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恩灿专利>正文

一种LED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69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封装结构,包括导热基板和LED模块,其特征在于,封装结构内设有多个LED模块,每个LED模块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LED芯片、金球层、衬底层、粘结胶层和热沉体;LED模块紧密排列于导热基板之上,四周以塑料围合固定,热沉体间空隙处也填充有塑料;LED模块空隙处填充塑料之上设有电极,电极与LED芯片P、N极间由金线电连接;LED模块上方设有一透明壳体,透明壳体与LED模块之间填充有透明胶体。这种LED封装结构结构紧凑,散热良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第四代光源,具有节能、环保、体积小、寿命长等 优点,目前己广泛应用于指示灯、显示板、液晶显示器,以及普通照明灯具、装 饰照明灯具等各类电子电器产品中,尤其随着大功率LED技术的日渐成熟,应 用领域愈加广泛。目前,大功率LED的封装采用将一枚大功率LED芯片粘贴于热沉体之上, 芯片四周设反射杯,再用透明硅胶或树脂将LED芯片、反射杯和热沉体固定封 装为一体。在实际应用中,出于提高亮度等需要,经常同时使用多个LED芯片 封装件,多个LED芯片封装件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之上组成LED光源。由于LED 芯片封装件的体积较大,LED难以紧凑排列,致使光源整体体积增大,发光效 率降低。为提高LED芯片的散热效率,现有技术通常在印刷电路板之下设置一 较大的散热器,但由于在LED芯片封装件的热沉体与散热器之间隔有印刷电路 板,而印刷电路板中的绝缘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致使LED芯片工作时产生的 热量难以及时散发出去,长时间使用时,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死灯等故障,对LED 芯片造成极大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散热良好的LED封装 结构。本技术LED封装结构包括导热基板和多个LED芯片,其中,每个LED芯 片下都设有一散热结构,LED芯片与其散热结构组成LED模块,LED模块由上至 下依次为LED芯片、金球层、衬底层、粘结胶层和热沉体;LED模块紧密排列于 导热基板之上,四周以塑料围合固定,热沉体间空隙处也填充有塑料;LED模块空隙处填充塑料之上设有电极,电极与LED芯片P、 N极间由金线电连接;LED 模块上方设有一透明壳体,透明壳体与LED模块之间填充有透明胶体。 作为优化,所述粘结胶层为导热绝缘胶或导电银胶。 作为优化,每个电极与LED芯片连接处为单金线结构或双金线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透明壳体与LED模块之间填充的透明胶体为硅胶,或环氧树 脂,或硅胶与荧光粉的混合物,或环氧树脂与荧光粉的混合物。 作为优化,所述透明壳体呈平板形,或圆拱形。 作为优化,所述透明壳体上设有凸透镜,或凹透镜,或菲乃尔透镜。 作为优化,导热基板为高导热系数金属材料,尤以铜镀银材料为佳。本技术LED封装结构,将原来需要分散使用的LED芯片集群封装为一体, 发出的光线更集中,大大减小了光源体积,提高了发光效率,特别适合用于制作 照明灯具。由于光源非常小,不需要为每个LED芯片设置反光杯,只要在本实用 新型LED封装结构外设置一个反光杯既可,这就简化了加工工艺,并节约了成本。 由于LED芯片的连接己在本技术LED封装结构内部完成,不需要通过印刷电 路板连接,本技术LED封装结构的导热基板可直接与散热器接触,散热效果 得到极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图中标号所表示的部件或部位为,l一导热基板;2—塑料侧壁及填充物;3 一金线;4一透明胶体;5—电极;6—LED芯片;7—金球层;8—衬底层;9一粘 结胶层;IO—热沉体;ll一透明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用于照明灯具光源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LED封装结构在导热基板1上设置多个LED模块,每一 LED模块由上至下依 次为LED芯片6、金球层7、衬底层8、粘结胶层9和热沉体10。本实施例中粘结胶层9选用导电银胶。LED模块紧密排列于导热基板1之上,四周以塑料2围 合固定,热沉体10间空隙处也填充有塑料2。导热基板l可以釆用金、银、铜、 铝等各种高导热系数金属材料,其中以铜镀银材料的性价比为最佳。LED模块空 隙处填充塑料2之上设有电极5,电极5与LED芯片6的P、 N极间由金线3电 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单金线结构,但为防止由于金线断裂导致故障,也 可以采用双金线结构,即在每个电极与LED芯片连接处同时焊接两条金线。本实 施例中,在LED模块上方设有一平板形透明壳体11,根据不同用途灯具对光源 的不同要求,可以在透明壳体11上设置凸透镜、凹透镜或菲乃尔透镜。透明壳 体11与LED模块之间填充有透明胶体4。由于本实施例采用蓝光LED,为达到光 源最终发出白色光的要求,透明胶体4选用的是硅胶与荧光粉的混合物。实际应用时,本技术LED封装结构的导热基板1直接与一较大的金属散 热器连接,LED封装结构的控制和保护电路位于其四周,不会影响LED封装结构 的散热。图2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权利要求1.一种LED封装结构,包括导热基板和LED模块,其特征在于,封装结构内设有多个LED模块,每个LED模块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LED芯片、金球层、衬底层、粘结胶层和热沉体;LED模块紧密排列于导热基板之上,四周以塑料围合固定,热沉体间空隙处也填充有塑料;LED模块空隙处填充塑料之上设有电极,电极与LED芯片P、N极间由金线电连接;LED模块上方设有一透明壳体,透明壳体与LED模块之间填充有透明胶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胶层为 导热绝缘胶或导电银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极与LED 芯片连接处为单金线结构或双金线结构。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壳体与 LED模块之间填充的透明胶体为硅胶,或环氧树脂,或硅胶与荧光粉的混合 物,或环氧树脂与荧光粉的混合物。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壳体呈 平板形,或圆拱形。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壳体上 设有凸透镜,或凹透镜,或菲乃尔透镜。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基板为 高导热系数金属材料。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基板为 铜镀银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封装结构,包括导热基板和LED模块,其特征在于,封装结构内设有多个LED模块,每个LED模块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LED芯片、金球层、衬底层、粘结胶层和热沉体;LED模块紧密排列于导热基板之上,四周以塑料围合固定,热沉体间空隙处也填充有塑料;LED模块空隙处填充塑料之上设有电极,电极与LED芯片P、N极间由金线电连接;LED模块上方设有一透明壳体,透明壳体与LED模块之间填充有透明胶体。这种LED封装结构结构紧凑,散热良好。文档编号H01L25/00GK201149869SQ200820004069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4日专利技术者朱恩灿 申请人:朱恩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封装结构,包括导热基板和LED模块,其特征在于,封装结构内设有多个LED模块,每个LED模块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LED芯片、金球层、衬底层、粘结胶层和热沉体;LED模块紧密排列于导热基板之上,四周以塑料围合固定,热沉体间空隙处也填充有塑料;LED模块空隙处填充塑料之上设有电极,电极与LED芯片P、N极间由金线电连接;LED模块上方设有一透明壳体,透明壳体与LED模块之间填充有透明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恩灿
申请(专利权)人:朱恩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