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动鼓的间隙自调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40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动鼓的间隙自调机构,旨在提供一种抵消蹄片磨损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实现自调功能的用于制动鼓的间隙自调机构。它包括摩擦鼓、与制动鼓第一蹄片连接的套筒和与制动鼓第二蹄片连接的拉杆,套筒内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与第一凹槽内侧壁相贴的内限位体,内限位体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拉杆远离第二蹄片的一端嵌设在第二凹槽中,拉杆上嵌设在第二凹槽中的一端设有凸台,第二凹槽内侧壁上设有底面可与凸台台肩相贴的挡圈。由于拉杆上的凸台和第二凹槽上的挡圈之间的距离随着蹄片的磨损而变化,制动鼓在蹄片磨损之后还是可以实现间隙自调,制动鼓还可以发挥制动功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动鼓的间隙自调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鼓式制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动鼓的间隙自调机构。
技术介绍
制动鼓(鼓式制动器)在出厂时,其内部的两蹄片直径需要借助工装去调节到设计值,每个都需要手工调节来检查。其自调机构的结构主要为:具有一个和蹄片相连接的拨片,在制动时,蹄片带动拨片上下运动,拨片去拨动自调机构的螺套,使螺套产生旋转,并将螺杆旋出,增加自调机构的长度,从而来调整蹄片和制动鼓内壁的间隙。现行制动鼓自调机构的自调过程是累计的结构,无法实现每次制动后的自我调节。在每次制动时,如图1所示,虽然拨片3都能在弹簧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但其因为运动的行程有限,无法每次都能形成有效作用,尤其是在蹄片4向外扩张的不够大的情况下,拨片3就不能推动螺套的棘轮边,导致无法使螺套旋转,也就不能触发制动鼓的自我调节。当蹄片被磨损较多时,即和制动鼓内壁的间隙变大时,蹄片4运动行程变大,故能使拨片的运动行程变大,可以去推动螺套棘轮,实现制动鼓的自我调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617474U,公开日2017年11月07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带有间隙自调机构装置的自增力式鼓式制动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带有间隙自调机构装置的自增力式鼓式制动器。还包括间隙自调机构装置,制动底板总成安装在车架上,制动轮缸总成固定安装在制动底板总成端面的中部,前置蹄总成和后置蹄总成均通过相同的压簧机构安装在制动底板总成端面的两侧,间隙自调机构装置安装在前置蹄总成和后置蹄总成上并与制动底板总成上的蹄支撑销连接,前置蹄总成和后置蹄总成上端均连接到制动底板总成上的蹄支撑销,前置蹄总成和后置蹄总成下端之间通过间隙自调机构装置连接以进行间隙自调整。该技术能够自动调整蹄鼓间隙,能实时准确的调整蹄鼓间隙,且避免了手动调节的不便性和不准确性。其中包含的间隙自调机构还是采用常规的棘轮加套管的设计,一旦蹄片磨损得比较厉害,制动鼓的自调功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动鼓在蹄片磨损之后,间隙自调功能较差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抵消蹄片磨损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实现自调功能的用于制动鼓的间隙自调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制动鼓的间隙自调机构,包括摩擦鼓、与制动鼓第一蹄片连接的套筒和与制动鼓第二蹄片连接的拉杆,套筒内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与第一凹槽内侧壁相贴的内限位体,内限位体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拉杆远离第二蹄片的一端嵌设在第二凹槽中,拉杆上嵌设在第二凹槽中的一端设有凸台,第二凹槽内侧壁上设有底面可与凸台台肩相贴的挡圈。传统的自调机构主要为一个套筒加棘轮的结构,而本方案的整体结构为拉杆加套筒的结构。制动时,第一蹄片和第二蹄片分别向外扩张,使拉杆向远离套筒方向运动。未磨损的蹄片和摩擦鼓之间存在间隙,当制动时,蹄片会和摩擦鼓之间挤压并提供制动效果,此时凸台台肩不会接触到挡圈。当蹄片经过长时间使用受损后,蹄片和摩擦鼓之间的间隙会超过出厂时的设置,所以在制动过程中,蹄片需要向外运动更远的距离才能接触到摩擦鼓,从而实现制动效果。本设计中新装的第二蹄片在制动鼓工作时,是不会推动挡圈的,凸台仅在挡圈和第二凹槽底部之间运动。而磨损后的第二蹄片在制动过程中,先会造成凸台台肩和挡圈紧贴,然后拉杆通过挡圈再带动内限位体向远离套筒方向运动,克服内限位体和第一凹槽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得内限位体发生位移。制动过程结束后,第二蹄片回归原位的过程中,拉杆受力也会有回归原位的趋势,但是由于内限位体的移动,使得拉杆所嵌设的第二凹槽也发生位移(向拉杆方向移动),拉杆和第二蹄片之间的位置自动获得重新设置(第二凹槽底部向第二蹄片方向发生位移,回归原位的拉杆凸台部分因为和第二凹槽相贴,所以拉杆回位后的位置也是发生位移,这部分位移恰好弥补了第二蹄片因为磨损而加大蹄片和摩擦鼓之间距离的不良效果),使的第二蹄片与摩擦鼓之间的距离保持得跟出厂设置一样。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邻近开口处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压缩弹簧和可与内限位体接触的钢珠,钢珠通过压缩弹簧固定在内限位体外侧。在自调过程中,拉杆最后回归到原位的时候会撞击内限位体,具体地说,拉杆可能会导致内限位体向接近第一蹄片方向移动,减少自调的效果。为了消除上述这种不良影响,所以在内限位体外侧布置有挤压内限位体效果的钢珠,防止内限位体向第一蹄片方向移动,此时钢珠是通过弹簧弹力作用挤压内限位体。作为优选,所述钢珠的外表面可与内限位体外侧壁和环形槽紧贴。为了提高钢珠对内限位体挤压的效果,只是靠钢珠上的弹簧带来的弹力可能还不够,而钢珠外侧壁与内限位体外侧壁和第一凹槽上的环形槽相互紧贴的话,钢珠受到环形槽的槽底提供压力,可以发挥更好的挤压内限位体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槽的深度从远离内限位体的一端向邻近内限位体的一端逐渐减小。随着蹄片的磨损,在每一次的间隙自调过程中,拉杆可能反复拉动内限位体向第一凹槽槽口方向运动,为了减小这个运动过程中的阻力,所以将环形槽的深度设计成从远离内限位体的一端向邻近内限位体的一端逐渐减小。因为这样的状况下,内限位体在向第一凹槽槽口方向运动时受到钢珠带来的压力变小,而内限位体向第一蹄片方向运动时受到钢珠带来的压力会变大,恰好符合整个间隙自调的需要。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和内限位体邻近套筒的一端存在空隙。拉杆完成制动后回调的时候会撞击内限位体,在内限位体和第一凹槽底部之间制造一些空间余量后,可以防止内限位体直接撞击第一凹槽底部,造成零部件的磨损。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开口处为可拆卸的密封盖,密封盖与套筒连接后形成环形槽,压缩弹簧固定在密封盖中。在优化间隙自调机构的方案中,弹簧和钢珠作为反复工作的零件,容易损坏,将它们布置在可拆卸的密封盖中,可以方便拆解维修。作为优选,内限位体和第一凹槽之间设有橡胶圈,内限位体外侧壁上设有可容纳橡胶圈的第三凹槽。拉杆回调过程中撞击内限位体,可能会造成内限位体向第一蹄片方向移动,可能影响间隙自调的效果。而且在拉杆向远离第一凹槽方向运动且未碰到挡圈时,也可能通过摩擦力导致内限位体发生位移。为了防止内限位体发生上述移动时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第一凹槽和内限位体增加橡胶圈,可以使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力获得提高,内限位体便不容易发生位移。特别是在蹄片完整且不需要间隙自调时,这个设计可以保持内限位体不位移,不会触发其他零部件,不会产生间隙自调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拉杆上的凸台和第二凹槽上的挡圈之间的距离随着蹄片的磨损而变化,制动鼓在蹄片磨损之后还是可以实现间隙自调,制动鼓还可以发挥制动功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由于第一凹槽内设有可以对内限位体施加压力的钢珠加弹簧结构,保证内限位体在一定的空间内移动,提高间隙自调的稳定性;环形槽内部空间根据钢珠的移动规律进行特别设计,可以在间隙自调过程中,帮助钢珠对内限位体施加压力,提高间隙自调的精准度;由于密封盖和套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密封盖中的弹簧和钢珠便于拆解下来进行维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动鼓的间隙自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鼓、与制动鼓第一蹄片连接的套筒和与制动鼓第二蹄片连接的拉杆,套筒内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与第一凹槽内侧壁相贴的内限位体,内限位体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拉杆远离第二蹄片的一端嵌设在第二凹槽中,拉杆上嵌设在第二凹槽中的一端设有凸台,第二凹槽内侧壁上设有底面可与凸台台肩相贴的挡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动鼓的间隙自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鼓、与制动鼓第一蹄片连接的套筒和与制动鼓第二蹄片连接的拉杆,套筒内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与第一凹槽内侧壁相贴的内限位体,内限位体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拉杆远离第二蹄片的一端嵌设在第二凹槽中,拉杆上嵌设在第二凹槽中的一端设有凸台,第二凹槽内侧壁上设有底面可与凸台台肩相贴的挡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鼓的间隙自调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凹槽邻近开口处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压缩弹簧和可与内限位体接触的钢珠,钢珠通过压缩弹簧固定在内限位体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鼓的间隙自调机构,其中,所述钢珠的外表面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