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用液冷式散热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71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伺服器用液冷式散热模组,组装于伺服器(80)的内部,直接提供中央处理器(51)的液冷 式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包括:    一本体(10),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所述本体(10)的一侧端上设有一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的通风口(11);    一个以上的液流管(20),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液流管(20)的两端部(21、22)延伸外露于所述本体(10),且在所述液流管(20)上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送水器(30);    一个以上的散热器(40)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散热器(40)上配置有一扇叶(44)以区分出一与所述通风口(11)相接的出风部(45),以及一抽取所述容置空间的热空气的抽风部(46);    其中,所述送水器(30)为一与所述散热器(40)的位置相对应的封闭体,所述送水器(30)具有二连接所述液流管(20)的进液口(33)及出液口(34),且在所述送水器(30)内与所述散热器(40)的扇叶(44)相对应处配置有一受所述扇叶(44)磁性连动的送水件(31),这样构成一无须泵即可进行液体回流,达到散热效果的液冷式散热模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伺服器用液冷式散热模组,特别涉及一种专门用于如通用工业标准1U或2U的伺服器等因空间摆设问题无法进行液冷式散热的计算机主机上的液冷式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由于中央处理器集成度的不断增加,致使中央处理器的频率也相应提高,散发的热量简直可以烧开水。按照这个趋势,目前的风冷加散热片的方式将根本无法承受现代中央处理器散发的热能。而据专家预测,在未来的3-5年内,全世界的中央处理器系统,都必须使用液体冷却设备。液体冷却的好处在于,由于液体本身强大的载热能力及可控制性,可使热量完成定向转移,从而能够实现利用较小的功率消耗达到液体循环流动,进而达到以多种方式完成散热的过程,使中央处理器工作温度曲线非常平缓,同时可将机器本身的工作噪音降低到最低,以下针对几种市面上运用的液体冷却设备说明如下一、外加式液体冷却设备,是在计算机主机外部设有一具有泵的水箱,再在水箱与中央处理器之间以水管连接,该种做法将中央处理器的热量以液体回流方式带到水箱外部,并由外部水箱进行散热,此种方式散热效果最佳,但因外部水箱及散热模组体积相当庞大而占用大量空间,因而,其仅适用于大型计算机主机,而不适用于一般个人主机或伺服器。二、模组化液体冷却设备,目前是以5.25″插槽设计,该设备是由铝挤成型的散热鳍片与风扇所构成,并在散热鳍片底部打通了四条直向水道,以及两条横向水道,并且以防水硅胶将末端封住,而形成一个M型水道,让水在其中循环,由于增加了接触面积,从而可将热量有效传导至鳍片底部,再由上方的风扇进行散热。不过由于鳍片的高度较低,所以在运转中可以明显感觉到风扇的回压。该设计的好处是,只需要空出一个光盘槽,因此适用于个人计算机主机,且相当便利,但对伺服器而言,由于所需加装硬盘及光驱的空间有限,不容易空出空间,因此对于工业标准1U或2U的伺服器而言,目前尚无一种可直接安装于内部的液体冷却设备。三、此外,目前液冷式散热模组的液体回流方式均采用泵马达的送水器连接在液流管上,泵马达会在运转时产生运转噪音,对部分使用者而言,将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陷,为避免该缺陷的存在,本技术组装于伺服器内部,直接提供中央处理器的液冷式散热,该模组包括有一具有一容置空间的本体,其内配置液流管及散热器,热量由散热器上抽取容置空间热空气的抽风部送至出风部,由通风口排出,并由液流管上的送水器形成的液流回路对中央处理器持续散热,这样构成一体积小并可适用于组装1U或2U伺服器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并且该送水器的运转模式是同步受散热器的扇叶磁性连动,从而构成一无须泵即可进行液体回流,达到散热效果的液冷式散热模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散热流向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配置于伺服器的示意图。图6、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2、3、4、5,分别为本技术的外形立体、结构剖视、俯视及配置于伺服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伺服器用液冷式散热模组,组装于伺服器80的内部,直接提供中央处理器51的液冷式散热,该模组包括有一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的本体10,一个以上配置于前述容置空间内的液流管20及散热器40,其中,在本体10的一侧端上设有一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通风口11,且该散热器上配置有一扇叶44以区分出一与通风口11相接的出风部45,以及一抽取容置空间的热空气的抽风部46,在组装时是通过该散热器40端部具有的固接于本体10的侧壁面12上的定位部43,并利用定位件47进行固接,前述的液流管20多段弯折形成,因而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且两端部21、22延伸外露于本体10,且于液流管20上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送水器30,其中,该送水器30为一与散热器40的位置相对应的封闭体,该送水器30具有二连接液流管20的进液口33及出液口34,且在送水器30内相对应散热器40的扇叶44处配置有一受扇叶44磁性连动的送水件31,这样构成一无须泵即可进行液体回流,达到散热效果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就通用工业标准1U或2U的伺服器80而言,由于高度统一规格为1.75″,因此伺服器80的内部组装有主机板50、中央处理器51及其上的散热模组后,已经无法再组装散热器40,因此伺服器80通常在中段位置加装一排风扇(图中未示出)散热,为此,在伺服器80内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本技术将利用电源供应器70与主机板50之间的空格,组装本技术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并且采用直立式设计,因而能有效运用空间。请参阅图4、5所示,是本技术的散热流向及配置于伺服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先利用水管60将中央处理器51上方散热鳍片52的进水头522与出水头521分别和液流管20的两端部21、22相连接,在散热器40开始运转时,由于该扇叶44同轴延伸出一旋转轴42,且该旋转轴42上设有一第一磁性件41,并于送水件30上对应位置处设有一相同或相反极性的第二磁性件32,基于磁性相吸或相斥的原理,第二磁性件32将随着扇叶44同轴的第一磁性件41开始旋转,并在旋转的同时带动送水件31打水,而液流管20及水管60均处于封闭空间状态,因此在送水件31打水时,液体将持续由送水器30的进液口33进入,再从出液口34以送水件31产生的推力送出(送水模式形同水车),此时,液流管20内部液体产生流动,经散热鳍片52上的进水头522进入,吸取中央处理器51的热量后由出水头521回到另一端部21而重回至液流管20,此时因液流管20呈弯折段设计,而更增加其散热面积,且在散热器40的扇叶44运转下,搭配本体10的侧壁面12上设有的进风孔121,使容置空间内的空气流动,并加速带走液流管20的热量,由散热器40的抽风部46进入,再经出风部45及通风口11排出至外部而达到散热效果,而在图6中,为增加散热效果,散热器40可为2组以上配置,也就是在本体10的二端均配置有散热器40、4’,该散热器40’的主要目的在于加速带入外部气流,并使本体10内的空气流速加快并从散热器40排出,或者如图7所示,也可同时配置2组送水器30、30’及散热器40、40’,更加加速液体流动,从而使中央处理器51的热源可快速被带到液流管20,再由散热器40、40’快速排出热源。由上述可知,液体在散热器40、40’连动送水器30的运转下将持续且快速地把中央处理器51所产生的热量带到液流管20,且散热器40、40’的运转又可以快速将液流管20的热量排出至外部,因此,本技术可有效进行中央处理器51的液冷式散热,且在其整个模组小型化之下,又可有效利用伺服器80的内部空间,而使通用工业标准1U或2U的伺服器80同样具备液体冷却设备,此外,本技术无须任何泵马达驱动,而是直接运用散热器40的扇叶44磁性连动,不仅降低制造成本,更减少了运转可能产生的噪音,且送水器30为密封状态,更可确保不会产生液体外流或受热汽化现象发生,因此让本专利技术组装在伺服器80内部后,将不用担心其它电子零件会因水气而有任何短路或损害现象发生。尽管本技术已经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以上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器用液冷式散热模组,组装于伺服器(80)的内部,直接提供中央处理器(51)的液冷式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包括一本体(10),其内具有一容置空间,并于所述本体(10)的一侧端上设有一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的通风口(11);一个以上的液流管(20),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液流管(20)的两端部(21、22)延伸外露于所述本体(10),且在所述液流管(20)上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送水器(30);一个以上的散热器(40)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散热器(40)上配置有一扇叶(44)以区分出一与所述通风口(11)相接的出风部(45),以及一抽取所述容置空间的热空气的抽风部(46);其中,所述送水器(30)为一与所述散热器(40)的位置相对应的封闭体,所述送水器(30)具有二连接所述液流管(20)的进液口(33)及出液口(34),且在所述送水器(30)内与所述散热器(40)的扇叶(44)相对应处配置有一受所述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水源
申请(专利权)人:悦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