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孔密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77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减少由门孔密封件的振动所引起的异响。门孔密封件(1)具备:形成有狭缝(10A)的第一片材(10)以及从车辆的外侧覆盖狭缝(10A)的第二片材(20),第二片材(20)的至少包括从与狭缝(10A)重叠的部分至第二片材(20)中的铅垂下侧的端部(23)为止的特定区域(24)包含类橡胶弹性体。域(24)包含类橡胶弹性体。域(24)包含类橡胶弹性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孔密封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门孔密封件。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将形成于车辆的门的门内板上的检修孔堵塞,而使用门孔密封件。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形成于阻塞检修孔的检修孔盖上的狭缝,由副片材来覆盖的车体结构。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

514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然而,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有时由于安装在车辆上的扬声器的声压等的影响,副片材会振动。在此情况下,存在会产生由副片材的振动所引起的异响的问题。
[0008]本技术的一方式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能够减少由门孔密封件的振动所引起的异响的门孔密封件。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技术的一方式的门孔密封件是安装在车辆的门的门内板上的门孔密封件,其构成如下,即,具备:第一片材,形成有供线束穿插的狭缝,且将所述门内板的检修孔堵塞;以及第二片材,以能够在所述狭缝中穿插所述线束的状态,从所述车辆的外侧覆盖所述狭缝;并且所述第二片材的至少包括从与所述狭缝重叠的部分至所述第二片材中的铅垂下侧的端部为止的特定区域包含类橡胶弹性体。
[0011]技术的效果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方式,能够实现一种可减少由门孔密封件的振动所引起的异响的门孔密封件。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门孔密封件的门内板的车内侧的结构的图。
[0014]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门孔密封件的车外侧的结构的概略图。
[0015]图3是图2所示的门孔密封件的A

A线向视剖视图。
[0016]图4是用来制造图2所示的第二片材的第二片材基材的概略图。
[0017]图5是图2所示的门孔密封件的变形例的示出车外侧的结构的概略图。
[0018]图6是图5所示的门孔密封件的A

A线向视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的说明
[0020]1:门孔密封件
[0021]10:第一片材
[0022]10A:狭缝
[0023]20:第二片材
[0024]23:下侧端部(铅垂下侧的端)
[0025]24:特定区域
[0026]40:第三片材
[0027]211:主体侧粘接部(粘接部)
[0028]213:上侧部分
[0029]214:前侧部分(侧方部分)
[0030]215:后侧部分(侧方部分)
[0031]221:翻折侧粘接部(粘接部)
[0032]D3:门内板
[0033]D3A:检修孔
[0034]D5: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方式1][0036]以下,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7]<门孔密封件的安装例>
[0038]首先,参照图1,对安装有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门孔密封件1的车辆的门的门内板D3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的例子中,朝向纸面,上侧对应于铅垂上侧,下侧对应于铅垂下侧,左侧对应于前侧(前部侧),右侧对应于后侧(后部侧),近前侧对应于车内侧(车辆的内侧),里侧对应于车外侧(车辆的外侧)。
[0039]如图1所示,以能开闭的方式设置于车辆的门用开口部的门具备门外板(未图示)及门内板D3。在门内板D3上形成有检修孔D3A,所述检修孔D3A是为了例如对门内部的部件进行修理,而用以使修理作业者放入手或工具等。图1的例子中,检修孔D3A形成于门内板D3的前侧部分。
[0040]另外,在门内板D上形成有由门内部的扬声器(未图示)发出的声音所通过的扬声器开口D3B。在图1的例子中,扬声器开口D3B是门内板D3的前侧且下侧的部分,形成于检修孔D3A的下方。与扬声器开口D3B越接近的构件越强烈地受到扬声器的声压的影响,因此容易产生振动。
[0041]在门内板D3上安装有门孔密封件1。门孔密封件1通过将形成于门内板D3上的检修孔D3A等从车内侧堵塞,来防止自门玻璃(未图示)与门外板之间浸入的雨水等通过检修孔D3A而进一步浸入至车内。
[0042]在门孔密封件1上,形成有供线束D5穿插的狭缝10A。线束D5也称为电缆,能够对门的内部的装置,例如扬声器及车窗升降器供电。或者,线束D5也可不供电,例如也可在门的内部与外部之间传递物理性的力。
[0043]此外,所述门孔密封件1的安装仅为一例,门孔密封件1所堵塞的检修孔D3A也可形成于门内板D3的后侧部分。另外,关于安装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门孔密封件1的车辆
的门,并未限定其种类。因此,门孔密封件1还可安装于例如前部门(未图示)或者后部门(未图示)。另外,关于成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门孔密封件1的安装对象的汽车,为硬顶(hard top)汽车或者活顶(convertible)汽车等,也未限定其种类。
[0044]<门孔密封件1的结构>
[0045]其次,参照图1~图3,对门孔密封件1的结构加以说明。门孔密封件1具备第一片材10及第二片材20。此外,在图2的例子中,朝向纸面,右侧对应于前侧,左侧对应于后侧。另外,在图3的例子中,朝向纸面,左侧对应于车外侧,右侧对应于车内侧。
[0046]如图1所示,第一片材10安装在门内板D3上,将检修孔D3A堵塞。在第一片材10上形成有供线束D5穿插的狭缝10A。在图1的例子中,狭缝10A在第一片材10的前侧且上侧形成为向前后方向延伸。
[0047]作为第一片材10的材料的例子,可列举弹性体及树脂以及包含这些材料的复合体。弹性体的例子可列举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等。橡胶的例子可列举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及氨基甲酸酯橡胶等,TPE的例子可列举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Olefinic Elastomer:TPO)。TPO是将作为软链段的TPE与作为硬链段的树脂,例如聚乙烯(Polyethylene,PE)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混合而成的复合体。
[0048]构成第一片材10的树脂的例子可列举:PE(聚乙烯)、PP(聚丙烯)、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以及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等。进而,第一片材10的材料也可以发泡体或者纤维的聚集体的形态来使用。
[0049]第二片材20自车外侧覆盖狭缝10A。如图2及图3所示,第二片材20具备主体部21及翻折部22。主体部21及翻折部22在第二片材20的下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孔密封件,安装于车辆的门的门内板上,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片材,形成有供线束穿插的狭缝,且将所述门内板的检修孔堵塞;以及第二片材,以能够在所述狭缝中穿插所述线束的状态,从所述车辆的外侧覆盖所述狭缝;并且所述第二片材的至少包括从与所述狭缝重叠的部分至所述第二片材中的铅垂下侧的端部为止的特定区域包含类橡胶弹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孔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材形成于该第二片材的一侧的面,且包括与所述第一片材粘接的粘接部;所述第二片材利用所述粘接部而粘接于所述第一片材,所述粘接部至少形成于:相对于所述狭缝而位于铅垂上侧的上侧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狭缝而在所述车辆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直也小田广远藤俊
申请(专利权)人: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