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极群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098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包括矩形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设有用于围成极群放置区的固定夹板、纵向运动的第一夹板以及横向运动的两个第二夹板;其中所述固定夹板和第一夹板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夹板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框外设有驱动所述第一夹板的第一气缸,以及分别驱动所述两个第二夹板的两个第二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蓄电池极群通过机械手或手动将极群放入到支撑框内的集群放置区内,第一气缸和两个第二气缸启动,驱动第一夹板和两个第二夹板均向极群运动将极群在夹具中夹紧,因为极群的四面与分别于固定夹板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接触,因此在夹紧的过程中,极群的极板也被整理整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是以铅及其氧化物为电极、硫酸溶液为电解液的蓄电池。自1859年专利技术铅酸蓄电池,已经历了近150年的发展历程,铅酸蓄电池在理论研究方面,在产品种类及品种、产品电气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在交通、通信、电力、军事还是在航海、航空各个经济领域,铅酸蓄电池都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在铅酸蓄电池的加工过程中,首先加工成电极板,若干各正、负极板及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按容量配制串成一个极群,从电极板的组装到最后装入电池盒进行铸焊前的过 程中,都是以极群为单位进行加工处理的,组成极群的每个极板都带有极耳,所有正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上方的一侧,所有负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上方的另一侧,同极极耳间通过铸焊串联在一起。极群在压入电池盒中之前都是在极群夹具中进行加工处理和转送的,传统技术中,极群在夹具中的整理和夹紧都是全手工操作的,手工将极群放入极群夹具后,手动控制压紧机构挤压极群使极群的极板排列整齐并在夹具中夹紧。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手工压极群时容易插破底部隔板纸;容易反极,特别对于内化成极群更易反极;操作过程中容易扬起铅尘,不利于环保与职防。例如,申请号为200820107693. 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极群固定夹具,用于组装电池内的极群,该极群固定夹具包括一框体;多个轴杆,安装在该框体中;一固定式隔板,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轴杆的中间位置上;多个活动式隔板,分别位于该固定式隔板的左右两侧且安装在所述轴杆上;多个活动把手,安装在所述框体上;以及多个挤压件,分别安装在每一活动把手上,当所述活动把手置于组装极群的位置处时,每一活动把手带动每一挤压件而使每一挤压件的呈矩形的凸轴挤压在活动式隔板上。该机构中也是通过手动扳动扳手带动扳手上的挤压件使极板排列整齐并在夹具中夹紧,手动操作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当蓄电池极群放入夹具后,全自动控制实现极群极板在夹具中的整理及极群在夹具中的夹紧。—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包括矩形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设有用于围成极群放置区的固定夹板、纵向运动的第一夹板以及横向运动的两个第二夹板;其中所述固定夹板和第一夹板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夹板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框外设有驱动所述第一夹板的第一气缸,以及分别驱动所述两个第二夹板的两个第二气缸。使用时,蓄电池极群通过机械手或手动将极群放入到支撑框内的集群放置区内,第一气缸和两个第二气缸启动,驱动第一夹板和两个第二夹板均向支撑框的中心运动,将极群在夹具中夹紧,因为极群的四面与分别于固定夹板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接触,因此在夹紧的过程中,极群的极板也被整理整齐。为了提高本技术夹具的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极群放置区内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板中部,且与所述第二夹板平行布置的第二活动隔板,该第二活动隔板远离第一夹板的一侧滑动穿设在所述固定夹板中。由第二活动隔板将极群放置区分隔成两个单格,每次能够同时整理两个极群,第一气缸推动第一夹板纵向运动时,第二活动隔板在固定夹板上纵向自由滑动。为了更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更优选地,所述极群放置区内设有纵向运动的第一活动隔板,所述第一活动隔板与所述固定夹板平行布置;第一活动隔板的两侧边搭接在对应的第二夹板上,且所述第二夹板顶面设有用于限定第一活动隔板纵向运动极限位置的限位块。所述第一活动板的数量根据实际加工需要可以设置为若干块,第一活动隔板和第二活动隔板将极群放置区分隔成若干个单格,每次能够同时整理若干组极群。·第一气缸驱动第一夹板纵向运动时,需要同时驱动所有第一活动隔板同时纵向运动,因此在第一夹板和所有第一活动隔板之间设置传动部件,一种优选的传动方式,所述支撑框内设有纵向布置的第一导向杆,该第一导向杆依次贯穿所述固定夹板、第一活动隔板和第一夹板,所述固定夹板、第一活动隔板和第一夹板中,相邻的两者之间隔有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的套筒。第一夹板纵向运动时,第一夹板两端在第一导向杆上滑动,推动第一夹板与最近一块第一活动隔板间的套筒运动,通过第一导向杆上的套筒依次推动所有第一活动隔板,实现第一夹板与所有第一活动隔板之间的传动。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一夹板与所有第一活动板之间的传动,更优选地,所述支撑框内设有纵向布置的第二导向杆,该第二导向杆依次贯穿所述固定夹板、第一活动隔板和第一夹板,所述固定夹板、第一活动隔板和第一夹板中,相邻的两者之间隔有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的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可以在套筒依次传动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防止对套筒的过度挤压。所有第一活动隔板的两端搭接在对应的第二夹板上,但是不能限制两个第二夹板的横向运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所述固定夹板、第一活动隔板和第一夹板的两侧边均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夹板的行程相应。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隔板和第二活动隔板之间的相交位置处能够相对滑动而不是固定死的,因此,所述第一活动隔板顶面带有插槽,所述第二活动隔板的与第一活动隔板相交的位置插在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二活动隔板在纵向运动时能够在该插槽中相对滑动。所述第二活动隔板设有底部开放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纵向长度与所述第一活动隔板的行程相应。两个第二气缸分别驱动两个第二夹板横向运动,当第二夹板随第二气缸退回时,优选地,在第二夹板和支撑框之间设置限位机构,使第二夹板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其行程尽量短,即缩短第二气缸的驱动行程。因此,所述支撑框设有导向套,所述第二夹板固定连接有穿设在所述导向套内的滑杆。每次当第二夹板退回时,退回到与该导向套抵接时即停止。为了更好更稳定地对第二夹板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夹板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滑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夹具对放入夹具中的极群进行自动整理和夹紧,整个整理过程由驱动气缸自动进行,工作效率高,且可避免极群损伤。附图说明 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夹板和第一活动隔板纵向运动至极限位置的状态图;图3是支撑框与固定夹板及第二夹板的配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松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省略支撑框部分);图5是本技术夹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省略支撑框部分)。图中附图标记为I-支撑框2-第二气缸3-导向套4-第二活动隔板5-固定夹板6-第二夹板7-套筒8-第一气9-第一夹板10-复位弹簧 11-第一活动隔板 12-限位块13-第一导向杆 14-第二导向杆 15-滑杆16-避让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包括矩形的支撑框I和设置在支撑框I内的固定夹板5、第一夹板9和两个第二夹板6,第一夹板9和固定夹板5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夹板6相对设置,固定夹板I、第一夹板9和两个第二夹板6在支撑框I内围成一个矩形的极群放置区。第一气缸8驱动第一夹板9纵向运动,第二气缸2驱动第二夹板6横向运动。如图3所示,是支撑框I、固定夹板5、两个第二夹板6和两个第二气缸2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在支撑框I左右两侧外各固定两个第二气缸2,支撑框I内左右两侧与支撑框I左右侧相平行各设置一个第二夹板6,左右两侧两个第二气缸2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框I后其顶端通过连接机构与对应的第二夹板6固定,第二气缸2驱动两个第二夹板6横向运动。在支撑框I左右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极群夹具,包括矩形的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内设有用于围成极群放置区的固定夹板(5)、纵向运动的第一夹板(9)以及横向运动的两个第二夹板(6);其中所述固定夹板(5)和第一夹板(9)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夹板(6)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框(1)外设有驱动所述第一夹板(9)的第一气缸(8),以及分别驱动所述两个第二夹板(6)的两个第二气缸(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望佘仁松陈志平代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