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能源领域中广泛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外化成酸雾排放的创新技术,它涉及到酸雾迷宫、憎水滤气装置(片、筒、罐及其组合)或分子筛、酸性分子捕捉器。由于理论基础与目前酸雾排放技术不一样,外化成产生的酸雾,当前是先排放后处理,本专利技术是未排放就处理”的理念,所以能达到零排放,设备简单性能优良。
技术介绍
为了绿化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国家政府对排污企业提出高的要求,但目前的环保设备达不到这些指标。一般他们采用两种方法1,物理捕集法,酸雾经风道、集酸箱一级拦截,再经酸回收器二级回收捕集,通过二级多层纱网,把酸雾截留净化回收,集中排放;2,化学吸收法废气经风道,集酸箱一级拦截,再经玻璃纲净化塔,由风机压入净化塔经四级噴淋及二层填料层与NaOH气液反应,再除液处理排放。不管那家环保设备制造厂, 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产品,其指导理论是将酸雾先排出再处理,因此设备庞大、复杂、效果差。例如内化成由于分散度大,利用吸风、喷淋、滤网、以及水处理(二次污染)不可能有好的效果,车间不可能闭密起来,只能四通八达,风一吹,雾气全厂扩散,変成无组织排放;而外化成也是利用罩、吸风、喷淋、滤网、以及水处 ...
【技术保护点】
铅酸蓄电池外化成必然会产生酸雾,当前是先排出后处理,本专利技术是未排放就处理的技术涉及到:1,各单体(槽)必须改成密封型化成槽,槽之间的连接通过侧面密封边上的导电连接块连接;2,涉及到权利1所述,各单体(槽)必须设有自由翻盖和前后塔扣的外化成槽盖,并保证扣上后单体槽保持密封状态;3,上盖装有“酸雾识别禁止器”其功能是只准气(氢、氧)排走而酸雾水汽禁止通过。为了添加化成酸液和去离子水,盖上设有加液(水)孔,在化成通电时必须用“塞子”塞紧保持密闭;4,涉及到权利1,2,3所述,“酸雾识别禁止器”是有迷宫、憎水(汽)片(板、罐)、酸雾捕捉物构成。该技术能实现外化成酸雾零排放功能,为专利权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1.铅酸蓄电池外化成必然会产生酸雾,当前是先排出后处理,本发明是未排放就处理的技术涉及到 ·1,各单体(槽)必须改成密封型化成槽,槽之间的连接通过侧面密封边上的导电连接块连接;2,涉及到权利I所述,各单体(槽)必须设有自由翻盖和前后塔扣的外化成槽盖,并保证扣上后单体槽保持密封状态;3,上盖装有“酸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