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的电化学钳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9802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的电化学钳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基材表面均匀镀有纳米级厚度的内外两层环状导体,通过纳米级、厚度可调的绝缘层隔离,在内外两层环状导体上分别施加适当电压,利用静电引力钳住蛋白质分子,使其定向并联排列,通过外部电路施加激发信号于被电化学钳钳住的蛋白质分子,分析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获知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电子传递机制,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化学钳,作用力轻微而蛋白质不易变形变性,接触分子数目多而信号较强,表面更新容易,所使用的仪器简单,信息是现场的,扫描速度快,可用于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特别是具有高速响应能力的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分析化学、分子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用 于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的电化学钳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縮小电子器件的尺寸,现已进入纳米 电子器件时代。研制纳米电子器件目前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采用微电子加工技术进一 步縮小传统电子器件的尺寸,但在接近或达到纳米尺度时,量子力学效应与热力学统计 起伏效应逐渐使得当代微电子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二是开发分子电子器件。后者是一 个新领域,但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开 发,这是因为与传统电子器件相比,分子电子器件的优越性是显著的,开关与逻辑操 作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其体积可以縮小数百乃至数千倍;分子可以在空间的各个方向上 作用,不像传统的硅集成电路只是形成在一个二维面上,分子逻辑电路密集度将比传统 电子器件提高十万倍左右;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工作,只需要很少能量就可进行;流动电 子间碰撞的可能性极小,不会产生发热问题。利用这些分子电子器件,可设计制造出对 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分子马达"和"生物导弹"、二十一世纪全新概念的"生物计算 机"。分子电子器件有两个来源 一是合成大分子;二是天然生物大分子,从来源的广 泛性、性能的优越性来看,后者更具优势,其中的蛋白质分子尤显重要。蛋白质分子内 部有多个氧化还原中心,氧化还原中心之间以及其与外部存在广泛的电子传递行为,探 索这种分子内电子转移中心的相互关系与电子在其间转移和驻留的规律,即可发现其具 有的"分子电子器件"的特性,即蛋白质分子在恰当的化学激发、光化学激发、电化学 激发下,具有类似于电阻、电容、二极管、开关、导线、逻辑门、存储器、反馈电路等 传统电子器件的性质,实现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功能。目前开发分子电子器件多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或导电针尖原子力显微镜 (CP—AFM)的方法尸/ 3^.2002, 81: 3043; 5Wewce, 2001, 294: 571; 2001, 292: 2303; 5We"ce, 2003, 301: 1221; 乂爿肌C7zem Sbc., 2003, 125: 16164),将少数 分子镶嵌在两个电极之间,形成金属一分子一金属(metal—molecules—metal, MMM)的 分子结,施加激发信号,分析其响应。但用该方法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存在一些不足①欲实现MMM的连接,必须使用接触模式,电极或导电针尖与蛋白质分子直接接 触,易导致蛋白质变形变性,进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质;②接触分子数目小,信号微弱, 易受噪声千扰;③电极或导电针尖的表面更新比较困难; 所使用的仪器价格昂贵,研 究成本极高。为弥补上述不足,Armstrong等(A^we, 1992, 356: 361; J! C/zem. 5bc, 2005, 127: 14964;历oc/zeOT/Wo/, 2003, 42: 8653; Cwm (9p/". 2005, 9: 110)提出采用蛋白膜伏安法将氧化还原蛋白质以单层或亚单层形式固载于界面友好的电极表 面,施加电位扰动导致电子传入、传出蛋白质或在其内部迁移,以循环伏安技术研究这 些电子迁移行为与电位、时间等参数的关系,考察蛋白质的分子电子器件行为,该方法 采用分子间力固载蛋白质,作用力小而蛋白质不易变形;接触分子数目较多,信号较强; 电极表面更新相对容易,抛光即可;所使用的仪器简单。但该方法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结论通过电化学信息推导出来,是间接的、非现场的;所采用的电化学技术主要为循环 伏安技术,可以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尚不能满足开发各种分子电子器件的需求;循环 伏安技术可以使用的扫描速度较小,即便采用目前己知最快的超快伏安法,也仅有1 MHz左右,无法开发出具有高速响应能力的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针对上述两种方法各自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制作了一种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的电化 学钳,作用力轻微而蛋白质不易变形变性;接触分子数目多,信号较强;表面更新容易, 切断前端形成新的截面即可;所使用的仪器简单;信息是现场的;电化学技术多样;扫 描速度快,可开发出具有高速响应能力的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上述开发蛋白质分子电 子器件的电化学钳及其制作方法在其他文献或专利中均未见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的两种 方法中存在的作用力大导致蛋白质变形变性、信号较弱、表面更新困难、仪器设备昂贵、 信息为非现场的、扫描速度慢而无法开发高速响应能力的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之不足, 提供一种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的电化学钳,它作用力轻微而蛋白质不易变形变性; 接触分子数目多,信号较强;表面更新容易,切断前端形成新的截面即可;所使用的仪 器简单;信息是现场的;电化学技术多样;扫描速度快,可开发出具有高速响应能力的 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的两 种方法中存在的作用力大导致蛋白质变形变性、信号较弱、表面更新困难、仪器设备昂 贵、信息为非现场的、扫描速度慢而无法开发高速响应能力的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之不 足,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容易实施、重复使用、成本低廉的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的 电化学钳的制作方法,5解决本专利技术首要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的电 化学钳,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基材表面均匀镀有纳米级厚度的内导体层、外导体层,它 们通过纳米级厚度的内绝缘层隔离,内导体层和外导体层用导电胶连接上各自导线,利 用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氨基酸残基带有的电荷,在内导体层、外导体层上分别施加适当电 压以钳住蛋白质分子,使其定向排列于内导体层和外导体层之间。作为改进,所述的内导体层、外导体层做成环状,成为内环导体、外环导体,内绝 缘层也做成环状,而且厚度可调,这样便于实际制造。作为改进,所述的内环导体、外环导体上段之间在内绝缘层外另外增设了玻璃毛细 管,使内环导体的导线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绝缘基材上,而外环导体的导线通过环氧树 脂固定在玻璃毛细管上,使导线更加容易布置在电化学钳上。作为改进,外环导体表面至少从玻璃毛细管下部起均匀涂覆或聚合上外绝缘层,起 到必要的保护作用。作为优选,绝缘基材为玻璃纤维、石英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或者石棉纤维,便于 实际使用。作为优选,内环导体、外环导体由碳、包括金、铂、银的贵金属材料或稀有金属材 料构成,使电化学钳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提高工作灵敏性;进一步改进,内环导体、外环导体的涂覆采用蒸发或溅射的方法,其厚度通过改变 蒸发或溅射的时间与强度进行调节,控制在l-50nm之间,这样容易实现,方法实用。进一步改进,内绝缘层、外绝缘层由电聚合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构成,所述内绝缘 层、外绝缘层的厚度通过改变电聚合的电位和时间进行调节,控制在1-500 nm之间。 这样容易实现,方法简单实用。解决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的 电化学钳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 在绝缘基材表面均匀镀一层导体,构成内环导体,该内环导体层经导电胶由导 线引出;b) 在该内环导体一端表面均匀涂覆或聚合一纳米级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发蛋白质分子电子器件的电化学钳,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基材表面均匀镀有纳米级厚度的内导体层、外导体层,它们通过纳米级厚度的内绝缘层隔离,内导体层和外导体层用导电胶连接上各自导线,利用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氨基酸残基带有的电荷,在内导体层、外导体层上分别施加适当电压以钳住蛋白质分子,使其定向排列于内导体层和外导体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智勇魏丹毅王邃侯琳熙卢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