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集成式驻车机构的活塞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91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集成式驻车机构的活塞总成。活塞套装在活塞孔中,活塞中间开有三级台阶孔,三级台阶孔分为外侧孔、中间孔和内侧孔,三级台阶孔中的外侧孔和中间孔之间的台阶为锥面,螺杆一端为块体端,另一端为螺杆端,螺杆的块体端装在外侧孔且和锥面的台阶配合,三级台阶孔中的中间孔中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安装卡环圈,卡环圈和螺杆的块体端之间连接有锥型弹簧,锥型弹簧套装于螺杆的螺杆端外,螺杆在锥形弹簧的作用力下块体端压靠在活塞的锥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辅助使得具有更高的制动效率,具有很好的自动对心效果,有效降低了因同心度不好造成螺杆螺套发卡、行车制动踏板行程过长甚至不制动、驻车失效等安全隐患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集成式驻车机构的活塞总成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用于汽车制动钳的活塞总成,特别是用于集成了行车及驻车功能制动钳的活塞总成。
技术介绍
集成式制动钳目前已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制动钳需要在保证行车制动功能的前提下还融合了驻车制动的功能。但在使用过程中若活塞与摩擦片的间隙未随着摩擦片磨损而调整、或未调整到位,则会使间隙过大,造成行车制动踏板行程过长甚至不制动、驻车失效等安全隐患。目前传统的集成式制动钳螺杆上与活塞的接触面都是锥面。传统螺杆与活塞两者的接触面均为相同角度的锥面,且装配时此处还涂有油脂存在黏附性,使螺杆与活塞很容易互相吸附,因此需要更大的液压力使活塞与螺杆的锥面脱离,反馈到制动钳上则是需要更大的液压方可推出活塞产生制动力,制动效率较低;传统的活塞总成对螺杆特别是锥面的要求严苛,且装配完成后同心度不好的概率也较高,如此则会使螺杆与螺套之间的螺纹产生卡滞现象、不易自调,造成行车制动踏板行程过长甚至不制动、驻车失效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提供一种用于集成式制动钳的活塞总成,用于解决制动效率低、自调机构不自调造成的制动踏板行程过长甚至不制动、驻车失效等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塞总成包括螺杆、锥形弹簧和卡环圈;活塞套装在活塞孔中,活塞中间开有三级台阶孔,三级台阶孔分为外侧孔、中间孔和内侧孔,三级台阶孔中的外侧孔和中间孔之间的台阶为锥面,螺杆一端为块体端,另一端为螺杆端,螺杆的块体端装在外侧孔且和锥面的台阶配合,三级台阶孔中的中间孔中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安装卡环圈,卡环圈和螺杆的块体端之间连接有锥形弹簧,锥形弹簧套装于螺杆的螺杆端外,螺杆在锥形弹簧的作用力下块体端压靠在活塞的锥面上。所述锥形弹簧小端压靠垫圈,大端压靠卡环圈。所述的锥形弹簧通过垫圈连接到螺杆块体端的端面,垫圈和螺杆块体端的端面之间通过微型平面轴承连接。在螺杆块体端和活塞活塞孔的外侧孔孔壁之间设有O型圈。所述螺杆在与活塞锥面接触连接处的环形周面为外凸的环形圆弧面。本技术的螺杆在锥形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压靠在活塞的锥面上;所述锥形弹簧小径一端压靠垫圈,垫圈压靠微型平面轴承,微型平面轴承压靠螺杆;所述锥形弹簧大径一端压靠卡环圈;卡环圈卡在活塞槽内,使锥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而产生弹力;所述O型圈设于活塞与螺杆之间。这样结构的螺杆上与活塞接触的面为圆弧面,与活塞锥面为线性接触;即使在油脂黏附性的作用下螺杆也容易脱离活塞的锥面。且圆弧螺杆在受锥形弹簧力时具有自动调整对心的作用,相对于装有锥面螺杆的传统活塞总成,该机构具有更好的同心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结构的螺杆上与活塞接触的面为圆弧面,与活塞锥面为线性接触,如图2所示,线性接触线两侧均存在间隙,避免了螺杆与活塞互相吸附,即使在油脂黏附性的作用下螺杆也容易脱离活塞的锥面。如此在行车制动过程中只需较小的液压即可推动活塞运动,产生制动力,提高制动效率。且因该螺杆与活塞的接触面为圆弧形,在受锥形弹簧力时具有自动调整对心的作用,使活塞总成获取较好的同心度,有效避免了螺杆与螺套之间螺纹发卡的情况,如此在使用的过程中螺杆可顺滑地完成间隙自调,在保证行车、驻车制动效果的前提下也避免了摩擦片与制动盘的拖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塞总成的螺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活塞总成的螺杆锥面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活塞总成的螺杆圆弧面与活塞锥面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活塞,2、O型圈,3、螺杆,4、微型平面轴承,5、垫圈,6、锥形弹簧,7、卡环圈,11、锥面,31、外凸的环形圆弧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活塞总成包括螺杆3、锥形弹簧6和卡环圈7;活塞1套装在活塞孔中且端部连接到集成式驻车机构的制动块,活塞1中间开有三级台阶孔,三级台阶孔分为外侧孔、中间孔和内侧孔,靠近集成式驻车机构的制动盘的孔为外侧孔,外侧孔、中间孔和内侧孔的孔径依次增大,三级台阶孔中的外侧孔和中间孔之间的台阶为锥面11,如图2所示,螺杆3一端为块体端,另一端为螺杆端,块体端和螺杆端同轴连接,螺杆3的块体端装在外侧孔且和锥面11的台阶配合,在螺杆3块体端和活塞1活塞孔的外侧孔孔壁之间设有O型圈2,O型圈2用于密封防止制动液泄漏。三级台阶孔中的中间孔中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安装卡环圈7,卡环圈7卡在活塞1槽内,使锥形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而产生弹力。卡环圈7和螺杆3的块体端之间连接有锥形弹簧6,锥形弹簧6小端压靠垫圈5,大端压靠卡环圈7,锥形弹簧6套装于螺杆3的螺杆端外,螺杆3在锥形弹簧6的作用力下块体端压靠在活塞1的锥面11上。锥形弹簧6通过垫圈5连接到螺杆3块体端的端面,垫圈5和螺杆3块体端的端面之间通过微型平面轴承4连接。如图3所示,螺杆3在与活塞1锥面11接触连接处的环形周面为外凸的环形圆弧面。如图4所示,螺杆3在锥形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压靠在活塞1的锥面11上,由于螺杆3在与活塞1锥面11的接触面为外凸的环形圆弧面31,因此在装配时自动对心后具有很好的同心度,改变了现有的活塞锥面线性接触的结构,解决了即使在油脂黏附性的作用下螺杆也容易脱离活塞的锥面的技术难题。当进行行车制动时,活塞总成在液压的作用下向前即向制动盘方向移动并消除螺杆3与螺套间的间隙,由于螺套固定不动,因此螺杆3在螺套的拉力下停止移动,而活塞1在液压的作用下继续向前移动;由于螺杆3上与活塞1的接触面为外凸的环形圆弧面31,因此可轻易脱离;此时锥形弹簧6被继续压缩产生更大的弹力,当弹力增大到合适值时螺杆3与螺套的螺纹产生自调,因螺套固定不动,螺杆3通过微型平面轴承4旋转并向前移动,直到与活塞1的锥面11重新接触;此时完成了行车制动的间隙自动调整。由此,本技术在较小的液压下即可推出活塞,具有更高的制动效率;且其中的螺杆与活塞的接触面为圆弧面有很好的自动对心效果,使装配出来的制动钳内部机构具有良好的同心度,有效降低了因同心度不好造成螺杆螺套发卡、行车制动踏板行程过长甚至不制动、驻车失效等安全隐患风险。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因此,根据本技术在未经过创造性前提下获得的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集成式驻车机构的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总成包括螺杆(3)、锥形弹簧(6)和卡环圈(7);活塞(1)套装在活塞孔中,活塞(1)中间开有三级台阶孔,三级台阶孔分为外侧孔、中间孔和内侧孔,三级台阶孔中的外侧孔和中间孔之间的台阶为锥面(11),螺杆(3)一端为块体端,另一端为螺杆端,螺杆(3)的块体端装在外侧孔且和锥面(11)的台阶配合,三级台阶孔中的中间孔中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安装卡环圈(7),卡环圈(7)和螺杆(3)的块体端之间连接有锥形弹簧(6),锥形弹簧(6)套装于螺杆(3)的螺杆端外,螺杆(3)在锥形弹簧(6)的作用力下块体端压靠在活塞(1)的锥面(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集成式驻车机构的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总成包括螺杆(3)、锥形弹簧(6)和卡环圈(7);活塞(1)套装在活塞孔中,活塞(1)中间开有三级台阶孔,三级台阶孔分为外侧孔、中间孔和内侧孔,三级台阶孔中的外侧孔和中间孔之间的台阶为锥面(11),螺杆(3)一端为块体端,另一端为螺杆端,螺杆(3)的块体端装在外侧孔且和锥面(11)的台阶配合,三级台阶孔中的中间孔中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安装卡环圈(7),卡环圈(7)和螺杆(3)的块体端之间连接有锥形弹簧(6),锥形弹簧(6)套装于螺杆(3)的螺杆端外,螺杆(3)在锥形弹簧(6)的作用力下块体端压靠在活塞(1)的锥面(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式驻车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元黄宽黄国兴张水清凌利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