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的、低成本的伊鲁替尼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30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的、低成本的伊鲁替尼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合成技术领域。包括:1)原料与DIAD、三苯基膦进行Mitsunobu反应,获得中间体;2)反应液脱Boc保护基,提取未反应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进行投料套用;3)步骤2)提取原料后的水相中加入二氯甲烷,再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直接加入三乙胺和丙烯酰氯进行酰化反应;4)洗涤、除杂、蒸除溶剂得伊鲁替尼。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原料残留量大、三苯基氧磷使用过量、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种综合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连续的伊鲁替尼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

A continuous and low-cost preparation method of irutini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的、低成本的伊鲁替尼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伊鲁替尼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合成

技术介绍
伊鲁替尼(Ibrutinib),又名依鲁替尼化学名称(R)-1-(3-(4-aMino-3-(4-phenoxyphenyl)-1H-pyrazolo[3,4-d]pyriMidin-1-yl)piperidin-1-yl)prop-2-en-1-one,CAS号:936563-96-1,分子量440.5,属于小分子靶向药物。由美国Pharmacyclics公司和强生公司联合开发,是一种口服的名为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的首创新药,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等疾病,并于2013年11月13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该药物由于对多种疾病独特而显著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在国际上销量增长迅速,需求量日益增多。其结构式为:Ⅰ对于该药物的合成,国内外已有相关报道,目前主要采用的路线是以中间体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化合物Ⅱ)为原料和(R,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化合物Ⅴ)进行Mitsunobu反应后,再经脱保护、酰化制得伊鲁替尼。如US200680056438.5所述,路线如下:该路线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高,副反应少等优点,但该路线在Mitsunobu反应时为保证反应效果,加入的DIAD和三苯基膦聚合物比例大,三苯基膦聚合物昂贵,使得制造成本高,且该路线在酰化反应后,采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来进行纯化,耗时费力,生产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CN106146512A用三苯基膦代替了三苯基膦聚合物,酰化过程采用丙烯酸酐与化合物Ⅶ缩合,经过重结晶获得伊鲁替尼。该路线采用了易得的三苯基膦,且不经柱层析,一定程度简化的工艺;但DIAD和三苯基膦的投料摩尔比都是化合物Ⅱ的3倍量,仍造成母液处理困难,产品夹带杂质多,终产品仍需进行多次重结晶才能保证质量,步骤繁琐。CN106008525A采用了1.5~4倍的摩尔量的DIAD和三苯基膦进行反应,通过和丙烯酸脂在催化剂和活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获得伊鲁替尼。但该路线的同样存在DIAD和三苯基膦用量偏大的问题,同时最终产物依鲁替尼的杂质也较多。CN106083860A提供了一种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DIAD:三苯基膦=1:1:1:1的投料方式,反应得到的伊鲁替尼中间体式Ⅶ采用甲醇乙酸乙酯混合溶剂重结晶获得高纯度的精品。虽然该法DIAD和三苯基膦投料用量少,但原料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残留量大,后处理没有有效的去除方法,只能通过重结晶来提高纯度,操作繁琐;由此也造成产品收率低,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从以上专利方法可知,在该合成路线Mitsunobu反应中,DIAD和TPP的用量少时,反应体系会残留大量未反应的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形成原料浪费且目前缺少较好的去除手段,只能采用重结晶的方式纯化;DIAD和TPP投料的用量多时,反应完成会生成大量的三苯基氧磷等三废,既造成了生成成本的急剧增加,也使后处理难度增加,也需要结晶中间体式Ⅶ来精制,工序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原料残留量大、三苯基氧磷使用过量、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种综合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连续的伊鲁替尼的制备方法,所得伊鲁替尼HPLC纯度≥99﹪,适合工业化生产。连续的、低成本的伊鲁替尼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与(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DIAD、三苯基膦在溶剂二氯甲烷中进行Mitsunobu反应,获得中间体式Ⅵ(R)-3-[4-氨基-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与(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DIAD、三苯基膦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0.7-1.5:0.7-1.5;2)反应液直接通入氯化氢气体脱Boc保护基至反应液由澄清变混浊,加入氯化钠水溶液萃取,萃取后的有机相再加入浓盐酸提取未反应的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浓盐酸用量(体积)应大于有机相体积的一半,合并水相;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再用乙酸乙酯提取水相中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蒸除有机相溶剂后,加入重结晶溶剂进行精制,分离干燥,所得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进行投料套用;3)步骤2)提取原料后的水相中加入二氯甲烷,再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直接加入三乙胺和丙烯酰氯进行酰化反应;4)反应完成后的料液依次用柠檬酸水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之后加入硅胶和活性炭搅拌除杂,过滤后蒸除溶剂,得HPLC纯度≥99﹪的伊鲁替尼。优选的步骤1)中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与(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DIAD、三苯基膦的投料摩尔比为1:1.3:1.3:1.3。步骤2)中,水相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1.8-3.5;提取后的原料的重结晶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或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步骤2)中水相调节pH为2.8;重结晶溶剂为甲醇和水的混合物,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2:3。步骤3)中调节pH至10-11;优选为pH=11。步骤4)中,反应液加入硅胶和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1,质量各为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投料质量的5﹪-10﹪。通过实验发现了脱Boc后的反应料液通过不同pH条件下、用不同溶剂洗涤萃取的方法能够实现杂质、主原料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和中间体的良好分离,回收后的主原料可直接套用,所得中间体不经结晶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并且反应杂质少,不需要用柱层析的方法进行纯化,仅用少量硅胶和活性炭搅拌除杂,就可以较高的综合收率获得较高质量的伊鲁替尼。本专利技术利用乙酸乙酯对主原料和中间产物的溶解度差异来实现不同物料的分离,分离效果好。步骤2)反应液直接通入氯化氢气体脱Boc保护基:体系内滴加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氯化氢气体相比,氯化氢气体可以使反应更彻底,而如果要达到相同的反应效果,则需要更多量的浓盐酸。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①通过精准控制pH值且用乙酸乙酯洗涤达到完美分离主原料和伊鲁替尼中间体的效果;②本专利技术采用连续法工艺,无需结晶和重结晶,既工艺简单,亦能保证产品纯度;③本专利技术采用极低的物料配比,减少辅料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的、低成本的伊鲁替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与(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DIAD、三苯基膦在溶剂二氯甲烷中进行Mitsunobu反应,获得中间体式Ⅵ(R)-3-[4-氨基-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n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与(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DIAD、三苯基膦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0.7-1.5:0.7-1.5;/n2)反应液直接通入氯化氢气体脱Boc保护基至反应液由澄清变混浊,加入氯化钠水溶液萃取,萃取后的有机相再加入浓盐酸提取未反应的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合并水相;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再用乙酸乙酯提取水相中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蒸除有机相溶剂后,加入重结晶溶剂进行精制,分离干燥,所得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进行投料套用;/n3)步骤2)提取原料后的水相中加入二氯甲烷,再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直接加入三乙胺和丙烯酰氯进行酰化反应;/n4)反应完成后的料液依次用柠檬酸水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之后加入硅胶和活性炭搅拌除杂,过滤后蒸除溶剂,得HPLC纯度≥99﹪的伊鲁替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的、低成本的伊鲁替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与(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DIAD、三苯基膦在溶剂二氯甲烷中进行Mitsunobu反应,获得中间体式Ⅵ(R)-3-[4-氨基-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
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与(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DIAD、三苯基膦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0.7-1.5:0.7-1.5;
2)反应液直接通入氯化氢气体脱Boc保护基至反应液由澄清变混浊,加入氯化钠水溶液萃取,萃取后的有机相再加入浓盐酸提取未反应的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合并水相;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再用乙酸乙酯提取水相中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蒸除有机相溶剂后,加入重结晶溶剂进行精制,分离干燥,所得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3,4-d]嘧啶-4-胺进行投料套用;
3)步骤2)提取原料后的水相中加入二氯甲烷,再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分出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直接加入三乙胺和丙烯酰氯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强郑祥樟刘新元刘东娜梁丙辰王宇栋刘艳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合佳医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