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入式神经电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线的神经电极系统。
技术介绍
针对顽固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或神经功能损伤,传统的药物或手术难以治愈,医学界已经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基于人工电子设备的神经功能修复方式。例如,通过深脑电刺激可以治疗帕金森、癫痫以及抑郁症等疾病。作为人工电子设备与生物体神经系统的物理通道,植入式神经电极可以进行神经电信号的记录或者刺激神经组织,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神经功能修复的有效性。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体内神经电信号采集以及神经电刺激,在设计植入式电极系统时,电极材料方面主要考虑其生物相容性、稳定性、信噪比等;配套元件方面主要考虑生物电信号的传输交互能力、机械性能等。传统的神经电极多采用硅、聚酰亚胺、铂铱合金丝等材料进行体内神经电信号的记录与刺激,但是难以做到高生物相容性、柔性(低机械损伤性)、高信噪比和高电荷注入能力的统一。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963358A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线的植入式神经电极。碳纳米管线有着不俗的抗拉强度,能够被加工至很细的直径水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式神经电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植入式神经电极、皮下引线和经皮接口;/n所述经皮接口包括经皮管,所述经皮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处设置有皮下固定部,所述第二端处设置有可与外界进行电连接的接插件;/n所述植入式神经电极通过所述皮下引线与所述接插件形成电连接,所述皮下引线穿过所述经皮管的管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式神经电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植入式神经电极、皮下引线和经皮接口;
所述经皮接口包括经皮管,所述经皮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处设置有皮下固定部,所述第二端处设置有可与外界进行电连接的接插件;
所述植入式神经电极通过所述皮下引线与所述接插件形成电连接,所述皮下引线穿过所述经皮管的管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神经电极系统,其中,所述植入式神经电极由碳纳米管线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神经电极系统,其中,所述植入式神经电极由铂铱合金丝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神经电极系统,其中,所述皮下固定部为与所述经皮管一体成型的凸缘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式神经电极系统,其中,所述皮下固定部与所述经皮管由医用硅胶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神经电极系统,其中,所述接插件为排针或排母,所述管腔内部填充有绝缘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式神经电极系统,其中,所述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AB胶或者硅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神经电极系统,其中,所述经皮管的所述管腔直径为3mm至10mm。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式神经电极系统,其中,还包括中间导线,所述中间导线位于所述植入式神经电极和所述皮下引线之间,所述中间导线的直径大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晓红,王逸林,朱璟然,朱丰源,苏江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