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74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封装结构,包括基板、发光芯片、透光胶和反光胶;所述发光芯片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透光胶包裹所述发光芯片,所述反光胶固定于所述透光胶上,所述反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分离相对,所述反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相对的表面为曲面;所述反光胶将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基板,所述基板将所述反光胶反射的光线反射射出;所以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将会扩大照射范围,即应用此LED封装结构后,通过少量的LED也能满足光学距离的需求,也避免出现LED数量过多而散热困难的问题。

LED packa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LED的
,特别涉及一种LED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背光应用MiniLED,由于终端超薄的要求,同时结合成本及控制难度,要求芯片能在较宽LED芯片排列间距的情况下实现较小的混光距离,进而降低整机的厚度,因此如何实现芯片的出光调控,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的一致性是其重点。但是MiniLED产品采用的LED颗数非常多,以5.5吋FHD荧幕为例,使用的LED数量高达2000~10000颗不等,LED颗数少时会需要较长的光学距离,使得整机的厚度增加,LED颗数多时虽然可以缩短背光所需的光学距离且均匀性较佳,却会衍生出散热问题并使得成本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封装结构,以解决现有LED无法兼顾光学距离和散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封装结构,包括基板、发光芯片、透光胶和反光胶;所述发光芯片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透光胶包裹所述发光芯片,所述反光胶固定于所述透光胶上,所述反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分离相对,所述反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相对的表面为曲面;所述反光胶将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基板,所述基板将所述反光胶反射的光线反射射出。其中,所述反光胶往所述发光芯片凸起形成所述曲面。其中,所述曲面为球形面。其中,所述发光芯片完全置于所述反光胶的遮盖范围内。其中,所述透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相对的部位设有凹孔,所述凹孔设于所述透光胶的外表面,所述反光胶设于所述凹孔内。其中,所述基板安装所述发光芯片的表面覆盖有反光涂层。其中,所述反光涂层的表面为粗糙面。其中,所述透光胶为荧光胶或透明胶。其中,所述反光胶为反光白胶。其中,所述曲面为粗糙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反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分离相对,所述反光胶将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基板,所述基板将所述反光胶反射的光线反射射出,所以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将会扩大照射范围,即应用此LED封装结构后,通过少量的LED也能满足光学距离的需求,也避免出现LED数量过多而散热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LED封装结构实施例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光路示意图;图3是图1的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0、基板;20、发光芯片;30、透光胶;31、凹孔;40、反光胶;41、曲面;50、铜线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从图1至图3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LED封装结构包括基板10、发光芯片20、透光胶30和反光胶40;所述发光芯片20安装于所述基板10上,所述透光胶30包裹所述发光芯片20,所述反光胶40固定于所述透光胶30上,所述反光胶40与所述发光芯片20分离相对,所述反光胶40与所述发光芯片20相对的表面为曲面41;所述反光胶40将所述发光芯片20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基板10,所述基板10将所述反光胶40反射的光线反射射出。如图1所示,此时基板10的上表面安装有铜线路50,铜线路50通过焊接料与发光芯片20进行焊接,便可实现发光芯片20在基板10上的安装固定,在应用时,铜线路50则可为发光芯片20从外部获取电能。当发光芯片20进行发光时,光线将会照射至反光胶40的曲面41上,然后反光胶40将光线反射至基板10上,通过基板10对光线的再次反射,光线便可经透光胶30射出;相对于光线直接经透光胶30射出的方案,此时反光胶40和基板10的配合使得光线的照射范围增广,即通过少量的LED也能满足光学距离的需求,也避免出现LED数量过多而散热困难的问题。对于所述反光胶40而言,其作用是将光线反射至基板10上,将反光胶40朝向发光芯片20的表面设置为曲面41后,便能确保反光胶40能将光线反射至基板10上;但是曲面41设置形状的不同,会导致光线的反射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为确保反光胶40能够具备较佳的反射效果,如图1和图3所示,可优选设置所述反光胶40往所述发光芯片20凸起形成所述曲面41,相较于反光胶40往内凹陷形成曲面41,凸起形成曲面41的方式能够避免曲面41对反射光构成遮挡,能够使得更多的光线直接反射至基板10上,从而提高了反射效果。而且为了提高光线反射效果的均匀性,还可优选设置所述曲面41为球形面,通过球形面各处曲率的均匀线性变化,能够确保光线的反射程度趋于一致,从而实现了光线的均匀射出。其中,相对于将曲面41设置为光滑面,更可优选设置所述曲面41为粗糙面,粗糙面相对于光滑面具有更强的光线反射能力,从而使得发光芯片20射出的光线能够更好的反射射出,从而优化了照明效果。另外,设置发光芯片20与反光胶40的布置方式也并不唯一,发光芯片20可以仅局部置于反光胶40的覆盖范围内,也可以完全置于反光胶40的覆盖范围内,而为了实现更佳的反射效果,如图1所示,可优选设置所述发光芯片20完全置于所述反光胶40的遮盖范围内。通过反光胶40对发光芯片20的完全遮挡,能够使得发光芯片20射出的光线更多照射至反光胶40上,即确保了反光胶40能对更多的光线实现照射角度的扩大,从而使得照射角度的扩大与照射效果的稳定得以共同实现。更进一步的,为实现反光胶40的安装固定,可利用透光胶30对反光胶40进行包裹,也可将反光胶40直接设于透光胶30的外表面,但为了降低反光胶40的安装难度、以及提高反光胶40的安装牢固性,如图1和图3所示,可优选设置所述透光胶30与所述发光芯片20相对的部位设有凹孔31,所述凹孔31设于所述透光胶30的外表面,所述反光胶40是设于所述凹孔31内。所以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先利用透光胶30对发光芯片20进行包裹,在对发光芯片20进行固定完毕后,只要在透光胶30的外表面通过冲压工艺等挖空形成凹孔31,便可在凹孔31内填充反光胶40,此方式不但加工简单,更能确保反光胶40的固定牢固,为LED封装结构的生产提供了重要帮助。对于所述基板10而言,基板10面向透光胶30的表面设有反射膜或者涂覆有反射材料等,用于将光线反射,以此使得光线能够穿过透光胶30射出,而为了提高基板10的反光效果,可优选设置所述基板10安装所述发光芯片20的表面覆盖有反光涂层(未示出),此时便可确保基板10能够具备更佳的反射效果。而且与曲面41类似的,可设置所述反光涂层的表面为粗糙面,相对于将反光涂层的表面设置为光滑面,粗糙面相对于光滑面具有更强的光线反射能力,从而使得发光芯片20射出的光线能够更好的反射射出,以扩大发光芯片20的发光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发光芯片、透光胶和反光胶;所述发光芯片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透光胶包裹所述发光芯片,所述反光胶固定于所述透光胶上,所述反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分离相对,所述反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相对的表面为曲面;所述反光胶将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基板,所述基板将所述反光胶反射的光线反射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发光芯片、透光胶和反光胶;所述发光芯片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透光胶包裹所述发光芯片,所述反光胶固定于所述透光胶上,所述反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分离相对,所述反光胶与所述发光芯片相对的表面为曲面;所述反光胶将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基板,所述基板将所述反光胶反射的光线反射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胶往所述发光芯片凸起形成所述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为球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完全置于所述反光胶的遮盖范围内。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张志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