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隔离沟槽(isolation trench)的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一种隔离沟槽的侧壁(sidewall,简称SW)掺杂方法。
技术介绍
半导体的元件隔离区用隔离相邻的场效应晶体管间,藉以防止相邻的场效晶体管间产生漏电流。而现有的隔离沟槽的制造方法即为一种普遍的元件隔离方法,其先于衬底上形成垫氧化层(pad oxide)与研磨终止层,再利用各向异性(anisotropic)干式蚀刻,以于半导体衬底中蚀刻出沟槽。接着,再将绝缘材质填满沟槽,作为元件隔离结构。由于跨过隔离区与有源区(active area)角落的元件(corner device)会在有源区角落形成较大的电场,造成低于起始电压的漏电流(sub-thresholdleakage)。随着元件尺寸不断地缩小,晶体管沟道的距离也不断缩小的趋势下,上述低于起始电压漏电流的情况变得更为明显,因而造成所谓窄沟道宽度效应(narrow channel width effect)。为了解决前述问题,美国专利号US5,960,276即揭示于隔离沟槽进行一侧壁掺杂的工艺,请参考图1,其为一种的制造流程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爵,
申请(专利权)人:茂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