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翻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417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翻盖机构,包括油箱座、燃油盖、防护件、旋转轴与锁附组件,燃油盖包括燃油翻盖与燃油覆盖,油箱座具有加油口,油箱座内对应加油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位与锁附位,防护件可拆卸安装在连接位上,锁附组件可拆卸安装在锁附位,防护件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有容纳腔,燃油翻盖的一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设置在容纳腔内,燃油翻盖的另一端与锁附组件活动锁附配合,容纳腔内对应旋转轴的外部套设在阻尼器以及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用于带动燃油盖向上转动开启,阻尼器用于提供阻力以降低燃油盖向上转动开启的速度。本技术使得燃油盖开启时能够减速向上转动,不会发生撞击或晃动,保证整车的美观度,延长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翻盖机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摩托车的燃油盖设计可通过开关按钮实现自动回弹,但是燃油盖开启后,弹簧被释放,在弹簧自复位的弹力作用下,燃油盖以旋转轴为轴心向上旋转至特定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弹簧自复位的弹力较大,导致前燃油盖向上转动速度较快,因此燃油盖会因弹簧扭力产生的动能而撞击油箱座等外观件,降低整车美观度与完整性,造成整车商品性降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且撞击后会随之产生余波晃动,容易造成摩托车内部的弹簧等部件的损耗,影响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摩托车翻盖机构,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摩托车翻盖机构,包括油箱座、燃油盖、防护件、旋转轴与锁附组件,燃油盖包括燃油翻盖与安装在燃油翻盖上部的燃油覆盖,油箱座具有加油口,油箱座内对应加油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位与锁附位,防护件可拆卸安装在连接位上,锁附组件可拆卸安装在锁附位,防护件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有容纳腔,燃油翻盖的一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设置在容纳腔内,燃油翻盖的另一端与锁附组件活动锁附配合,容纳腔内对应旋转轴的外部套设在阻尼器以及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用于带动燃油盖向上转动开启,阻尼器用于提供阻力以降低燃油盖向上转动开启的速度。

3、优选地,燃油翻盖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耳与第二凸耳,第一凸耳与第二凸耳上分别设有同轴的安装孔,容纳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安装孔对应的限位孔,旋转轴与安装孔、限位孔贯穿配合,弹性复位件、阻尼器位于第一凸耳与第二凸耳之间。

4、优选地,第一凸耳与第二凸耳之间对应阻尼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架,用于对阻尼器的两侧进行支撑。

5、优选地,容纳腔具有l形开口,l形开口分别对应形成于容纳腔的底侧与后侧,容纳腔的前侧为扣合遮蔽部。

6、优选地,阻尼器包括阻尼轴心与位于阻尼轴心外部的阻尼套体,阻尼套体嵌合在防护件上。

7、优选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

8、优选地,还包括螺栓,防护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锁附位处。

9、优选地,连接位与锁附位分别位于加油口的前后两端。

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包括油箱座、燃油盖、防护件、旋转轴与锁附组件,燃油盖包括燃油翻盖与燃油覆盖,油箱座具有加油口,油箱座内对应加油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位与锁附位,防护件可拆卸安装在连接位上,锁附组件可拆卸安装在锁附位,防护件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有容纳腔,燃油翻盖的一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设置在容纳腔内,燃油翻盖的另一端与锁附组件活动锁附配合,容纳腔内对应旋转轴的外部套设在阻尼器以及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用于带动燃油盖向上转动开启,阻尼器用于提供阻力以降低燃油盖向上转动开启的速度,从而使得燃油盖开启后,在向上转动的过程中逐渐减速,直到当弹性复位件处于初始状态位置时,速度为零,此时燃油翻盖刚好停止运动,不会撞击油箱座等外观件,保证整车的整体美观度与完整性,提高商品性,避免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也避免撞击后产生余波晃动,降低摩托车内部的弹性复位件等部件的损耗,延长使用年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座、燃油盖、防护件、旋转轴与锁附组件,燃油盖包括燃油翻盖与安装在燃油翻盖上部的燃油覆盖,油箱座具有加油口,油箱座内对应加油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位与锁附位,防护件可拆卸安装在连接位上,锁附组件可拆卸安装在锁附位,防护件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有容纳腔,燃油翻盖的一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设置在容纳腔内,燃油翻盖的另一端与锁附组件活动锁附配合,容纳腔内对应旋转轴的外部套设在阻尼器以及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用于带动燃油盖向上转动开启,阻尼器用于提供阻力以降低燃油盖向上转动开启的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燃油翻盖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耳与第二凸耳,第一凸耳与第二凸耳上分别设有同轴的安装孔,容纳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安装孔对应的限位孔,旋转轴与安装孔、限位孔贯穿配合,弹性复位件、阻尼器位于第一凸耳与第二凸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耳与第二凸耳之间对应阻尼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架,用于对阻尼器的两侧进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容纳腔具有L形开口,L形开口分别对应形成于容纳腔的底侧与后侧,容纳腔的前侧为扣合遮蔽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阻尼器包括阻尼轴心与位于阻尼轴心外部的阻尼套体,阻尼套体嵌合在防护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复位件为扭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防护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锁附位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位与锁附位分别位于加油口的前后两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座、燃油盖、防护件、旋转轴与锁附组件,燃油盖包括燃油翻盖与安装在燃油翻盖上部的燃油覆盖,油箱座具有加油口,油箱座内对应加油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位与锁附位,防护件可拆卸安装在连接位上,锁附组件可拆卸安装在锁附位,防护件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有容纳腔,燃油翻盖的一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设置在容纳腔内,燃油翻盖的另一端与锁附组件活动锁附配合,容纳腔内对应旋转轴的外部套设在阻尼器以及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用于带动燃油盖向上转动开启,阻尼器用于提供阻力以降低燃油盖向上转动开启的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翻盖机构,其特征在于:燃油翻盖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耳与第二凸耳,第一凸耳与第二凸耳上分别设有同轴的安装孔,容纳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安装孔对应的限位孔,旋转轴与安装孔、限位孔贯穿配合,弹性复位件、阻尼器位于第一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明城黄新军温晨晖张宗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