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36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槛梁组件,包括:侧围外板、侧围门槛梁、前地板门槛梁、门槛下纵梁外板和门槛下纵梁内板。侧围外板与侧围门槛梁固定以在侧围外板与侧围门槛梁之间限定出第一缓冲腔;前地板门槛梁与侧围门槛梁固定以在前地板门槛梁与侧围门槛梁之间限定出第二缓冲腔,第二缓冲腔设置在第一缓冲腔的内侧;门槛下纵梁外板与门槛下纵梁内板固定以在门槛下纵梁外板与门槛下纵梁内板之间限定出第三缓冲腔,第三缓冲腔设置在第一缓冲腔的内侧且位于第二缓冲腔的后侧。该门槛梁组件通过设置多级吸能结构,可有效增加整个门槛梁的吸能量,进而提升了车辆的碰撞安全性,以保证乘客的乘坐安全。

Sill 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槛梁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槛梁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车身门槛梁结构一般为侧围门槛与地板门槛之间形成门槛空腔结构,无其他结构,因此为单空腔结构较简单,吸能效果较差,影响整车安全性、可靠性,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门槛梁组件,该门槛梁组件的吸能效果更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门槛梁组件,包括:侧围外板和侧围门槛梁,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侧围门槛梁固定以在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侧围门槛梁之间限定出第一缓冲腔;前地板门槛梁,所述前地板门槛梁与所述侧围门槛梁固定以在所述前地板门槛梁与所述侧围门槛梁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二缓冲腔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内侧;门槛下纵梁外板和门槛下纵梁内板,所述门槛下纵梁外板与所述门槛下纵梁内板固定以在所述门槛下纵梁外板与所述门槛下纵梁内板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三缓冲腔,所述第三缓冲腔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后侧。进一步,所述第三缓冲腔与所述第一缓冲腔和所述第二缓冲腔柔性连接。进一步,所述门槛下纵梁外板与所述侧围门槛梁和所述前地板门槛梁之间设置有柔性悬置。进一步,所述第一缓冲腔内设置有侧围内板加强板。进一步,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包括:“U”形的第一子加强板和“U”形的第二子加强板,所述第一子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子加强板沿所述第一缓冲腔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子加强板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子加强板的开口均朝向所述侧围门槛梁。进一步,所述第一子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二子加强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子加强板的两侧壁的自由端分别向上、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与所述侧围门槛梁固定,所述第二子加强板的两侧壁的自由端分别向上、向下延伸形成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向延伸且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侧围门槛梁固定,所述第四固定板夹设固定在所述侧围外板的下端与所述侧围门槛梁的下端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子加强板的底壁与所述侧围外板之间具有第一缓冲间隙,所述第二子加强板的底壁与所述侧围外板之间具有第二缓冲间隙。进一步,所述第三缓冲腔内设置有“U”形的门槛下纵梁加强板,所述门槛下纵梁加强板的开口朝向所述门槛下纵梁内板。进一步,所述门槛下纵梁加强板的两侧壁的自由端分别向上、向下延伸形成第五固定板和第六固定板,所述第五固定板和所述第六固定板均与所述门槛下纵梁内板固定,所述门槛下纵梁加强板的底壁与所述门槛下纵梁外板固定。进一步,所述前地板门槛梁为“U”形结构,所述前地板门槛梁的开口朝向所述侧围门槛梁,所述前地板门槛梁的两侧壁的自由端分别向上、向下延伸形成第七固定板和第八固定板,所述第七固定板和所述第八固定板均与所述侧围门槛梁的内侧壁固定,所述前地板门槛梁的底壁与所述前地板面板连接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门槛梁组件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门槛梁组件,该门槛梁组件通过设置多级吸能结构,可有效增加整个门槛梁的吸能量,进而提升了车辆的碰撞安全性,以保证乘客的乘坐安全。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门槛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门槛梁组件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门槛梁组件,1-侧围外板,2-侧围门槛梁,3-第一缓冲腔,4-前地板门槛梁,5-第二缓冲腔,6-门槛下纵梁外板,7-门槛下纵梁内板,8-第三缓冲腔,9-侧围内板加强板,91-第一子加强板,92-第二子加强板,911-第一固定板,912-第二固定板,921-第三固定板,922-第四固定板,93-第一缓冲间隙,94-第二缓冲间隙,10-门槛下纵梁加强板,101-第五固定板,102-第六固定板,41-第七固定板,42-第八固定板,11-前地板面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门槛梁组件10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门槛梁组件100可以包括:侧围外板1、侧围门槛梁2、前地板门槛梁4、门槛下纵梁外板6和门槛下纵梁内板7。如图1和图2所示,侧围外板1与侧围门槛梁2固定以在侧围外板1与侧围门槛梁2之间限定出第一缓冲腔3。具体地,侧围门槛梁2设置在侧围外板1的外侧,侧围外板1与侧围门槛梁2焊接固定形成第一缓冲腔3,第一缓冲腔3可在车辆发生侧碰时起到第一级缓冲吸能作用,以吸收侧碰所产生的大部分能量。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前地板门槛梁4与侧围门槛梁2固定以在前地板门槛梁4与侧围门槛梁2之间限定出第二缓冲腔5,第二缓冲腔5设置在第一缓冲腔3的内侧。具体地,前地板门槛梁4设置在侧围门槛梁2的内侧,前地板门槛梁4与侧围门槛梁2焊接固定形成第二缓冲腔5,由于第二缓冲腔5设置在第一缓冲腔3的内侧,因此第二缓冲腔5可在车辆发生侧碰时,第一缓冲腔3缓冲吸能发生溃缩后进行第二级吸能。参照图1和图2,门槛下纵梁外板6与门槛下纵梁内板7固定以在门槛下纵梁外板6与门槛下纵梁内板7之间限定出第三缓冲腔8。具体地,门槛下纵梁外板6设置在门槛下纵梁内板7的外侧,门槛下纵梁外板6与门槛下纵梁内板7焊接固定形成第三缓冲腔8,由于第三缓冲腔8设置在第一缓冲腔3的内侧且位于第二缓冲腔5的后侧且不与第一缓冲腔3和第二缓冲腔5直接连接,因此,第三缓冲腔8可在车辆发生侧碰时,第一缓冲腔3和第二缓冲腔5依次缓冲吸能发生溃缩后进行第三级吸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缓冲腔3、第二缓冲腔5和第三缓冲腔8三个吸能缓冲结构,并使三个缓冲腔沿门槛梁内外分布以形成三级吸能结构,可有效增加门槛梁的吸能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门槛梁组件100,该门槛梁组件100通过设置多级吸能结构,可有效增加整个门槛梁的吸能量,进而提升了车辆的碰撞安全性,以保证乘客的乘坐安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三缓冲腔8与第一缓冲腔3和第二缓冲腔5柔性连接。将三个缓冲腔进行柔性连接能够有效提升成员生存空间,且能大幅度提升车辆正碰、偏置碰传力效果和白车身整体模态、扭转刚度,消除车身钣金受力存在的失效风险,进而有效保护驾驶员及乘客,提升整车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耐久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门槛下纵梁外板6与侧围门槛梁2和前地板门槛梁4之间设置有柔性悬置。具体地,柔性悬置为多个,多个柔性悬置连接在门槛下纵梁外板6与侧围门槛梁2和前地板门槛梁4之间以实现第三缓冲腔8与第一缓冲腔3和第二缓冲腔5的柔性连接。并且柔性悬置相较其他柔性连接件更便于布置,且造价更低,质量更小,有利于整车造价的降低及实现整车轻量化的目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缓冲腔3内设置有侧围内板加强板9。具体地,侧围内板加强板9将第一缓冲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槛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侧围外板(1)和侧围门槛梁(2),所述侧围外板(1)与所述侧围门槛梁(2)固定以在所述侧围外板(1)与所述侧围门槛梁(2)之间限定出第一缓冲腔(3);/n前地板门槛梁(4),所述前地板门槛梁(4)与所述侧围门槛梁(2)固定以在所述前地板门槛梁(4)与所述侧围门槛梁(2)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缓冲腔(5),所述第二缓冲腔(5)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腔(3)的内侧;/n门槛下纵梁外板(6)和门槛下纵梁内板(7),所述门槛下纵梁外板(6)与所述门槛下纵梁内板(7)固定以在所述门槛下纵梁外板(6)与所述门槛下纵梁内板(7)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三缓冲腔(8),所述第三缓冲腔(8)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腔(3)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缓冲腔(5)的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槛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围外板(1)和侧围门槛梁(2),所述侧围外板(1)与所述侧围门槛梁(2)固定以在所述侧围外板(1)与所述侧围门槛梁(2)之间限定出第一缓冲腔(3);
前地板门槛梁(4),所述前地板门槛梁(4)与所述侧围门槛梁(2)固定以在所述前地板门槛梁(4)与所述侧围门槛梁(2)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缓冲腔(5),所述第二缓冲腔(5)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腔(3)的内侧;
门槛下纵梁外板(6)和门槛下纵梁内板(7),所述门槛下纵梁外板(6)与所述门槛下纵梁内板(7)固定以在所述门槛下纵梁外板(6)与所述门槛下纵梁内板(7)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三缓冲腔(8),所述第三缓冲腔(8)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腔(3)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缓冲腔(5)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腔(8)与所述第一缓冲腔(3)和所述第二缓冲腔(5)柔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下纵梁外板(6)与所述侧围门槛梁(2)和所述前地板门槛梁(4)之间设置有柔性悬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腔(3)内设置有侧围内板加强板(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槛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内板加强板(9)包括:“U”形的第一子加强板(91)和“U”形的第二子加强板(92),所述第一子加强板(91)与所述第二子加强板(92)沿所述第一缓冲腔(3)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子加强板(91)的开口和所述第二子加强板(92)的开口均朝向所述侧围门槛梁(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槛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加强板(91)位于所述第二子加强板(92)的上方,所述第一子加强板(91)的两侧壁的自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明樊汝湖季丽卜彬彬武领征牛小磊张晓东范涛涛王振宁侯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