式,同样采用了两个气弹簧作为驱动器,经由四连杆机构对扰流板进行驱动。所施加的力和停止位置由气弹簧根据车辆ECU的指令进行调整。
[0005]此外,这两种结构的一侧都有两个气弹簧,结构和原理复杂,外观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便于操作运行的车用扰流板组件。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扰流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扰流板(11)、支架(12)、导轨(13)以及气弹簧(14),所述扰流板(11)固定地布置于所述支架(12)上,所述支架(12)可运动地由所述导轨(13)支撑和引导,所述气弹簧(14)布置于所述导轨(13)的一侧并且用于驱动所述支架(12)进行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扰流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11)包括彼此固定连接的外扰流板子部件(111)以及内扰流板子部件(112),所述外扰流板子部件(111)覆盖所述内扰流板子部件(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扰流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扰流板子部件(111)包括外子部件主体(1111)以及在所述外子部件主体(1111)的两端向下延伸的下翻部(1112),所述内扰流板子部件(112)包括彼此依次连接的内子部件主体(1121)、相对于所述内子部件主体(1121)向上且向外延伸的过渡部(1122)以及相对于所述过渡部(1122)向外延伸的连接部(1123),所述内子部件主体(1121)与所述支架(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1123)与所述外子部件主体(111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扰流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扰流板子部件(111)与所述内扰流板子部件(112)胶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扰流板组件(1),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吉洙,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