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用的抽取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314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用的抽取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抽取体及抽取盒,抽取体可在抽取盒上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抽取体及抽取盒之间装设有一结合件,利用结合件的弹性部配合可达到抽取体的翻转行程,再通过结合件的卡掣部与抽取体上的卡榫搭配,可将抽取体及抽取盒定位。(*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用的抽取机构,特别涉及一种通过一结合件即可同时提供抽取体在抽取盒上翻转的行程以及抽取体在抽取盒上定位的功能。
技术介绍
抽取盒的技术主要用于硬盘机、光驱、或控制卡等模组,抽取盒具有便利携带、便于替换、以及维修的功能。基本上,抽取盒在计算机主机机壳上预设有一壳体,再让硬盘机、光驱、或控制卡置放且定位于一抽取盒中,使抽取盒进入前述壳体后,再通过壳体上的锁具进行锁固定位于计算机主机上。请参阅图1所示,本图为现有抽取机构的把手座10及抽取体14部分,抽取机构定位于机壳(图中未示)内,而机壳为个人用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磁盘驱动器数组,其中,该抽取机构包括有一抽取盒(图中未示)、一把手座10、及抽取体14,该把手座10后方装设有一导接框11,该导接框11对应把手座10上所设的凹部12处设有凸状、防止EMI静电干扰的导接片13,且在把手座10的一端配置有一弹簧15并以一枢轴16枢接一抽取体14,该抽取体14位于枢轴16处的端部设有一可与机壳相互限制定位的定位部17,另一端部则具有一扣掣部18,且在把手座10上对应该扣掣部18处配置有一限位元件19,利用弹簧15使抽取体14在把手座10上的转动行程更为顺畅,更以扣掣部18搭配限位元件19将抽取体14定位于把手座10上,以完成抽取机构的装设行程。但现有抽取机构常运用上述方法分别以弹簧15及扣掣部18与限位元件19来满足抽取体14在抽取盒上的转动行程并加以扣持定位,而由于弹簧15与扣掣部18及限位元件19的材质不同,故需分别加以开模制造,增加了造成成本,而组装时,需将弹簧15另外组合于抽取体14与把手座10之间,更增加组装时的不便。最后,抽取体14通过弹簧15弹出,在做抽取动作时,弹簧15的弹力会使抽取体14的翻转行程较长,导致抽取体14在开启时需占用较大空间,才可将抽取盒取出,故抽取时会产生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抽取机构。在抽取体及抽取盒之间装设有结合件,该结合件具有用来满足抽取体在抽取盒上的翻转行程的弹性部,及提供抽取体及抽取部结合定位的卡掣部,并且该卡掣部需搭配抽取体上的卡榫设计。本技术利用结合件,将现有抽取机构上需分别装设的弹簧及限位元件同时结合至结合件上,达到节省元件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外形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形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1是本技术抽取机构与壳体的动作示意图。图5-2是本技术抽取机构与壳体的动作示意图。图5-3是本技术抽取机构与壳体的动作示意图。图6-1是本技术结合件与抽取体的动作示意图。图6-2是本技术结合件与抽取体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3所示,抽取机构20包括一抽取盒30及一抽取体40,通过施力于抽取体40而带动抽取盒30动作的方式,完成抽取动作。抽取盒30前端具有一端板31,而该端板31与抽取体40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33,又结合件60通过设于其背端的卡接部61与设于端板31的接设孔311相扣接而容置于该容置空间33中,并且还设有一定位部62,以辅助前述卡接部61定位,使结合件60扣持于端板31后不会产生晃动。此外,端板31后方设有一导接片51,导接片51利用接设孔514与结合件60的卡接部61扣合,该导接片51主要通过上方的扣合爪511、下方底勾515、及侧部弹片512防止EMI静电干扰(此连接方式及用途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此外,端板31前方设有一抽取体40,并通过抽取体40两侧的翼片41,与端板31两侧的固定部32相接,其中又以一枢轴50穿过翼片41与固定部32上的穿孔411、321,使其枢接,而造成抽取体40可于端板31上转动,抽取体40在翻转时,通过结合件60上的弹性部63满足其动作行程,且抽取体40及结合件60上分别设有一卡榫42及卡掣部64相互卡置以提供定位功能。最后,利用一锁固件66穿过弹片512、抽取盒30的滑动部34、及凸板314的穿孔513、341及312而使其三者定位。请参阅图4,5-1,5-2,5-3所示,抽取盒30中用来装设电子装置65,当抽取机构20置入壳体52时,先将抽取体40向上翻转,使翼片41端面412低于壳体52前端的勾部521后,再行向前推进(如箭头所示),以进入卡勾区522,当抽取盒30完全进入壳体52时,为使抽取盒30不会撞击到壳体52后方的电子零件,限位部43会顶掣到壳体52的表面,此时将抽取体40向下翻转,使翼片41的端面412容置于卡勾区522中而被勾部521定位,此时,抽取盒30与壳体52定位。在抽取体40向下翻转,使抽取盒30与壳体52定位的同时,设于端板31与抽取体40之间容置空间33的结合件60(请搭配参阅图6-1,6-2)会与抽取体40相互卡接,当抽取体40翻转时,弹性部63会满足抽取体40的翻转行程。抽取体40向下翻转时,弹性部63先向内凹折,结合件60在该定位状态时储存有一回复力,接着,设于抽取体40上的卡榫42顺着卡掣部64的倾斜面641置入,而将卡掣部64略向下推移,再与该卡掣部64卡扣,即达成定位。释放时,先通过卡掣部64的倾斜面641将卡掣部64施力下压(如图6-1),此时,通过前述提及的回复力使抽取体40解除扣接定位状态而顶掣抽取体40复归自由状态,造成卡榫42与卡掣部64脱离,而将抽取体40向上弹出翻转,即可将抽取盒30与壳体52抽出脱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装置用的抽取机构,配置于一抽取盒上,可使所述抽取盒进行抽取动作,所述抽取机构包括一抽取体(40),接设于所述抽取盒(30)的前端部;一结合件(60),接设于所述抽取盒(30)上并位于所述抽取体(40)及所述抽取盒(30)之间,且所述结合件(60)需满足使所述抽取体(40)相接所述抽取盒(30)形成扣接所述抽取体(40)而构成的定位状态,且所述结合件(60)在该定位状态储存有一回复力,通过所述回复力满足使所述抽取体(40)解除扣接定位状态顶掣所述抽取体(40)复归自由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用的抽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盒(30)的前端设有一端板(31),且所述端板(31)的两侧具有一供所述抽取体(40)与所述抽取盒(30)接设的固定部(32),及一用以装设所述结合件(60)的接设孔(311),所述结合件(60)利用一卡接部(61)与所述接设孔(311)相接,并且所述端板(31)与所述抽取体(40)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33),以容设所述结合件(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用的抽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件(60)中延伸出一弹性部(63)及一卡掣部(64),通过所述弹性部(63)配合所述抽取体(40)的翻转行程,而所述抽取体(40)则搭配所述卡掣部(64)设有一卡榫(42),以扣接所述抽取体(40)而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用的抽取机构,配置于一抽取盒上,可使所述抽取盒进行抽取动作,所述抽取机构包括:一抽取体(40),接设于所述抽取盒(30)的前端部;一结合件(60),接设于所述抽取盒(30)上并位于所述抽取体(40)及所述抽取盒(30)之间,且所述结合件(60)需满足使所述抽取体(40)相接所述抽取盒(30)形成扣接所述抽取体(40)而构成的定位状态,且所述结合件(60)在该定位状态储存有一回复力,通过所述回复力满足使所述抽取体(40)解除扣接定位状态顶掣所述抽取体(40)复归自由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水源
申请(专利权)人:悦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