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涡轮、车载吸尘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58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涡轮、车载吸尘器及车辆,驱动涡轮用于转动连接在吸尘器壳内,吸尘器壳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车辆风道连通以引入气流,第二腔室环绕于第一腔室的外围,且第二腔室设有吸尘口;驱动涡轮包括内轮组和外轮组,内轮组位于第一腔室内,外轮组与内轮组连接,且外轮组位于第二腔室内;其中,内轮组在第一腔室的气流吹动下旋转,外轮组随内轮组旋转以使吸尘口产生负压。本技术提供的驱动涡轮,能够规避车辆取电口的位置对车载吸尘器的使用限制,而且还能够节省动力空间,从而减小车载吸尘器的体积,方便利用车内有限的空间进行安装布局,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具体涉及一种驱动涡轮、车载吸尘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车辆都不具备车内除尘功能,当需要对车内进行除尘打扫时,都需要采用车载吸尘器进行操作,而车载吸尘器作为电器设备需要连接车辆的取电口进行取电。一些车型上的取电口设置在后备箱,因此在驾驶室内使用车载吸尘器就会受到取电距离的限制,十分不便;另外,常规的车载吸尘器都需要配置动力电机带动涡轮旋转产生吸力,从而导致车载吸尘器的体积较大,难以满足在车内有限空间内进行集成安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涡轮,旨在消除车辆取电口的位置对于车载吸尘器的使用限制,降低车载吸尘器的安装占用空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涡轮,用于转动连接在吸尘器壳内,吸尘器壳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车辆风道连通以引入气流,第二腔室环绕于第一腔室的外围,且第二腔室设有吸尘口;驱动涡轮包括内轮组和外轮组,内轮组位于第一腔室内,外轮组与内轮组连接,且外轮组位于第二腔室内;其中,内轮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驱动涡轮,其特征在于,用于转动连接在吸尘器壳(10)内,所述吸尘器壳(10)内设有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所述第一腔室(101)与车辆风道连通以引入气流,所述第二腔室(102)环绕于所述第一腔室(101)的外围,且所述第二腔室(102)设有吸尘口(1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涡轮还包括结合环(40),所述内轮组(20)和所述外轮组(30)通过所述结合环(40)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腔室(101)和所述第二腔室(102)通过环形缝(104)连通;其中,所述结合环(40)穿过所述环形缝(104)。

<p>3.如权利要求2...

【技术特征摘要】

1.驱动涡轮,其特征在于,用于转动连接在吸尘器壳(10)内,所述吸尘器壳(10)内设有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所述第一腔室(101)与车辆风道连通以引入气流,所述第二腔室(102)环绕于所述第一腔室(101)的外围,且所述第二腔室(102)设有吸尘口(1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涡轮还包括结合环(40),所述内轮组(20)和所述外轮组(30)通过所述结合环(40)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腔室(101)和所述第二腔室(102)通过环形缝(104)连通;其中,所述结合环(40)穿过所述环形缝(1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组(20)包括多个第一叶片(200),各个所述第一叶片(200)均与所述结合环(40)的内环面固定连接,且各个所述第一叶片(200)沿所述结合环(40)的环向间隔分布;所述外轮组(30)包括多个第二叶片(300),各个所述第二叶片(300)均与所述结合环(40)的外环面固定连接,且各个所述第二叶片(300)沿所述结合环(40)的环向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建刘晓倩周叶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