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53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电极头,电极头包括:可开合环状基体、多根电极丝和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每根电极丝固定于可开合环状基体中,其直径小于可开合环状基体的厚度,且表面覆盖绝缘层,一侧与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相连,另一侧与插头端对应插孔连接;插头端,包括多个插孔,用于与神经信号采集/刺激设备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可开合环状基体作为电极的基本结构,通过可开合环状基体包裹在外周神经干外部,使电极稳定地固定在外周神经表面,防止植入电极的位移。多根电极丝通过导引针头的引导植入外周神经不同位置的靶向位点,提高外周神经电极记录和刺激的空间选择性、精确性以及稳定性。

An implanted peripheral nerve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
技术介绍
在外周神经上植入外周神经电极,进而构建外周神经接口,一方面可以记录外周神经信号,通过解码外周神经运动控制指令进而操控外部设备,可以用于修复肢体伤残人士的运动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周神经电极施加电刺激给外周神经,可以用于修复肢体伤残人士的感觉功能。此外,基于外周神经电极的电刺激在功能性电刺激以及迷走神经电刺激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用途。传统的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虽然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和改进,但仍然面临着如下问题:(1)植入外周神经束内的外周神经电极难以固定,容易发生位移影响外周神经电极的使用与稳定性;(2)外周神经电极的空间选择性不高,无法实现外周神经上多个特定位点的有效植入;(3)外周神经电极对于外周神经的尺寸有要求,无法植入细小的外周神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其目的在于稳定植入外周神经同时具有很好的空间选择性的电极以及该电极的植入方法,使其既能有效地记录外周神经纤维的神经信号又能准确地激活不同位点的外周神经纤维,从而修复机体的运动和感觉等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所述电极包括:电极头,所述电极头包括:可开合环状基体、多根电极丝和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每根电极丝固定于可开合环状基体中,其直径小于可开合环状基体的厚度,且表面覆盖绝缘层,一侧与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相连,另一侧与插头端对应插孔连接;插头端,包括多个插孔,用于与神经信号采集/刺激设备相连。具体地,所述可开合环状基体为柔性。具体地,移除电极丝与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连接的一侧5毫米~10毫米处的绝缘层,移除长度为100微米~200微米。具体地,所述电极丝的直径为50微米~100微米。具体地,所述电极丝与插头端连接的一侧外层包裹柔性保护套。具体地,所述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包括:导引线和导引针头,所述导引线和导引针头的直径为200微米~300微米。具体地,插孔与电极丝相连的一侧用环氧树脂包裹覆盖。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可开合环状基体作为电极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可开合环状基体包裹在外周神经干外部,进而可以通过手术缝线将环状基体与外周神经干固定,从而使电极稳定地固定在外周神经表面,从而解决外周神经电极难以固定的问题,防止植入电极的位移。(2)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极一根电极丝是一个电极位点,每个电极丝可以单独的植入外周神经干的随意位置,多根电极丝通过导引针头的引导植入外周神经不同位置的靶向位点,提高外周神经电极记录和刺激的空间选择性、精确性以及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外周神经过程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者结构,其中:1-电极头,2-电极线,3-插头端,4-可开合环状基体,5-电极丝,6-导引线,7-导引针头,8-保护套,9-插孔,10-外周神经束,11-外周神经,12-显微缝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所述电极包括:电极头1,所述电极头包括:可开合环状基体4、多根电极丝5和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6和7),每根电极丝5固定于可开合环状基体4中,其直径小于可开合环状基体4的厚度,且表面覆盖绝缘层,一侧与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相连,另一侧与插头端对应插孔9连接;插头端3,包括多个插孔9,用于与神经信号采集/刺激设备相连。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可开合环状基体4为柔性,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稳定地固定于外周神经表面的同时防止损伤神经。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移除电极丝5与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连接的一侧5毫米~10毫米处的绝缘层,移除长度为100微米~200微米,用于保证记录神经信号或电刺激的有效性。电极丝过大,则无法有效记录神经信号。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极丝的直径为50微米~100微米。电极丝5为带绝缘层的不锈钢线、铂铱合金线、钴铬钼合金线、镍钛合金线或钨合金线。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极丝与插头端连接的一侧(视为电极线2)外层包裹柔性保护套8,用于防止损伤神经的同时保护内部的电极丝。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包括:导引线6和导引针头7,导引线与导引针头相连,用于引导电极丝植入外周神经。由于直径太小无法实现导引的效果,直径太大会损伤神经,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引线和导引针头的直径为200微米~300微米。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插孔与电极丝相连的一侧用环氧树脂包裹覆盖,起固定作用,同时防止电极丝与插孔连接失效、组织液等进入连接处。如图2所示,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植入外周神经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通过外科手术暴露需要植入的外周神经11;2、将可开合环状基体4包裹在外周神经11上并用显微缝线12将可开合环状基体4两侧缝合使其固定,并将可开合环状基体4另外两侧分别用显微缝线与外周神经11缝合在一起;3、用持针器夹导引针头7,将导引针头7刺入靶向位置并穿过外周神经11,使导引针头7带着导引线6和电极丝5穿过外周神经11直到电极丝5上剥离绝缘层的部分完全进入外周神经束10;4、用手术剪剪断穿过外周神经11的电极丝5部分,一并移除掉与之相连的导引线6和导引针头7;5、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到所有的电极丝全部植入外周神经11;6、建立皮下隧道,插头端3经皮下隧道到达特定位置完成固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n电极头,所述电极头包括:可开合环状基体、多根电极丝和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每根电极丝固定于可开合环状基体中,其直径小于可开合环状基体的厚度,且表面覆盖绝缘层,一侧与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相连,另一侧与插头端对应插孔连接;/n插头端,包括多个插孔,用于与神经信号采集/刺激设备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
电极头,所述电极头包括:可开合环状基体、多根电极丝和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每根电极丝固定于可开合环状基体中,其直径小于可开合环状基体的厚度,且表面覆盖绝缘层,一侧与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相连,另一侧与插头端对应插孔连接;
插头端,包括多个插孔,用于与神经信号采集/刺激设备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开合环状基体为柔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外周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移除电极丝与电极丝植入神经导引部分连接的一侧5毫米~10毫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