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内部的储物底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21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内部的储物底箱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托技术领域,摩托底箱内部上方开有置物槽,且摩托底箱内部下方开有与置物槽相互贯通的分类槽,即使后期摩托行驶产生颠簸,物品之间也不会相互堆积碰撞,保持物品的有序放置,内嵌弯管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内嵌弯管分别嵌入设置在摩托底箱内部,内嵌弯管头端开有开口,且内嵌弯管末端开有出口,即使分类槽内部呈内凹状态,也便于使用者清理分类槽内部溢出的液体;解决了摩托底箱内的物品之间堆积在一起,不便于使用者的拿取,容载液体的瓶罐放入摩托底箱内时,如果液体泄漏溢出到摩托底箱中,由于摩托底箱是内凹的结构,使用者难以将摩托底箱内的液体清理掉的问题。

A structure of storage bottom box in motor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内部的储物底箱结构
本技术涉及摩托
,具体为一种摩托内部的储物底箱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底箱内的空间不规则,加上摩托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所以摩托底箱内的物品无法被有序的安放好,物品之间堆积在一起,不便于使用者的拿取,且部分使用者会将容载液体的瓶罐放入摩托底箱内,加上还有使用者为了预防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会将机油放入到摩托底箱内,瓶罐的盖子如果出现松动的情况,那么液体就会溢出到摩托底箱中,由于摩托底箱是内凹的结构,使用者难以将摩托底箱内的液体清理掉,故而,我们提出即使后期摩托行驶产生颠簸,物品之间也不会相互堆积碰撞,保持物品的有序放置,即使分类槽内部呈内凹状态,也便于使用者清理分类槽内部溢出的液体,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摩托底箱内的物品之间堆积在一起,不便于使用者的拿取,容载液体的瓶罐放入摩托底箱内时,如果液体泄漏溢出到摩托底箱中,由于摩托底箱是内凹的结构,使用者难以将摩托底箱内的液体清理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内部的储物底箱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摩托内部的储物底箱结构,所述摩托底箱结构包括:摩托底箱,所述摩托底箱内部上方开有置物槽,且摩托底箱内部下方开有与置物槽相互贯通的分类槽,所述分类槽中心开有与其为一体的贯穿口,且分类槽外壁四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所述贯穿口内部插接有立柱,且立柱外壁四侧均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分隔板,且分隔板末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所述立柱顶端套接有盖子;内嵌弯管,所述内嵌弯管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内嵌弯管分别嵌入设置在摩托底箱内部,所述内嵌弯管头端开有开口,且内嵌弯管末端开有出口,所述内嵌弯管外壁末端嵌入设置有橡胶条,且橡胶条末端嵌接有堵盖,所述堵盖通过橡胶条与内嵌弯管铰接。作为优选的,所述摩托底箱后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铰接块。作为优选的,所述立柱位于分类槽内,且立柱插入贯穿口后顶端与分类槽顶端呈同一水平面。作为优选的,所述滑槽与卡槽之间的数量以及排布角度相同,且滑槽与卡槽之间相对。作为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均位于分类槽内部,并分隔板分别位于相对立的滑槽与卡槽之间。作为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且分类槽内部通过分隔板间隔出多个空间。作为优选的,所述内嵌弯管均位于分类槽前右角下方,且开口顶端延伸贯通至分类槽中,且开口位于分类槽内其中一个被分隔出的空间中。作为优选的,所述出口延伸贯通至摩托底箱外壁,且出口之间呈平行排布,所述堵盖插接于出口,且堵盖外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集合杆,所述堵盖之间通过集合杆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由滑槽与卡槽将分隔板卡好,使用者可自行选择分隔板卡接的数量,决定分类槽内部被分隔板所分隔出的空间数量,使用者可将物品分类放置到分隔出的不同空间中,即使后期摩托行驶产生颠簸,物品之间也不会相互堆积碰撞,保持物品的有序放置,便于使用者快速的拿取所需物品,而不需要多次的翻找。本技术通过多个开口收集渗出的液体,液体流至出口,通过堵盖将出口封闭,将集合杆拉开,同时打开所有的堵盖,将内嵌弯管内的液体排出,由内嵌弯管作为泄漏液体的运输管,即使分类槽内部呈内凹状态,也便于使用者清理分类槽内部溢出的液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置物槽零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立柱零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嵌弯管零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摩托底箱;101铰接块;2置物槽;201分类槽;202贯穿口;203卡槽;3立柱;301滑槽;302盖子;4分隔板;401卡块;5内嵌弯管;501开口;502出口;503橡胶条;504堵盖;505集合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一种摩托内部的储物底箱结构,所述摩托底箱结构包括:摩托底箱1,摩托底箱1内部上方开有置物槽2,且摩托底箱1内部下方开有与置物槽2相互贯通的分类槽201,分类槽201中心开有与其为一体的贯穿口202,且分类槽201外壁四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203,贯穿口202内部插接有立柱3,且立柱3外壁四侧均开有滑槽301,滑槽301内均滑动连接有分隔板4,且分隔板4末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401,立柱3顶端套接有盖子302,使用者在使用摩托底箱1之前,先将坐垫安装在摩托底箱1上,摩托底箱1后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铰接块101,把坐垫的铰链安装在铰接块101之间,让坐垫与摩托底箱1之间实现铰接,使用者可翻转坐垫将摩托底箱1盖住,当使用者需要放置物品到摩托底箱1内时,通过分类槽201和置物槽2容纳物品,使用者还可选择将物品进行分类放置,将立柱3的末端插入到贯穿口202中,立柱3位于分类槽201内,且立柱3插入贯穿口202后顶端与分类槽201顶端呈同一水平面,滑槽301与卡槽203之间的数量以及排布角度相同,且滑槽301与卡槽203之间相对,再将分隔板4一一拿起,由于每个滑槽301与卡槽203之间相隔的距离均不一致,且每个分隔板4的宽度不一,分隔板4均位于分类槽201内部,并分隔板4分别位于相对立的滑槽301与卡槽203之间,使用者观察分隔板4的宽度,将分隔板4卡入到对应的滑槽301与卡槽203之间,分隔板4的一端以及滑槽301的形状都呈T字形,使用者将分隔板4呈T字形一端对准到滑槽301中,再将分隔板4推入,卡块401与卡槽203卡接,且分类槽201内部通过分隔板4间隔出多个空间,同时卡块401卡入到卡槽203中,由滑槽301与卡槽203将分隔板4卡好,再将盖子302盖在立柱3上,使用者可自行选择分隔板4卡接的数量,决定分类槽201内部被分隔板4所分隔出的空间数量,从而使用者可将物品分类放置到分隔出的不同空间中,即使后期摩托行驶产生颠簸,物品之间也不会相互堆积碰撞,保持物品的有序放置,便于使用者快速的拿取所需物品,而不需要多次的翻找,加上立柱3插入贯穿口202后顶端与分类槽201顶端呈同一水平面,所以即使分隔板4将分类槽201内空间分隔,置物槽2依然不受影响,使用者可将折叠好的雨衣等较大的物品放在置物槽2中;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内嵌弯管5,内嵌弯管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内嵌弯管5分别嵌入设置在摩托底箱1内部,内嵌弯管5头端开有开口501,且内嵌弯管5末端开有出口502,内嵌弯管5外壁末端嵌入设置有橡胶条503,且橡胶条503末端嵌接有堵盖504,堵盖504通过橡胶条503与内嵌弯管5铰接,使用者需要将容载了液体的瓶罐放入分类槽201中时,可将瓶罐放在分类槽201中被分隔出的右前方空间内,通过分隔板4将瓶罐物品与其他物品分开;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内嵌弯管5均位于分类槽201前右角下方,且开口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内部的储物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底箱结构包括:/n摩托底箱(1),所述摩托底箱(1)内部上方开有置物槽(2),且摩托底箱(1)内部下方开有与置物槽(2)相互贯通的分类槽(201),所述分类槽(201)中心开有与其为一体的贯穿口(202),且分类槽(201)外壁四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203),所述贯穿口(202)内部插接有立柱(3),且立柱(3)外壁四侧均开有滑槽(301),所述滑槽(301)内均滑动连接有分隔板(4),且分隔板(4)末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401),所述立柱(3)顶端套接有盖子(302);/n内嵌弯管(5),所述内嵌弯管(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内嵌弯管(5)分别嵌入设置在摩托底箱(1)内部,所述内嵌弯管(5)头端开有开口(501),且内嵌弯管(5)末端开有出口(502),所述内嵌弯管(5)外壁末端嵌入设置有橡胶条(503),且橡胶条(503)末端嵌接有堵盖(504),所述堵盖(504)通过橡胶条(503)与内嵌弯管(5)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内部的储物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底箱结构包括:
摩托底箱(1),所述摩托底箱(1)内部上方开有置物槽(2),且摩托底箱(1)内部下方开有与置物槽(2)相互贯通的分类槽(201),所述分类槽(201)中心开有与其为一体的贯穿口(202),且分类槽(201)外壁四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203),所述贯穿口(202)内部插接有立柱(3),且立柱(3)外壁四侧均开有滑槽(301),所述滑槽(301)内均滑动连接有分隔板(4),且分隔板(4)末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401),所述立柱(3)顶端套接有盖子(302);
内嵌弯管(5),所述内嵌弯管(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内嵌弯管(5)分别嵌入设置在摩托底箱(1)内部,所述内嵌弯管(5)头端开有开口(501),且内嵌弯管(5)末端开有出口(502),所述内嵌弯管(5)外壁末端嵌入设置有橡胶条(503),且橡胶条(503)末端嵌接有堵盖(504),所述堵盖(504)通过橡胶条(503)与内嵌弯管(5)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内部的储物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底箱(1)后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铰接块(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内部的储物底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位于分类槽(201)内,且立柱(3)插入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力强曾永进温晨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