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系统的风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61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风门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旋钮、控制盒和拉丝(9),还包括由拉丝(9)驱动的传动机构和导向装置,板状的风门(4)与导向装置为滑动配合,所述的传动机构驱动风门(4)沿导向装置限定的方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旋转式风门改变为滑动式风门,从而将转动式风门启闭时需要克服风流推力的问题转变为滑动式风门启闭时所克服的摩擦力,由此采用滑动式风门后旋钮的扭矩会显著减小,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旋钮的操作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风 门控制装置。技术背景目前,较低配置的汽车空调控制盒对HVAC(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总成上的风门驱动方式以拉丝驱动较为常见,其成本也较低。所谓拉 丝驱动是指空调控制盒上的旋钮与控制盒背面的齿轮机构钢性同轴连 接,用于驱动HVAC风门的硬拉丝一端连接到控制盒齿轮机构上, 一端 连接到风门或者风门拨盘机构上,当转动旋钮时,控制盒上的齿轮机 构带动拉丝运动,拉丝带动风门旋转,从而达到调节风门角度的目的。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是旋转式风门,由于风向始终是从出风口内 侧向指向出风口外侧,就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当空调运行而风门 处于关闭状态时,就需要在空调鼓风机工作的情况下打开风门,风门 需绕着转动轴向出风口内侧旋转,在此转动过程中风门必须克服风流 产生的推力才能打开出风口,而这个推力就会通过风门操纵机构传递 给拉丝,通过拉丝再传递给旋钮,最终导致旋钮转动时扭矩增大,使 操作者产生不舒适及不便操纵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风门控制装置,以达到 降低开启风门的阻力,提高操作舒适性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空调系 统的风门控制装置,包括旋钮、控制盒和拉丝,本装置还包括由拉丝 驱动的传动机构和导向装置,板状的风门与导向装置为滑动配合,所 述的传动机构驱动风门沿导向装置限定的方向运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专利技术将旋转式风门改变为滑动式风门,从而将转动式风门启闭时需要克服风流推力的问题转变为滑动式 风门启闭时所克服的摩擦力,而在同等条件下,滑动式风门的驱动力 远小于旋转式风门的驱动力,由此采用滑动式风门后旋钮的扭矩会显 著减小,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旋钮的操作感。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拉丝拨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风门控制装置,包括旋钮、控 制盒和拉丝9,本装置还包括由拉丝9驱动的传动机构和导向装置,板 状的风门4与导向装置为滑动配合,所述的传动机构驱动风门4沿导 向装置限定的方向运动。本专利技术由操纵者转动旋钮,由旋钮带动控制盒,再由控制盒驱动 拉丝9,继而拉丝9通过传动机构使风门4沿导向装置限定的方向滑动, 从而实现了改变风门4的旋转运动为滑动运动,减小了风门4的驱动 力,由此大幅度改善了旋钮的操作感。所述的传动机构和导向装置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可以采用齿轮 及螺旋传动,配合以导轨实现;也可以采用齿轮及曲柄摇杆机构,配 合以导槽实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传动机构为拨盘齿轮机构,拉丝9 的一端固定在拨盘齿轮8的拨盘中心,拉丝9自拨盘中心向外旋绕并 套设在拨盘齿轮8外侧的凹槽上,拉丝9穿过拉丝护套10与另一端的 控制盒相连接,拉丝9驱动拨盘齿轮8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拨盘齿轮8驱动风门4沿导向装置限定的方向运动,如图l、 2所示。齿轮传动工作可靠且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拉丝9驱动拨盘 齿轮机构,适合在车体较为狭窄的空间中布置,也便于传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两根平行排列的导轨l,风门4与导轨1为滑动配合,拨盘齿轮8与风门4为滚动配合,如图l所示。拨盘齿轮机构与风门4为滚动配合,其不但可以是拨盘齿轮机构与风门4直接为滚动配合,也可以是拨盘齿轮机构通过齿轮与风门4实现间接滚动配合,通过这种滚动配合将拨盘齿轮机构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风门4的滑动运动,当然拨盘齿轮机构也可以通过曲柄摇杆机构 将旋转运动转变为滑动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拨盘齿轮8设置在导 轨1限定的运动轨迹的外侧,风门4靠近拨盘齿轮8的一侧伸出在导 轨1的外侧,此外侧区域的板面上设置有与导轨1限定方向相同的间 隔分布的齿槽,拨盘齿轮8与齿槽配合使风门4沿导轨1限定的方向 运动。由于风门4靠近拨盘齿轮8的一侧伸出在导轨1的外侧,且伸出 的一侧的背风面上设有齿槽,故拨盘齿轮8可以直接与风门4实现齿 轮齿条配合,即拨盘齿轮8可以直接驱动风门4沿导轨1进行滑动, 这种设置方式成本小且部件少,便于实现。将拨盘齿轮8设置在导轨1限定的运动轨迹的外侧,则当风门4 开启后,气流可以无障碍的通过出风口,从而降低了系统能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拨盘齿轮8设 置在导轨1限定的运动轨迹的外侧,拨盘齿轮8与其旁侧的链接齿轮7 啮合,链接齿轮7套设在转动轴5上,转动轴5上沿轴长间隔设置有 两个驱动齿轮6,驱动齿轮6分别与限位在导轨1上的齿条3为滚动配 合,齿条3与导轨1为滑动配合,风门4固定设置在齿条3之间,如 图1所示。上述方式通过拨盘齿轮8驱动链接齿轮7,再由链接齿轮7带动与 其同轴设置的两个驱动齿轮6,齿轮6与限位在导轨1上的齿条3构成 齿轮齿条配合,进而由齿条3带动风门4实现出风口的启闭,同时风 门4的滑动行程就是齿条3的长度,而齿条3便是风门4的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所述的导轨1呈弧线状布置,风门4为与导轨1的外形相吻合的弧面板。将导轨1及风门4设置为弯弧状,可以减少本 专利技术在纵向上的布置,縮小本专利技术占据的空间,从而便于本专利技术设置 在狭窄的车体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风门4的板面与气流的方向相垂 直并呈水平状设置。由于风门4与导轨1之间为滑动配合,因此当风门4沿导轨1限 定的方向运动时,旋钮需要克服产生的滑动摩擦力,由摩擦力公式可 得,f (摩擦力)=n (压力)Xy (摩擦系数),当摩擦系数一定,摩 擦力的大小取决于风门4对导轨1的压力。因此若在设计空调系统的 导风腔时,让风自下而上的吹出风口,并使风门4的板面与气流的方 向相垂直且呈水平状布置,则气流施加在风门4上的推力就会与风门4 的自身重力完全或部分抵消掉,由此将使摩擦力显著减小,从而将极 大地改善旋钮的操纵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拉丝9为由多股小直径钢制拉丝 构成的多绞拉丝。现有的手动拉丝9大部分为单根拉丝,线径约为lmm,拉丝9材质 为钢。根据力学知识可知拉丝9的弹性强度随拉丝直径的增大而增 加。若拉丝9弯曲度较大(设仍在弹性比例极限内),因护套10是固 定不动的,则由于拉丝9本身的应力将使拉丝9与护套10间产生较大 压力,导致拉丝9与护套10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增大。若拉丝9采用多股小直径拉丝,根据胡克定律o二Ee (o—拉丝 应力;E—拉丝弹性模量,对于同一种材料,E为常量;e—拉丝应变 量,即是受力体上任一点位移量)可知,直径不同的拉丝9弯曲相同 角度时,直径越小的拉丝9应变量e就越小,参照胡克定律可知对应 的应力o就越小,拉丝9与拉丝护套10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小。根据弹性力学可知,若用多股小直径的拉丝代替同等截面积的单根拉丝,那 么即使拉丝的弯曲角度较大,也不会与拉丝护套10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经过试验样件验证,多股绞拉丝能够明显减小拉丝9与拉丝护套10之间的摩擦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小直径钢制拉丝的直径为0. 8丝。0.8丝的拉丝9易于取材,便于大规模应用。所述的拉丝9为长度相等的两根,其一端固定在拨盘齿轮8的拨 盘中心,另一端连接固定至控制盒处。使用两根等长的拉丝9,便于安装定位且易于装配。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多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风门控制装置,包括旋钮、控制盒和拉丝(9),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由拉丝(9)驱动的传动机构和导向装置,板状的风门(4)与导向装置为滑动配合,所述的传动机构驱动风门(4)沿导向装置限定的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良军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