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656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玻璃导槽(20)包括:芯部件(23)、设置在车室外侧壁部(21c)的车室外侧且由弯曲弹性模量高的材料制成的基础部件(24)、以及固定在基础部件(24)的车室外侧的装饰部件(25)。当将装饰部件安装在玻璃导槽的车室外侧时,在不使安装到车窗框上的安装作业性恶化的情况下,抑制压痕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在汽车上设置有车门,所述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被安装在该车门上。
技术介绍
有这样一种设置在汽车侧部的车门:该车门具有保持车窗玻璃的周缘部的车窗框。在这种具有车窗框的车门上,设置有用来对车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玻璃导槽。专利文献1的图3所公开的玻璃导槽从车室外侧被安装到车窗框上。出于例如车辆外观设计上的需要,有时会采用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玻璃导槽那样的从车室外侧安装到车窗框上的玻璃导槽。专利文献1的玻璃导槽的装饰部由硬质树脂制成,该装饰部由位于车室外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底壁、从底壁的下端部朝车室内侧延伸的玻璃导槽侧侧壁、以及从底壁的上端部朝车室内侧延伸的车身侧侧壁构成。在底壁的车室外表面上安装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带状装饰部件。装饰部件由合成树脂叠层膜、不锈钢薄膜、在表面形成有装饰图案的膜等构成。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4-1960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饰部一般是挤压成型出来的,因而将挤压成型出来的直线状部件切成所希望的长度来用作玻璃导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由于车窗框通常为按照车身的车顶形状弯曲的形状,因此需要使直线状的装饰部与车窗框的弯曲形状相应地弯曲并将该装饰部安装到该车窗框上。此时,考虑到:由于专利文献1的装饰部整体由硬质树脂制成,且是底壁、玻璃导槽侧侧壁以及车身侧侧壁一体化而成的高刚性部件,因此在安装到车窗框上时难以弯曲,安装作业性差。因此,可以想到:通过在装饰部的内部埋入芯部件,并用弯曲弹性模量低的材料制成该芯部件以外的部分,从而在安装到车窗框上时易于使装饰部弯曲。但是,已经清楚的是:如果像专利文献1那样考虑安装带状装饰部件的话,则可能出现以下问题。也就是说,如果采用在装饰部的内部埋入芯部件的结构,则装饰部的车室外侧部分由刚性比芯部件低很多的材料制成,装饰部件被安装在该刚性低的部分上。其结果是,由于刚性低的材料位于装饰部件的背面侧,因此,例如在物品等碰到装饰部件时,无法用装饰部抑制装饰部件变形,装饰部件的变形量增大,由于其变形所产生的痕迹(以下称为压痕)容易残留在装饰部件上。装饰部件是车辆的外部部件,容易引人注目,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如果残留压痕的话,则容易造成外观不良。本专利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当将装饰部件安装在玻璃导槽的车室外侧时,在不使安装到车窗框上的安装作业性恶化的情况下,抑制在装饰部件上产生压痕。-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装饰部的车室外侧设置弯曲弹性模量高的基础部件,将装饰部件固定在该基础部件上。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其被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上,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形成在车窗框的上边部并朝车室外侧延伸,所述车窗框以形成汽车车门上的车窗开口的方式延伸,该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对该车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包括:装饰部,其具有上壁部、下壁部以及车室外侧壁部,且由弹性体制成,所述上壁部沿着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上表面延伸,所述下壁部沿着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下表面延伸,所述车室外侧壁部从所述上壁部的车室外侧朝下方延伸并与所述下壁部的车室外侧相连;芯部件,其被埋入所述装饰部;基础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车室外侧壁部的车室外侧,并且由弯曲弹性模量比制成所述装饰部的材料高的材料制成;以及装饰部件,其被固定在所述基础部件的车室外侧。根据该构成方式,由于装饰部由弹性体制成,并且在该装饰部埋入有芯部件,因此装饰部整体的弯曲刚性不会过高并能适当地确保该弯曲刚性。这样一来,在将玻璃导槽安装到车窗框的上边部时,玻璃导槽容易沿着该车窗框的形状弯曲,从而能够避免安装作业性恶化。由于装饰部件被固定在由具有高弯曲弹性模量的材料制成的基础部件上,因此例如在物品等碰到装饰部件时,位于装饰部件的背面侧的基础部件不易变形,因而能够抑制装饰部件产生变形。因此,装饰部件的变形量变小,难以形成压痕。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部件的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在850MPa以上。也就是说,如果基础部件的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不足850MPa,则在对安装到车窗框上之前的玻璃导槽进行处理时、或者在安装到车窗框上后正常使用该玻璃导槽时,容易产生压痕,但通过使弯曲弹性模量在850MPa以上,则除了故意留下痕迹那样的行为之外,在上述那样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形成压痕。即使形成压痕,也为肉眼难以分辨的极小的压痕。从抑制压痕产生的观点出发,基础部件的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优选在900MPa以上,更优选在950MPa以上。基础部件的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优选设在4500MPa以下。原因在于:如果基础部件的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超过4500MPa,则在将基础部件安装到车窗框上时,装饰部难以弯曲。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部件沿车辆前后方向连续延伸,并且从所述车室外侧壁部的上端部连续设置到下端部。根据该构成方式,由于基础部件被设置成覆盖车室外侧壁部的大部分,因此在将装饰部件从车室外侧壁部的前端部一直设置到后端部的情况下,能够在大范围内抑制该装饰部件产生压痕。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部件的厚度被设定在2mm以下。也就是说,如果基础部件的厚度超过2mm,则装饰部的弯曲刚性变得过高,在将装饰部安装到车窗框的上边部时,有时难以使该装饰部沿着该车窗框的形状弯曲,但通过将基础部件的厚度设定在2mm以下,则能够防止装饰部的弯曲刚性因基础部件变得过高,从而能够避免安装到车窗框的上边部的安装作业性恶化。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部件以从所述基础部件的上端部连续固定到下端部的方式设置在该基础部件上。也就是说,如果使固定有装饰部件的直线状装饰部沿着车窗框的形状弯曲,则与位于弯曲外侧的部分相比,位于弯曲内侧的部分的长度变短,由此,就有可能在装饰部件的位于弯曲内侧的部分产生褶皱。在本构成方式中,由于将装饰部件以从弯曲刚性高的基础部件的上端部连续固定到下端部的方式设置在该基础部件上,因此在装饰部件上难以产生褶皱。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部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朝车室内侧弯折。根据该构成方式,由于基础部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埋入装饰部的车室外侧壁部,因此固定在基础部件上的装饰部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难以剥离。-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在由弹性体制成的装饰部中埋入芯部件,在装饰部的车室外侧壁部设置高弯曲弹性模量的基础部件,并将装饰部件固定在该基础部件上,因此能够在不使安装到车窗框的安装作业性恶化的情况下抑制压痕产生。根据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通过将基础部件的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设定在850MPa以上,从而能够抑制在通常情况下产生压痕。根据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基础部件沿车辆前后方向连续延伸且从车室外侧壁部的上端部连续设置到下端部,因此能够在大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其被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上,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形成在车窗框的上边部并朝车室外侧延伸,所述车窗框以形成汽车车门上的车窗开口的方式延伸,该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对该车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n所述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包括:/n装饰部,其具有上壁部、下壁部以及车室外侧壁部,且由弹性体制成,所述上壁部沿着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上表面延伸,所述下壁部沿着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下表面延伸,所述车室外侧壁部从所述上壁部的车室外侧朝下方延伸并与所述下壁部的车室外侧相连;/n芯部件,其被埋入所述装饰部;/n基础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车室外侧壁部的车室外侧,并且由弯曲弹性模量比制成所述装饰部的材料高的材料制成;以及/n装饰部件,其被固定在所述基础部件的车室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8 JP 2020-0119031.一种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其被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上,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形成在车窗框的上边部并朝车室外侧延伸,所述车窗框以形成汽车车门上的车窗开口的方式延伸,该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对该车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包括:
装饰部,其具有上壁部、下壁部以及车室外侧壁部,且由弹性体制成,所述上壁部沿着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上表面延伸,所述下壁部沿着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下表面延伸,所述车室外侧壁部从所述上壁部的车室外侧朝下方延伸并与所述下壁部的车室外侧相连;
芯部件,其被埋入所述装饰部;
基础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车室外侧壁部的车室外侧,并且由弯曲弹性模量比制成所述装饰部的材料高的材料制成;以及
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田知范西川真治
申请(专利权)人: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