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悬架与车身调整合装装置及其合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装配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前悬架与车身调整合装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汽车前悬架与车身调整合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汽车车型,前悬架总成(汽车前悬剂)与车身合装(装配)时,一般是与整个动力总成先分装在一起,再通过工装定位与车身进行装配。通常,需要与车身连接的点为发动机悬置与车身装配点、副车架与车身装配点和左右前滑柱总成与车身装配点,由于滑柱安装点较高且在工装上无定位装置,该定位不仅要保证前减震器上支座轴线与车身前减震器座对齐,还涉及多颗螺栓(螺柱)与车身对应孔位的对齐,多颗螺栓的相对于减震器轴线的转角偏差1°以上即造成螺柱无法穿孔,合装失败。现有动力总成工装有如下缺点:1.滑柱安装点较高,动力总成工装台上无滑柱定位装置,需要手扶对准车身安装孔。2.现有的其他合装定位导向工装只能实现前减震器上支座轴线与车身前减震器座对齐,如果前减震器上支座螺柱角度存在超差,需要人工转动减振器上支座盘面,劳动强度高,且合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悬架与车身调整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合装导向柱(1),调整合装导向柱(1)包括调整合装导向柱本体(7),调整合装导向柱本体(7)上端设置锥形部(2),调整合装导向柱本体(7)下端设置圆筒结构的导向体(3),导向体(3)侧面设置卡位凸台(4),调整合装导向柱本体(7)中部设置贯通调整合装导向柱本体(7)的通孔(5),通孔(5)内插装角度调整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悬架与车身调整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合装导向柱(1),调整合装导向柱(1)包括调整合装导向柱本体(7),调整合装导向柱本体(7)上端设置锥形部(2),调整合装导向柱本体(7)下端设置圆筒结构的导向体(3),导向体(3)侧面设置卡位凸台(4),调整合装导向柱本体(7)中部设置贯通调整合装导向柱本体(7)的通孔(5),通孔(5)内插装角度调整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悬架与车身调整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前悬架与车身调整合装装置的调整合装导向柱本体(7)、锥形部(2)、导向体(3)、卡位凸台(4)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悬架与车身调整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合装导向柱(1)设置为能够安装在减震器上支座(8)上的结构,调整合装导向柱(1)安装在减震器上支座(8)上时,导向体(3)设置为能够插装在减震器上支座(8)上的减震器锁紧螺母避让孔(9)内的结构,卡位凸台(4)设置为能够卡装在减震器上支座(8)上的定位凹槽(10)内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悬架与车身调整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合装导向柱(1)为钢材制成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悬架与车身调整合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前悬架与车身调整合装装置的角度调整杆(6)设置为能够从导向柱本体(7)的通孔(5)抽出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送,周厚华,王玲,严国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冶汉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