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51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器和车辆,所述减振器包括: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具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用于注入液压油;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活塞缸内且适于伸入所述工作腔,所述活塞的周壁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横截面积从靠近所述工作腔的一端向背离所述工作腔的一端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振器,通过在活塞上设截面积逐渐变化的导流槽,可不断地改变工作腔的节流面积来调整缓冲阻尼力,由此,可避免减振器在极限位置时,车架和车桥出现刚性碰撞的问题,提高减振器使用的安全性。

Shock absorbers an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器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振器和具有该减振器的车辆。
技术介绍
减振器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减缓振动,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提高行驶舒适度。目前很多减振器的阻尼力较为恒定,在车辆的振动过强时,减振器的减振作用无法有效缓冲车架与车桥的之间的振动,易产生车桥与车架刚性碰撞的问题,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的阻尼力可在减振器下行的过程中逐渐地增加。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包括: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具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用于注入液压油;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活塞缸内且适于伸入所述工作腔,所述活塞的周壁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横截面积从靠近所述工作腔的一端向背离所述工作腔的一端逐渐减小。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通过在活塞上设截面积逐渐变化的导流槽,可不断地改变工作腔的节流面积来调整缓冲阻尼力,由此,可避免减振器在极限位置时,车架和车桥出现刚性碰撞的问题,提高减振器使用的安全性。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减振器,所述导流槽为锲形。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减振器,所述导流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槽沿周向间隔开设置。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减振器,所述工作腔的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设有缓冲槽。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减振器,所述导流槽沿轴向的长度与所述活塞沿轴向的长度的比值为a,满足:0.7≤a≤1。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减振器,所述工作腔沿轴向的长度和所述活塞沿轴向的长度的比值为b,满足:0.8≤b≤1.2。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减振器,还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工作腔的一端,且在所述活塞运动到所述气囊抵压所述工作腔的顶壁时,所述气囊被压缩以增大横截面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减振器,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工作腔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气囊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减振器,还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杆相连,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活塞缸以与所述车轮相连。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减振器。所述车辆和上述的减振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图。附图标记:减振器100,活塞缸1,工作腔2,液压腔3,导流层4,活塞5,导流槽6,缓冲槽7,气囊8,活塞杆9,安装槽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100,该减振器100的活塞缸1与车架相连,减振器100的活塞5通过活塞杆9与车桥相连,车辆在发生振动时,活塞缸1内的液压油从活塞5的一侧流至活塞5的另一侧,以在流动的过程中减缓车架和车桥的相对运动的速度,避免车架和车桥刚性碰撞。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100包括:活塞缸1和活塞5。活塞缸1具有工作腔2,工作腔2内用于注入液压油,活塞5位于活塞缸1内,且活塞5适于伸入工作腔2,活塞5的周壁设有导流槽6,如图3所示,导流槽6的横截面积从靠近工作腔2的一端向背离工作腔2的一端逐渐减小。其中,如图1所示,工作腔2位于活塞缸1内的上部,活塞缸1的上部与车架相连,活塞5位于活塞缸1内,且活塞5与活塞杆9相连,活塞杆9贯穿活塞缸1,活塞杆9的下端与车桥相连,车桥与车轮相连。如图1所示,活塞缸1内还包括液压腔3,液压腔3位于工作腔2的下方,且液压腔3的周壁和活塞缸1的内周壁之间具有用于液压油流通的导流层4。其中,活塞5运动的过程中,液压腔3内的液压油通过活塞5和液压腔3的内壁之间缝隙向下流动,工作腔2内的液压油从导流层4中向下流动。这样,在车辆发生振动时,车架和车桥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同时活塞5在活塞缸1内沿轴向朝靠近活塞缸1顶壁的方向运动,即如图1中所示,活塞5向上运动,这样,液压腔3内活塞5上方的液压油可通过导流槽6流向活塞5的下方,工作腔2内活塞5上方的液压油可通过导流层4流向活塞5的下方,且在液压油流动的过程中,车架和车桥之间的振动逐渐地减弱。活塞5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活塞5逐渐地进入工作腔2内。在活塞5将要进入工作腔2内时,工作腔2内液压油向导流层4中流动的流通截面积最大,当活塞5上端的至少部分进入工作腔2后,工作腔2内液压油的最大流通截面积为工作腔2的横截面积减去活塞5位于工作腔2内的部分的下端的截面积。且在活塞5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活塞5位于工作腔2内的部分的下端的截面积逐渐增大。换言之,工作腔2的横截面积为S1,S1为定值,活塞5位于工作腔2内的部分的下端的截面积为S2,且S2为活塞5的截面积减去活塞5位于工作腔2内的部分的下端处导流槽6的截面积的值,其中,活塞5的截面积S3,S3为定值,活塞5位于工作腔2内的部分的下端处导流槽6的截面积的值为Sn。这样,工作腔2内液压油的最大流通截面积为S1-S2,S2为S3-Sn,即工作腔2内液压油的最大流通截面积为S1-S3+Sn,其中,S1、S3均为定值,Sn的值随着活塞5的运动而逐渐地变化,Sn为导流槽6的截面积,且在活塞5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导流槽6的截面积逐渐地减小,即Sn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工作腔2内液压油的最大流通截面积逐渐地减小,液压油流动的阻力越大。这样,在活塞5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工作腔2内液压油的流动阻力逐渐地增大,减振器100的阻尼力逐渐地增大,由此,车架和车桥在振动的过程中,车架和车桥越极限接近,二者的接近阻力越大,进而可有效地避免车架和车桥刚性碰撞,提高减振器100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100,通过在活塞5上设截面积逐渐变化的导流槽6,可不断地改变工作腔2的节流面积来调整缓冲阻尼力,由此,可避免减振器100在极限位置时,车架和车桥出现刚性碰撞的问题,提高减振器100使用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槽6为锲形,导流槽6的形状设置为锲形,导流槽6的截面积从靠近工作腔2的一端向背离工作腔2的一端呈线性减小,由此,工作腔2内液压油的最大流通截面积均匀地减小,使得减振器100的阻尼力均匀地增大,车架下行的速度变化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活塞缸(1),所述活塞缸(1)具有工作腔(2),所述工作腔(2)内用于注入液压油;/n活塞(5),所述活塞(5)位于所述活塞缸(1)内且适于伸入所述工作腔(2),所述活塞(5)的周壁设有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的横截面积从靠近所述工作腔(2)的一端向背离所述工作腔(2)的一端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塞缸(1),所述活塞缸(1)具有工作腔(2),所述工作腔(2)内用于注入液压油;
活塞(5),所述活塞(5)位于所述活塞缸(1)内且适于伸入所述工作腔(2),所述活塞(5)的周壁设有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的横截面积从靠近所述工作腔(2)的一端向背离所述工作腔(2)的一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6)为锲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6)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槽(6)沿周向间隔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2)的靠近所述活塞(5)的一端设有缓冲槽(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6)沿轴向的长度与所述活塞(5)沿轴向的长度的比值为a,满足:0.7≤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