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缓冲离合器及变速箱。该缓冲离合器包括:离合器轴及均套设于离合器轴上的缓冲活塞、主活塞、轮毂、齿轮总成及摩擦片组件,离合器轴、缓冲活塞和轮毂固定设置,在离合器轴内分别设置有互不连通的主油道和缓冲油道;缓冲油道内的缓冲压力油能够进入主活塞和缓冲活塞之间并能够推动主活塞的一侧,主油道内的主压力油能够推动主活塞的另一侧向靠近摩擦片组件的方向移动并与摩擦片组件相抵接,使齿轮总成通过摩擦片组件与轮毂选择性连接。该缓冲离合器的离合器油压平稳、快速推动主活塞,降低离合器结合时的冲击力,缓冲压力油提供的液压负载力使主活塞快速回位,离合器分离迅速、彻底。
A buffer clutch and gear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离合器及变速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缓冲离合器及变速箱。
技术介绍
目前,装载机变速箱大多数采用平面式离合器,少数采用阶梯式离合器。如图1所示,平面式离合器为采用平面式活塞和平面式油缸的离合器,平面式离合器包括离合器轴100、活塞101、隔离架102、密封环103、摩擦片104、弹簧105、离合器毂106、油腔107及齿轮总成108。平面式离合器结合时,压力油直接进入离合器油缸并直接作用在活塞101的整个工作面上,活塞101受力迅速增加并克服弹簧105的回位弹簧力并压紧摩擦片104,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换挡舒适性差,影响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阶梯式离合器为采用阶梯式活塞和阶梯式油缸的离合器,阶梯式离合器包括离合器轴200、活塞201、内密封环202、外密封环203、隔离架204、缓冲节流孔205、摩擦片206、弹簧207、离合器毂208、齿轮总成209、外油腔210及内油腔211,阶梯式离合器结合时,压力油依次进入活塞201和油缸之间的内油腔211和外油腔210,在内油腔211和外油腔210之间设有缓冲节流孔205,通过延长充油升压时间降低离合器结合时的冲击力。实际应用效果不好,表现为缓冲节流孔205过小,充油时间长产生等档问题,如果缓冲节流孔205过大,充油时间短导致换挡冲击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离合器及变速箱,使离合器平稳结合,降低换挡冲击,且分离快速,避免挡位切换时回油慢导致的挡位干涉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缓冲离合器,包括:离合器轴及均套设于所述离合器轴上的缓冲活塞、主活塞、轮毂、齿轮总成及摩擦片组件,所述离合器轴分别与所述缓冲活塞和轮毂固定设置,所述齿轮总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器轴转动,在所述离合器轴内分别设置有互不连通的主油道和缓冲油道;所述缓冲油道内的缓冲压力油能够进入所述主活塞和所述缓冲活塞之间并能够推动所述主活塞的一侧,所述主油道内的主压力油能够推动所述主活塞的另一侧向靠近所述摩擦片组件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摩擦片组件相抵接,使所述齿轮总成通过所述摩擦片组件与所述轮毂选择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活塞和所述主活塞之间密封滑动配合,形成缓冲油腔,所述缓冲油腔连通于所述缓冲油道。作为优选,在所述主活塞上开设有缓冲油孔,所述缓冲油孔分别连通于所述缓冲油道和所述缓冲油腔。作为优选,还包括隔离架,所述隔离架套设于所述离合器轴上,所述主活塞和所述隔离架之间密封滑动配合,形成主油腔,所述主油腔连通于所述主油道。作为优选,所述主活塞包括:主基体,其套设于所述离合器轴上;主密封层,其设置于所述主基体靠近所述隔离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离合器轴和所述隔离架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活塞包括:缓冲基体,其套设于所述离合器轴上;缓冲密封层,其设置于所述缓冲基体的外侧并抵接于所述主活塞。作为优选,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离合器轴上,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缓冲活塞和所述主活塞之间并能够分别与其相抵接。作为优选,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主动摩擦片,其套设于所述轮毂上并位于所述轮毂和所述齿轮总成之间,所述主动摩擦片能够抵接于所述主活塞;从动摩擦片,其与所述主动摩擦片正对设置并连接于所述齿轮总成,所述从动摩擦片能够选择性抵接于所述主动摩擦片。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挡圈,所述轮毂通过所述第一挡圈安装于所述离合器轴上。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上述的缓冲离合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缓冲离合器,在进行结合时,从主油道流出的主压力油推动主活塞向靠近摩擦片组件的方向移动并与其相抵接,同时,从缓冲油道流出的缓冲压力油进入主活塞和缓冲活塞之间并对主活塞出现液压负载力,使主压力油克服液压负载力并推动主活塞压紧摩擦片组件,传动动力通过离合器轴、轮毂、摩擦片组件及齿轮总成进行传递,最后由齿轮总成输出。在进行分离时,切断主油道流向主活塞的主压力油,在缓冲压力油对主活塞产生的液压负载压力的作用下,主活塞迅速回位,主活塞脱离摩擦片组件,使得齿轮总成通过摩擦片组件与轮毂相分离,切断动力传递,实现离合器快速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缓冲压力油引入主活塞与缓冲活塞之间,对主活塞产生液压负载力,离合器结合时,主压力油对主活塞施加的推力需克服液压负载力,离合器油压平稳、快速推动主活塞,降低离合器结合时的冲击力,提高传递动力的平稳性,避免传动系统各元件受到大的冲击载荷及等档问题;离合器分离时,缓冲压力油提供的液压负载力使主活塞快速回位,离合器分离迅速、彻底,避免挡位干涉,且缓冲压力油产生的液压负载力能保证主活塞及时回位,避免离合器长时间滑磨导致高温、摩擦片烧结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上述缓冲离合器,换挡平稳和快速,换挡舒适性好,保证传动系统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平面式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阶梯式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缓冲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缓冲离合器中主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缓冲离合器中缓冲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离合器轴;101、活塞;102、隔离架;103、密封环;104、摩擦片;105、弹簧;106、离合器毂;107、油腔;108、齿轮总成;200、离合器轴;201、活塞;202、内密封环;203、外密封环;204、隔离架;205、缓冲节流孔;206、摩擦片;207、弹簧;208、离合器毂;209、齿轮总成;210、外油腔;211、内油腔;1、离合器轴;2、缓冲活塞;3、主活塞;4、轮毂;5、齿轮总成;6、摩擦片组件;7、缓冲油腔;8、隔离架;9、主油腔;10、复位件;11、主油道;12、缓冲油道;13、第一挡圈;14、第二挡圈;15、第一轴承;16、第二轴承;17、第三挡圈;21、缓冲基体;22、缓冲密封层;211、第一缓冲部;212、第二缓冲部;213、第三缓冲部;214、第四缓冲部;31、主基体;32、主密封层;311、第一主连接部;312、第二主连接部;313、第三主连接部;314、第四主连接部;315、滑动部;316、抵接部;3151、缓冲油孔;61、主动摩擦片;62、从动摩擦片;63、挡板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轴(1)及均套设于所述离合器轴(1)上的缓冲活塞(2)、主活塞(3)、轮毂(4)、齿轮总成(5)及摩擦片组件(6),所述离合器轴(1)分别与所述缓冲活塞(2)和所述轮毂(4)固定设置,所述齿轮总成(5)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器轴(1)转动,在所述离合器轴(1)内分别设置有互不连通的主油道(11)和缓冲油道(12);/n所述缓冲油道(12)内的缓冲压力油能够进入所述主活塞(3)和所述缓冲活塞(2)之间并能够推动所述主活塞(3)的一侧,所述主油道(11)内的主压力油能够推动所述主活塞(3)的另一侧向靠近所述摩擦片组件(6)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摩擦片组件(6)相抵接,使所述齿轮总成(5)通过所述摩擦片组件(6)与所述轮毂(4)选择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器轴(1)及均套设于所述离合器轴(1)上的缓冲活塞(2)、主活塞(3)、轮毂(4)、齿轮总成(5)及摩擦片组件(6),所述离合器轴(1)分别与所述缓冲活塞(2)和所述轮毂(4)固定设置,所述齿轮总成(5)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器轴(1)转动,在所述离合器轴(1)内分别设置有互不连通的主油道(11)和缓冲油道(12);
所述缓冲油道(12)内的缓冲压力油能够进入所述主活塞(3)和所述缓冲活塞(2)之间并能够推动所述主活塞(3)的一侧,所述主油道(11)内的主压力油能够推动所述主活塞(3)的另一侧向靠近所述摩擦片组件(6)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摩擦片组件(6)相抵接,使所述齿轮总成(5)通过所述摩擦片组件(6)与所述轮毂(4)选择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活塞(2)和所述主活塞(3)之间密封滑动配合,形成缓冲油腔(7),所述缓冲油腔(7)连通于所述缓冲油道(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活塞(3)上开设有缓冲油孔(3151),所述缓冲油孔(3151)分别连通于所述缓冲油道(12)和所述缓冲油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架(8),所述隔离架(8)套设于所述离合器轴(1)上,所述主活塞(3)和所述隔离架(8)之间密封滑动配合,形成主油腔(9),所述主油腔(9)连通于所述主油道(11)。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庆,迟峰,卞维展,崔纪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