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61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控制阀,其可对应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适当地调整该出口侧的制冷剂的压力,且可有效地谋求结构的简化、加工组装成本的降低等。该压力控制阀包括感知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的感温筒;感温压力致动元件,其具有通过毛细管而与该感温筒连通的感温室,对应于上述感温室的内部压力的变化而致动,沿开闭方向驱动阀体;成一体安装有感温压力致动元件的阀主体,在上述感温筒和感温室中,按照规定的密度密封有CO↓[2],并且以加强的方式密封有惰性气体,以相对上述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获得最大制冷系数的方式调整上述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控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控制阀,该压力控制阀组装于制冷剂采用CO2的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CO2循环)中,对应于制冷剂温度,调整气体冷却器(散热器)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本专利技术特别是涉及下述的压力控制阀,该压力控制阀适合于具有实现蒸发器出口侧的制冷剂和气体冷却器出口侧的制冷剂的热交换的内部热交换器的汽车空调等所采用的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图21表示组装有这种压力控制阀的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的一个实例。在图示的冷冻循环系统100中,设置有压缩机101,该压缩机101用于使作为制冷剂的CO2循环;气体冷却器102(散热器),该气体冷却器102对通过该压缩机101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却;蒸发器104,来自该气体冷却器102的制冷剂送入该蒸发器104中;内部热交换器103,该内部热交换器103进行该蒸发器104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和上述气体冷却器102的出口侧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储蓄器(气液分离器)105,该储蓄器105将来自蒸发器104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103,将气相制冷剂送到压缩机101的吸入侧,并且积蓄剩余制冷剂,另外在该系统100中,还具有压力控制阀110,该压力控制阀110对应于上述气体冷却器102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调整从该气体冷却器102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03送入的制冷剂的压力,将其-->送出到上述蒸发器104。上述压力控制阀110为为了以良好的效率使冷冻循环系统100运转而设置的类型,换言之,为为了按照相对气体冷却器102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获得最大制冷系数的方式,调整气体冷却器102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比如,在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为40℃时,如果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为比如10MPa,则制冷系数为最大的场合,按照上述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为10MPa的方式进行控制)而设置的类型,比如,象下述的专利文献1等中所述的那样,其包括调压用流入口111,该调压用流入口111用于将来自气体冷却器102的制冷剂通过内部热交换器103而送入;调压用流出口112,该调压用流出口112用于对应于气体冷却器102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调整该制冷剂的压力,将其送出到蒸发器104;用于送入来自气体冷却器102的制冷剂的感温用流入口113和用于将该制冷剂送出到内部热交换器103的感温用流出口114;设置于感温用流入口113和感温用流出口114之间的感温用送入室(以下的各部分在图中未示出);感温压力致动元件,该感温压力致动元件具有感温室,该感温室感知送入该感温用送入室的制冷剂的温度,对应于该感温室的内压的变化而致动,沿开闭方向驱动阀体;阀主体(图示的控制阀主体),在该阀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上述感温压力致动元件;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设置于该阀主体的内部,沿减小阀开度的方向(闭阀方向)使阀体偏置,阀开度(阀体的上升量)根据感温室的内外的压差造成的开阀力和上述弹簧部件的闭阀力之间的平衡关系而确定。专利文献1:JP特开2001-81157号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同样在上述那样的压力控制阀中,近年,成本降低的要求日益严格,人们强烈地希望结构的简化、部件数量的减少、加工组装成本的降低等。本专利技术是应对上述的人们的希望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控制阀,该压力控制阀可对应于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适当地调整该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并且可有效地谋求结构的简化、部件数量的减少、加工组装成本的降低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控制阀的第1形式组装于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中,该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基本上包括使作为制冷剂的CO2循环的压缩机;对通过该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气体冷却器;送入来自气体冷却器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内部热交换器,该内部热交换器进行该蒸发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和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该压力控制阀对应于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调整从该气体冷却器通过上述内部热交换器送入的制冷剂的压力,将其送出到上述蒸发器。而且该压力控制阀包括感知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的感温筒;感温压力致动元件,该感温压力致动元件具有通过毛细管而与该感温筒连通的感温室,对应于上述感温室的内部压力的变化而致动,沿开闭方向驱动阀体;成一体安装有上述感温压力致动元件的阀主体,在上述感温筒和感温室中,按照规定的密度密封有CO2,并且以加强的方式密封有惰性气体,以便按照相对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获得最大制冷系数的方式调整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控制阀的第2形式设置于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中的上述气体冷却器或其出口附近,该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基本包括用于使作为制冷剂的CO2循环的压缩机;对通过该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气体冷却器;送入来自该气体冷却器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内部热交换器,该内部热交换器进行该蒸发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和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该压力控制阀对应于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调整从该气体冷却器通过上述内部热交换器送入的制冷剂的压力,将其送出到上述蒸发器。而且该压力控制阀包括感温压力致动元件,该感温压力致动元件具有感知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的感温室,对应于上述感温室的内部压力的变化而致动,沿开闭方向驱动阀体;成一体安装有感温压力致动元件的阀主体,在上述感温室中,按照规定的密度密封有CO2,并且以加强的方式密封有惰性气体,以便按照相对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获得最大制冷系数的方式调整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最好,在上述阀主体中,在由截面呈矩形的挤压杆材切制的基本呈长方体状的部件上形成制冷剂出入口、上述感温压力致动元件的安装部、上述阀体接触离开的阀座部等。按照优选的形式,设置有用于向上述气体冷却器或内部热交换器安装的外螺纹部、凸缘部和螺栓类用的内螺纹部或通孔中的至少一者。最好,上述感温压力致动元件包括隔膜;截面呈倒凹状的盖部件,该盖部件与该隔膜一起分隔形成上述感温室;带有凸缘状部的圆筒状的盖支座部件,该盖支座部件与上述盖部件一起夹持上述隔膜的外周部分、进行密封,并且上述阀体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嵌插,在上述盖支座部件的圆筒部分外周设置有用于安装于-->上述阀主体上的外螺纹部。按照另一优选形式,在阀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抑制上述阀体的振动的防振弹簧。在此场合,最好,上述防振弹簧由弹性板材构成,其由底边部和多个舌状挠曲片部构成,该底边部通过上述盖支座部件而压靠于上述阀主体上,截面呈ヘ状,整体呈圆环状,该多个舌状挠曲片部从该底边部的内周立起,弹性地与上述阀体的外周面压接。此外,按照还一优选形式,上述阀体和上述隔膜同轴地设置,上述阀体的一端部和上述隔膜通过凸焊方式而接合。按照又一优选形式,上述隔膜呈带底短圆筒状,通过上述盖部件和上述盖支座部件夹持该隔膜的外周端缘部和圆筒部分,对其密封,并且它们的对合部的底端部分通过整个外周焊接而接合。还有,上述盖支座部件最好由设置有外螺纹部的圆筒部分和凸缘状部分组合构成,上述凸缘状部分通过对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制作。在上述第2形式的压力控制阀中,最好,在上述感温室外周设置有感温用翅片,或覆盖有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控制阀,该压力控制阀组装于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中,该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包括使作为制冷剂的CO↓[2]循环的压缩机;对通过该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气体冷却器;送入来自气体冷却器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内部热交换器,该内部热交换器进行该蒸发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和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该压力控制阀对应于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调整从上述气体冷却器通过上述内部热交换器送入的制冷剂的压力,将其送出到上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压力控制阀包括感知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的感温筒;感温压力致动元件,该感温压力致动元件具有通过毛细管与该感温筒连通的感温室,对应于上述感温室的内部压力的变化而致动,沿开闭方向驱动阀体;成一体安装有上述感温压力致动元件的阀主体,在上述感温筒和感温室中,按照规定的密度密封有CO↓[2],并且以加强的方式密封有惰性气体,以便按照相对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获得最大制冷系数的方式调整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12-1 2004-348889;JP 2004-12-1 2004-3488501.一种压力控制阀,该压力控制阀组装于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中,该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包括使作为制冷剂的CO2循环的压缩机;对通过该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气体冷却器;送入来自气体冷却器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内部热交换器,该内部热交换器进行该蒸发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和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该压力控制阀对应于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调整从上述气体冷却器通过上述内部热交换器送入的制冷剂的压力,将其送出到上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压力控制阀包括感知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的感温筒;感温压力致动元件,该感温压力致动元件具有通过毛细管与该感温筒连通的感温室,对应于上述感温室的内部压力的变化而致动,沿开闭方向驱动阀体;成一体安装有上述感温压力致动元件的阀主体,在上述感温筒和感温室中,按照规定的密度密封有CO2,并且以加强的方式密封有惰性气体,以便按照相对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获得最大制冷系数的方式调整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2.一种压力控制阀,该压力控制阀设置于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中的上述气体冷却器或其出口附近,该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系统包括使作为制冷剂的CO2循环的压缩机;对通过该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气体冷却器;送入来自该气体冷却器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内部热交换器,该内部热交换器进行该蒸发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和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该压力控制阀对应于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调整从该气体冷却器通过上述内部热交换器送入的制冷剂的压力,将其送出到上述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该压力控制阀包括感温压力致动元件,该感温压力致动元件具有感知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的感温室,对应于上述感温室的内部压力的变化而致动,沿开闭方向驱动阀体;成一体安装有感温压力致动元件的阀主体,在上述感温室中,按照规定的密度密封有CO2,并且以加强的方式密封有惰性气体,以便按照相对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温度,获得最大制冷系数的方式调整上述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阀主体中,在由截面呈矩形的挤压杆材切制的基本呈长方体状的部件上形成制冷剂出入口、上述感温压力致动元件的安装部、上述阀体接触离开的阀座部等。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向配管接头或内部热交换器安装的外螺纹部、凸缘部和螺栓类用的内螺纹部或通孔中的至少一者。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上述感温压力致动元件包括隔膜;截面呈倒凹状的盖部件,该盖部件与该隔膜一起分隔形成上述感温室;带有凸缘状部的圆筒状的盖支座部件,该盖支座部件与上述盖部件一起,夹持上述隔膜的外周部分、进行密封,并且上述阀体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嵌插设于其内周,在上述盖支座部件的圆筒部分外周,设置有用于向上述阀主体上安装的外螺纹部。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阀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抑制上述阀体的振动的防振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振弹簧由弹性板材构成,其由底边部和多个舌状挠曲片部构成,该底边部通过上述盖支座部件而压靠于上述阀主体上,截面呈ヘ状,整体呈圆环状,该多个舌状挠曲片部从该底边部的内周立起,弹性地与上述阀体的外周面压接。8.根据权利要求5~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阀体和上述隔膜同轴地设置,上述阀体的一端部和上述隔膜通过凸焊方式而接合。9.根据权利要求5~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隔膜呈带底短圆筒状,通过上述盖部件和上述盖支座部件夹持该隔膜的外周端缘部和圆筒部分,对其密封,并且它们的对合部的底端部分通过整个外周焊接而接合。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盖支座部件由设置有外螺纹部的圆筒部分和凸缘状部分组合构成,上述凸缘状部分通过对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势贞武柳泽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