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田元专利>正文

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53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该电池单格或单体的壳体中安装极板、隔板,并注有电解液,各单格或单体电池之间除相互“电”连接外,还增加“气”连接结构,即各单格的壁板或单体电池的壳体上至少有一个气孔,各气孔之间直接或通过气管相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的各单体电池除电连接外,相互之间还通过气路实现了“气”连接,因此各单格或单体电池之间实现了“平滑”,复合效率提高,改善了蓄电池的放电性能,延长了蓄电池的正常运行寿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尤其是一种免维护蓄电池连接结构的改进。目前,公知的免维护蓄电池均由外壳中安装极板、隔板,并注有电解液的单格或单体电池连接而成,为了获得所需的输出电压,这些单体电池通常采用串联的电连接方式。采用这种现有连接方式时,每个单体电池内部的气、液相互隔离,在反复充、放电的过程中,各单体电池内部的气体往往吸收不好,当阀压过高时可能形成“大肚子”;当阀压过低时,则会出现“干涸”。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单体电池复合能力不一致,因此对免维护蓄电池的放电性能及其运行寿命产生不良影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现有免维护蓄电池在制造过程中,各单格或单体制造不可能完全一致,故根据“平滑”理论,提出一种失水率低、放电性能好、运行寿命长的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对于“单格”结构的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而言,本技术由壳体中安装极板、隔板,并注有电解液的单格电池相互“电”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增加“气”连接结构,即各单格电池的壁板上至少有一个气孔,各单格电池的气孔相互连通。对于“单体”结构的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而言,本技术由壳体中安装极板、隔板,并注有电解液的单体电池相互“电”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增加“气”连接结构,即各单体电池的壳体上至少有一个气孔,各单体电池的气孔之间通过气管相连通。由于本技术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的各单格或单体电池除电连接外,相互之间还通过壁孔或气管实现了“气”连接,因此各单格或单体电池之间实现了“平滑”,复合效率提高,改善了蓄电池的放电性能,延长了蓄电池的正常运行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为N=6的12V蓄电池,由六只(N=6)壳体中安装极板、隔板,并充有电解液的单体电池A1、A2、A3、A4、A5、A6相互串联而成,各单体电池的壳体上除设有正负电路输出头之外,还设有阀门B,气孔C。阀门B的作用是通过阀塞控制各单体电池的内压。各气孔C之间通过耐酸硬管D连通。实验表明,本实施例的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对于12V富液式电池,其失水率小于1克/安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无论是放电性能还是使用寿命,均得到明显改善。可以预计,该蓄电池将更具市场竞争力,应用前景广阔。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气孔的数量可以多于一个,气管可以是软管,气孔的位置可以设在壳体的其他表面。对于富液式电池而言,“气路”之间应安装憎水性滤气片,以保证“液密”性,防止短路,同时保证通气性。以上变化方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由壳体中安装极板、隔板,并注有电解液的单格电池相互“电”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增加“气”连接结构,即各单格电池的壁板上至少有一个气孔,各单格电池的气孔相互连通。2.一种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由壳体中安装极板、隔板,并注有电解液的单体电池相互“电”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增加“气”连接结构,即各单体电池的壳体上至少有一个气孔,各单体电池的气孔之间通过气管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富液式,“气路”之间安装憎水性滤气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该电池单格或单体的壳体中安装极板、隔板,并注有电解液,各单格或单体电池之间除相互“电”连接外,还增加“气”连接结构,即各单格的壁板或单体电池的壳体上至少有一个气孔,各气孔之间直接或通过气管相连通。由于本技术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的各单体电池除电连接外,相互之间还通过气路实现了“气”连接,因此各单格或单体电池之间实现了“平滑”,复合效率提高,改善了蓄电池的放电性能,延长了蓄电池的正常运行寿命。文档编号H01M2/12GK2461157SQ01217068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史田元 申请人:史田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维护阀控式蓄电池,由壳体中安装极板、隔板,并注有电解液的单格电池相互“电”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增加“气”连接结构,即各单格电池的壁板上至少有一个气孔,各单格电池的气孔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田元
申请(专利权)人:史田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