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卡用半通斜齿间隙自动调整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98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卡用半通斜齿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该壳体与控制盘可旋转地固定;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其周侧壁面形成有周向延伸的锥齿,蜗杆的一侧与止推弹簧件相抵;第一斜齿部和第二斜齿部,第二斜齿部与第一斜齿部和调整齿轮分别啮合,且第二斜齿部为半通斜齿设计,从而确保齿轮组间斜齿和锯齿的啮合,并使得端面锯齿在离合过程中不产生破碎,继而提高间隙调整稳定性;壳体整体采用珠光型球墨铸铁制成,则自动调整臂较现有技术减轻了400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重卡上的自动调整臂运用至轻卡上而出现的调整强度过剩,并且导致自身重量偏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卡用半通斜齿间隙自动调整臂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动间隙调整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轻卡用半通斜齿间隙自动调整臂。
技术介绍
制动间隙调整臂用于对行车过程中因磨损而增大的制动间隙进行自动及时调整,并将制动间隙保持在设计范围内的一种设备。其主要包括传动件(如蜗杆、蜗轮)、单向离合器(齿轮、离合弹簧、离合环)、控制单元(控制盘、控制臂、齿条、回位弹簧),以及压紧部件(止推垫片、螺旋盖、滚针轴承和蜗杆轴承),而控制臂即是完成制动间隙调整的部件。控制臂固定于底盘上,其组件缺口与制动间隙对应,也即,与摩擦片和制动盘间的正常间隙值对应。制动时,单向离合器转动,此时,并不带动蜗杆转动,从而调整臂不进行间隙调整。松开制动后,齿条与控制滑环单调超过设定的距离时,则调整臂返程时控制滑环带动齿条、驱动齿轮,以使得蜗杆转动,接着,蜗轮及凸轮轴转动,从而,将摩擦片因磨损而增大的间隙调整至预设范围。随着技术革新和行业规范(GB7258)的实施要求,现有技术下,于商用车、轻卡、重卡等不同车型上采用同一结构设计的一种自动调整臂,以实现制动间隙自动调整。例如,公告号为CN201866141U的技术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运用于大型客车、重卡、挂车上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然而,为满足重卡车型的制动调整要求,现有技术中的该种调整臂普遍存在较大的强度富余,换句话说,将统一规格的自动调整臂运用于轻型卡车上,则由于轻卡承载扭矩低的原因而存在调整强度过剩、调整臂自身质量偏重的缺陷;另一方面,与重卡车型不同的是,轻卡车型对于间隙调整相较于重卡车型要求更广的预设角度,也对间隙调整功能的稳定性有着更高的需求。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轻卡制动间隙调整臂存在的强度富余、结构质量偏重,间隙调整角度有限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简化结构并易于实现,针对轻卡的间隙调整需求,通过减小蜗轮蜗杆啮合距离,从而使得蜗轮整体外圆尺寸缩小,并且通过增加半通斜齿设计的齿轮,以确保齿轮组间啮合,并使得端面锯齿在离合过程中不产生破碎,继而提高间隙调整稳定性的轻卡用半通斜齿间隙自动调整臂。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一种轻卡用半通斜齿间隙自动调整臂,该自动调整臂设置于制动器的凸轮轴上,并与控制盘可旋转的固定,所述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该壳体与所述控制盘可旋转地固定;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其周侧壁面形成有周向延伸的锥齿,所述蜗杆的一侧与止推弹簧件相抵;第一斜齿部,该第一斜齿部与所述蜗杆的上的所述锥齿啮合,其中,还包括单向离合结构,该单向离合结构与所述第一斜齿部啮合,当转动所述单向离合结构至产生制动时,制动力的反作用力使得所述蜗杆向所述止推弹簧件一侧运动并压缩所述止推弹簧件,则所述第一斜齿部与所述蜗杆上的锥齿脱开,所述单向离合结构空转;解除制动时,所述止推弹簧件回复弹性形变并使得所述蜗杆回到初始位置,则所述第一斜齿部与所述蜗杆上的锥齿重新啮合,所述单向离合结构驱动所述第一斜齿部,以使得所述蜗杆驱动所述蜗轮转动,完成间隙调整。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齿部上形成有第一端面锯齿和第一筒面锯齿,与所述蜗杆的所述锥齿啮合的为第一端面锯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单向离合结构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延伸方向与所述蜗杆延伸方向垂直;调整齿轮,该调整齿轮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多个以齿轮圆心为中心周向延伸布置的限位挡块,相邻两所述限位挡块之间形成间隙;法兰件,该法兰件与所述调整齿轮连动,法兰件上包括多个与所述限位挡块之间的所述间隙对应的法兰;第二斜齿部,该第二斜齿部呈中空筒状,其上形成有第二端面锯齿和第二筒面锯齿,所述第二筒面锯齿与所述第一斜齿部的第一筒面锯齿啮合,所述第二端面锯齿与所述调整齿轮啮合,以及,扭转弹簧件,该扭转弹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上,并位于所述法兰件和所述调整齿轮之间。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挡块为等角距间隔布置,则与所述限位挡块之间的间隙对应的多个法兰也为等角距分布,其中,非制动状态下,多个法兰分别与同向相邻的限位挡块接触,并与相邻的另一限位挡块之间形成间距,制动时,随所述调整齿轮旋转,多个法兰与同向相邻的限位挡块分离,并旋转至与相邻的另一限位挡块接触。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挡块包括两侧面,分别定义为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从而非制动状态下,每一所述法兰的一侧侧面都分别与同向相邻的所述限位挡块的第一限位面接触/或都与其的第二限位面接触,制动时,所述壳体与所述控制盘相对转动,以使得调整齿轮转动,则所述法兰从与一侧限位挡块的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移动至与另一侧限位挡块的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接触。再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法兰与另一限位挡块之间形成的间距对应的圆弧角度为预设间隙角,所述预设间隙角在6.4°至12.4°的范围内。又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齿部上,所述第二端面锯齿沿端面开口周向延伸,且齿面为倾斜平面。还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控制盘之间设置密封垫,所述第一斜齿部和所述止推弹簧分别通过螺母与所述壳体紧固。又优选地,所述蜗杆与所述止推弹簧之间设置垫片。又优选地,所述壳体采用珠光体型球墨铸铁材质制成。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1、又连接轴、调整齿轮、法兰件、第二斜齿部和扭转弹簧件构成的单向离合结构,该单向离合结构中的第二斜齿部与第一斜齿部啮合,制动时转动单向离合结构以使得蜗杆压缩止推弹簧件,该过程中第一斜齿部与蜗杆分离,解除制动时,止推弹簧件回复弹性形变,则蜗杆回到初始位置并与第一斜齿部重新啮合,则第二斜齿部进一步转动以驱动第一斜齿部,带动蜗杆转欧东使得蜗轮旋转,蜗轮及凸轮轴转动,最后将摩擦片因磨损而增大的间隙调整至预设范围;2、第一斜齿部和第二斜齿部都包括端面锯齿和筒面锯齿,其中,第一斜齿部与第二斜齿部的啮合,即为第一斜齿部的筒面锯齿和第二斜齿部的筒面锯齿的啮合,第二斜齿部的端面锯齿沿端面开口周向延伸分布,且齿面为斜齿结构,从而确保齿轮组间啮合,并使得端面锯齿在离合过程中不产生破碎,继而提高间隙调整稳定性;3、单向离合结构中,调整齿轮和法兰件联动,法兰件上的法兰位于限位挡块之间,并且,多个法兰同步地从与之相邻的限位挡块接触转动至与相邻的另一限位挡块接触,非制动状态下,法兰与非接触一侧的限位挡块之间的间距所对应的圆弧角度定义为预设间隙角,该角度,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调整齿轮,可实现适用范围更广的预设间隙角的调节;4、调整齿轮和法兰件联动旋转的过程中,法兰可以是从与限位挡块的第一限位面接触旋转至与第二限位面接触,也即,旋转过程中,是从限位挡块的一侧面接触旋转至与另一侧面接触;5、针对轻卡的间隙调整需求,通过减小蜗轮蜗杆啮合距离,从而使得蜗轮整体外圆尺寸缩小,再加上壳体采用珠光型球墨铸铁制成,则自动调整臂较现有技术减轻了400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重卡上的自动调整臂运用至轻卡上而出现的调整强度过剩,并且导致自身重量偏重的问题。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卡用半通斜齿间隙自动调整臂,该自动调整臂设置于制动器的凸轮轴上,并与控制盘可旋转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整臂包括:/n壳体,该壳体与所述控制盘可旋转地固定;/n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其周侧壁面形成有周向延伸的锥齿,所述蜗杆的一侧与止推弹簧件相抵;/n第一斜齿部,该第一斜齿部与所述蜗杆的上的所述锥齿啮合,其中,/n还包括单向离合结构,该单向离合结构与所述第一斜齿部啮合,当转动所述单向离合结构至产生制动时,制动力的反作用力使得所述蜗杆向所述止推弹簧件一侧运动并压缩所述止推弹簧件,则所述第一斜齿部与所述蜗杆上的锥齿脱开,所述单向离合结构空转;/n解除制动时,所述止推弹簧件回复弹性形变并使得所述蜗杆回到初始位置,则所述第一斜齿部与所述蜗杆上的锥齿重新啮合,所述单向离合结构驱动所述第一斜齿部,以使得所述蜗杆驱动所述蜗轮转动,完成间隙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卡用半通斜齿间隙自动调整臂,该自动调整臂设置于制动器的凸轮轴上,并与控制盘可旋转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整臂包括:
壳体,该壳体与所述控制盘可旋转地固定;
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其周侧壁面形成有周向延伸的锥齿,所述蜗杆的一侧与止推弹簧件相抵;
第一斜齿部,该第一斜齿部与所述蜗杆的上的所述锥齿啮合,其中,
还包括单向离合结构,该单向离合结构与所述第一斜齿部啮合,当转动所述单向离合结构至产生制动时,制动力的反作用力使得所述蜗杆向所述止推弹簧件一侧运动并压缩所述止推弹簧件,则所述第一斜齿部与所述蜗杆上的锥齿脱开,所述单向离合结构空转;
解除制动时,所述止推弹簧件回复弹性形变并使得所述蜗杆回到初始位置,则所述第一斜齿部与所述蜗杆上的锥齿重新啮合,所述单向离合结构驱动所述第一斜齿部,以使得所述蜗杆驱动所述蜗轮转动,完成间隙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卡用半通斜齿间隙自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齿部上形成有第一端面锯齿和第一筒面锯齿,与所述蜗杆的所述锥齿啮合的为第一端面锯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卡用半通斜齿间隙自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结构包括: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延伸方向与所述蜗杆延伸方向垂直;
调整齿轮,该调整齿轮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多个以齿轮圆心为中心周向延伸布置的限位挡块,相邻两所述限位挡块之间形成间隙;
法兰件,该法兰件与所述调整齿轮连动,法兰件上包括多个与所述限位挡块之间的所述间隙对应的法兰;
第二斜齿部,该第二斜齿部呈中空筒状,其上形成有第二端面锯齿和第二筒面锯齿,所述第二筒面锯齿与所述第一斜齿部的第一筒面锯齿啮合,所述第二端面锯齿与所述调整齿轮啮合,以及,
扭转弹簧件,该扭转弹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上,并位于所述法兰件和所述调整齿轮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秀邓青莲林旭坚雷胜磊金杨瑜
申请(专利权)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