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11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控制阀(10),在压力检测室(28)的内部设有隔膜(44),在该隔膜(44)和设于主体(11)上的终端壁(24)之间,突伸构件(50)形成外伸的状态。这里,隔膜(44)受到压力检测室(28)内的流体的压力(Ps)而弹性变形,随着压力检测室(28)内的流体压力(Ps)变低而按照接近终端壁(24)侧的方式复原,同时,受到来自突伸构件(50)的反作用力增加。此外,当压力检测室(28)内的流体压力(Ps)低于规定的基准压力时,突伸构件(50)利用受到的来自隔膜(44)的反作用力,使阀体(33)向开放侧移动,将阀口(39)开放。由此,可以提供具有作为比波纹管更廉价的感压构件的隔膜(44)的压力控制阀(10)。(*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体根据流体的压力开闭阀口的压力控制阀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此种压力控制阀,已知有具有根据流体的压力伸缩的波纹管(bellows)并利用该波纹管的伸缩使阀体直动而开闭阀口的构成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2001-153256号公报( 段、 段、图1)。但是,由于波纹管是昂贵的部件,因此正在进行具有比波纹管更加廉价的感压构件的压力控制阀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比波纹管更廉价的感压构件的压力控制阀。为了达成所述目的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之1的专利技术的压力控制阀10、90、91、100、101是如下的压力控制阀10、90、91、100、101,即,在可以直动地组装了阀体33、53的主体(body)11上具有压力检测室28,在该压力检测室28内的流体压力Ps低于规定的基准压力的情况下,阀体33、53打开阀口39,在压力检测室28内的流体压力Ps高于规定的基准压力的情况下,阀体33、53关闭阀口39,其特征是,具备贯穿包围主体11中的压力检测室28的壁部而形成并且在离开压力检测室28的一侧具有阀口39的轴孔16、插穿于轴孔16中并且在从阀口39突出的一端上具有阀体33、53的联络轴32、51、62、按照向阀口39的开口缘推压而关闭的方式推动阀体33、53的阀体封闭推动机构22、37、46、从轴孔16的中间部分分支并且与阀口39连通的分支孔17、将轴孔16的从分支孔17至压力检测室28侧的内面和联络轴32、51、62之间的间隙密封的密封构件80、形成在压力检测室28内固定于联络轴32、51、62上的一端有底的筒状并且其开口端42K朝向与阀体33、53相反一侧的感压用筒构件42、在感压用筒构件42的开口端张挂设置的隔膜(diaphragm)44、设于主体11中的与隔膜44相面对的位置上的终端壁24、跨设于隔膜44和终端壁24之间并且在压力检测室28内的流体压力Ps低于规定的基准压力时利用受到的来自隔膜44的弹力使阀体33、53向开放侧移动的突伸构件50。本专利技术之2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90、91、100、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具有用于调整阀体33、53关闭了阀口39的状态的终端壁24和隔膜44的距离的调整机构13K、25K、32N、33N、51N、52N、60N、61N。本专利技术之3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100、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阀体33形成筒状,在阀体33的内面和联络轴32的外面上,设置相互螺合的阴阳螺纹部32N、33N,利用阴阳螺纹部32N、33N构成了调整机构32N、33N。本专利技术之4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压力控制阀90中,具有如下特征,即,使感压用筒构件42和联络轴51分别独立,在这些感压用筒构件42和联络轴51上设置相互螺合的阴阳螺纹部51N、52N,利用阴阳螺纹部51N、52N构成了调整机构51N、52N。本专利技术之5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压力控制阀9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联络轴62由从感压用筒构件42延伸至轴孔16内的中途部分的第1联络轴构成部60、与阀体53一体化形成并延伸至轴孔16内的中途部分的第2联络轴构成部61构成,在第1及第2联络轴构成部60、61上设置相互螺合的阴阳螺纹部60N、61N,利用阴阳螺纹部60N、61N构成调整机构60N、61N。本专利技术之6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90、91、100、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设置分割主体11,并且在该分割部分上相互压入嵌合的嵌合部13K、25K,利用这些嵌合部13K、25K构成调整机构13K、25K。本专利技术之7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90、91、100、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阀体封闭推动机构22、46由固定于主体11上的筒状的螺线管22、插入螺线管22的铁心46构成,终端壁24被配置于螺线管22的一端,构成螺线管22的磁路,兼作吸引铁心46的吸引体24,铁心46形成两端开放的筒状并且其一端以与隔膜44相面对的状态被固定于感压用筒构件42上,突伸构件50被可以直动地插穿铁心46的内侧。本专利技术之8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7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90、91、100、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主体11在螺线管22的轴向上,被插入组装在对方构件上,同时,向螺线管22供电用的连接器21从螺线管22的一端面竖起。本专利技术之9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7或8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0、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具有设于主体11上并将铁心46沿直动方向导引的基端导引部26、设于主体11上并被联络轴32的头端贯穿并且将联络轴32沿直动方向导引的头端导引部19。本专利技术之10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90、91、100、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在感压用筒构件42的内部,具有被压缩于其底壁42T和隔膜44之间的内置弹簧43C。本专利技术之11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90、91、100、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设有将轴孔16中的压力检测室28侧的开口缘扩开而成的轴孔大径部16D、铺设于轴孔大径部16D的内面16M的作为密封构件80的中空圆板状的衬垫板80、嵌合固定于轴孔大径部16D内并在与轴孔大径部16D的内面16M之间夹持衬垫板80的圆筒衬套81、从圆筒衬套81的头端内缘部突出并推压衬垫板80的内缘部而使之变形为漏斗状的推压突起82,使该衬垫板80的内缘部与联络轴32、51、62的外周面密接。本专利技术之12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0、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具备形成于隔膜44上的圆形折痕44A、设于隔膜44中的圆形折痕44A的中心并与突伸构件50对接的中心接触部44D、65、形成于突伸构件50及中心接触部44D、65的一方上而头端变细的定心突部50A、形成于突伸构件50及中心接触部44D、65的另一方上而收容定心突部50A并按照使突伸构件50的轴心与隔膜44的中心对齐的方式导引的定心凹部44B、65A。本专利技术之13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12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0、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定心突部50A的外面及/或定心凹部44B、65A的内面的形状为近似半球面。本专利技术之14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12或13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0、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在感压用筒构件42内收容内侧密接盘63,同时,使该内侧密接盘63与隔膜44的内面密接,由隔膜44和内侧密接盘63构成中心接触部44D,使隔膜44及内侧密接盘63的相互密接的部分陷入而形成定心凹部44B。本专利技术之15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12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使外侧密接盘65与隔膜44的外面密接,由隔膜44和外侧密接盘65构成中心接触部65,在外侧密接盘65上形成定心凹部65A。本专利技术之16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15所述的压力控制阀101中,具有如下特征,即,在感压用筒构件42中,收容内侧密接盘63,同时,使该内侧密接盘63与隔膜44的内面密接,在内侧密接盘63和外侧密接盘65之间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控制阀(10、90、91、100、101),在可以直动地组装有阀体(33、53)的主体(11)上具有压力检测室(28),在该压力检测室(28)内的流体压力(Ps)低于规定的基准压力的情况下,所述阀体(33、53)打开阀口(39),在所述压力检测室(28)内的流体压力(Ps)高于规定的基准压力的情况下,所述阀体(33、53)关闭所述阀口(39),其特征是,具备:贯穿所述主体(11)的包围所述压力检测室(28)的壁部而形成,并且在离开所述压力检测室(28)的一侧具 有所述阀口(39)的轴孔(16);插穿于所述轴孔(16)中并且在从所述阀口(39)突出的一端上具有阀体(33、53)的联络轴(32、51、62);按照向所述阀口(39)的开口缘推压而关闭的方式推动所述阀体(33、53)的阀体 封闭推动机构(22、37、46);从所述轴孔(16)的中间部分分支并且与所述阀口(39)连通的分支孔(17);将所述轴孔(16)的从所述分支孔(17)至所述压力检测室(28)侧的内面和所述联络轴(32、51、62)之间的间隙 密封的密封构件(80);形成在所述压力检测室(28)内固定于所述联络轴(32、51、62)上的一端有底的筒状,并且其开口端(42K)朝向与所述阀体(33、53)相反一侧的感压用筒构件(42);在所述感压用筒构件(42)的所述 开口端(42K)张挂设置的隔膜(44);设于所述主体(11)中的与所述隔膜(44)相面对的位置上的终端壁(24);和跨设于所述隔膜(44)和所述终端壁(24)之间,并且在所述压力检测室(28)内的流体压力(Ps)低于所述规定 的基准压力时,利用受到的来自所述隔膜(44)的弹力而使所述阀体(33、53)向开放侧移动的突伸构件(5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悟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