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套、悬置件以及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85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衬套、悬置件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衬套包括:上衬套、下衬套,所述上衬套与所述下衬套可分离地相对贴合设置以形成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包括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自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内部贴合处向外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套本体一侧的外侧壁。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衬套,使衬套构造为分体式结构,且上衬套和下衬套分别压装到车身上,不仅衬套的结构更加简单、减振消扭效果更好;而且在车身上与衬套连接的部件与衬套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与车身上的其他部件干涉。

Bushes, mounts and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衬套、悬置件以及电动车辆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衬套、悬置件以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近年来,电动车辆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动车辆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其中的重要竞争指标之一就是整车续航里程,而整车轻量化正是降低整车能耗,增加续航里程的主要措施之一。进而,为了降低整车重量,对底盘悬架系统中的副车架进行了结构改进。基于此,现有的悬置件与改进后的副车架的匹配性较差,与改进后的副车架之间的装配困难,且装配后难以满足底盘悬架系统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衬套,所述衬套的装配更加方便,可以避免与衬套连接的部件与周围部件干涉。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衬套的悬置件。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副车架的电动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衬套包括:上衬套、下衬套,所述上衬套与所述下衬套可分离地相对贴合设置以形成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包括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自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内部贴合处向外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套本体一侧的外侧壁。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衬套,使衬套构造为分体式结构,且上衬套和下衬套分别压装到车身上,不仅衬套的结构更加简单、减振消扭效果更好;而且在车身上与衬套连接的部件与衬套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与车身上的其他部件干涉。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衬套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下侧壁的上容纳空间,所述下衬套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上侧壁的下容纳空间,所述下容纳空间与所述上容纳空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进一步地,所述衬套本体还包括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沿所述衬套本体的轴向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套本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均包括:外管、内芯和主簧,所述主簧设置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芯之间;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贴合面处的内芯、主簧和外管共同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内芯共同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贯通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外管处,形成有第二避让孔,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贯穿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内芯处,形成有第一避让孔。可选地,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贴合面处的内芯侧壁均具有缺口,共同限定出第一避让孔;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的贴合面出的外观侧壁均具有缺口,共同限定出与所述第一避让孔正对的第二避让孔。进一步地,所述上衬套的内芯和所述下衬套的内芯中的一个上设置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过孔,所述上衬套的内芯和所述下衬套的内芯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配合的螺纹孔。可选地,所述上衬套的内芯和所述下衬套的内芯中的至少一个嵌设有或者焊接固定有与所述紧固件配合的螺母。进一步地,所述上衬套的内芯与所述下衬套的内芯共同限定出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避让孔,所述上衬套的外管与所述下衬套的外管共同限定出与所述第一避让孔正对的第二避让孔。进一步地,所述上衬套的外管以及所述下衬套的外管为塑料件,所述上衬套的内芯与所述下衬套的内芯上均设置有减重孔。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悬置件包括:连杆、副车架连接衬套,所述副车架连接衬套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衬套,所述连杆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衬套的第一容纳空间内。进一步地,所述上衬套和所述下衬套与所述连杆的所述至少部分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置件还包括:动力总成连接衬套,所述动力总成连接衬套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一端且适于与所述电动车辆的动力总成连接;所述副车架连接衬套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包括:副车架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悬置件,所述副车架上设置有悬置安装孔;所述副车架连接衬套与所述悬置安装孔配合。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件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件的拆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上衬套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上衬套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下衬套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的下衬套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件的副车架连接衬套与副车架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悬置件100,副车架200,连杆10,动力总成连接衬套20,副车架连接衬套30,上衬套31,下衬套32,第一容纳空间a,上容纳空间a1,下容纳空间a2,第二容纳空间b,第一避让孔c,第二避让孔d,减重孔e。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衬套。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衬套包括: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上衬套31与下衬套32可分离的相对贴合设置以形成衬套本体,衬套本体包括第一容纳空间a,第一容纳空间a自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的内部贴合处向外延伸并贯通衬套本体一侧的外侧壁。具体而言,上衬套31与下衬套32相对设置,且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分别压装到车辆的车身上,且与衬套连接的另一个部件伸入到第一容纳空间a,以实现需要通过衬套进行隔振、消能的部件在车身上的安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衬套,使衬套构造为分体式结构,且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分别压装到车身上,不仅衬套的结构更加简单、减振消扭效果更好;而且在车身上与衬套连接的部件与衬套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避免与车身上的其他部件干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衬套适用于车辆,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车辆。如图4-图9所示,上衬套31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下侧壁的上容纳空间a1,下衬套32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上侧壁的下容纳空间a2,上容纳空间a1与下容纳空间a2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a。其中,分别在上衬套31和下衬套32上开设上容纳空间a1和下容纳空间a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衬套(31);/n下衬套(32);/n所述上衬套(31)与所述下衬套(32)可分离地相对贴合设置以形成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包括第一容纳空间(a),所述第一容纳空间(a)自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的内部贴合处向外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套本体一侧的外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衬套(31);
下衬套(32);
所述上衬套(31)与所述下衬套(32)可分离地相对贴合设置以形成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包括第一容纳空间(a),所述第一容纳空间(a)自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的内部贴合处向外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套本体一侧的外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31)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下侧壁的上容纳空间(a1),所述下衬套(32)的贴合面自内部形成有向侧壁延伸并贯通上侧壁的下容纳空间(a2),所述上容纳空间(a1)与所述下容纳空间(a2)限定出所述第一容纳空间(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还包括第二容纳空间(b),所述第二容纳空间(b)沿所述衬套本体的轴向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套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均包括:外管、内芯和主簧,所述主簧设置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芯之间;
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贴合面处的内芯、主簧和外管共同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a),
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的内芯共同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a)贯穿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的内芯处,形成有第一避让孔(c);
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a)贯穿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的外管处,形成有第二避让孔(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的贴合面处的内芯侧壁均具有缺口,共同限定出第一避让孔(c);
所述上衬套(31)和所述下衬套(32)贴合面处的外管侧壁均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满李波张浩王松陈奇李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