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924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本公开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包括挡风镜和挡风镜支架,挡风镜支架包括固定支架、连杆机构和拉簧,连杆机构与固定支架和挡风镜分别转动连接,拉簧与连杆机构和固定支架分别连接,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连杆机构上设有第三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三限位部的活动范围,从而限制连杆机构的转动范围。本公开提供的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的挡风镜高度无需借助工具即可快速调节,使用方便,同时,挡风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在骑乘过程中因车体颠簸而上下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摩托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1、摩托车是人们日常通勤以及短距离游玩使用的交通工具。在很多情况下骑手需要给摩托车配备挡风镜,主要目的是用于挡风,挡风镜还有遮挡异物以及充实整车造型,美化外形的作用。尤其是在冬季,为了避免被寒风侵袭,挡风镜的作用就更加重要。

2、应不同骑乘者的身高或者特定使用需求,对挡风镜高度的调整也显得越来越有必要。目前市面上摩托车的调整挡风镜高度的作业操作较为繁琐,很多都需要使用工具,甚至需要拆装外观件后才能调整挡风镜,无法做到随时随地按需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

2、具体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包括挡风镜和挡风镜支架,挡风镜支架包括固定支架、连杆机构和拉簧,连杆机构与固定支架和挡风镜分别转动连接,拉簧与连杆机构和固定支架分别连接,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连杆机构上设有第三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三限位部的活动范围,从而限制连杆机构的转动范围。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分别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还分别与挡风镜转动连接;在摩托车高度方向上,左上连杆位于左下连杆上方,右上连杆位于右下连杆上方;在摩托车宽度方向上,左上连杆与右上连杆相对设置,左下连杆与右下连杆相对设置;拉簧的数量为两个,一拉簧连接左下连杆与固定支架,另一拉簧连接右下连杆与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部和两个第二限位部,在摩托车宽度方向上,两个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两个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上相应分别设有一第三限位部。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平衡支架,左上连杆与右上连杆通过平衡支架连接。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位于固定支架的外侧,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位于固定支架的内侧,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位于固定支架的内侧。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上对应第三限位部的活动范围设有弧形孔,弧形孔用于观察第三限位部的位置。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风镜支架还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连杆机构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转动连接,挡风镜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固定连接。

9、本公开的有益技术效果:

10、本公开提供的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的挡风镜高度无需借助工具即可快速调节,使用方便,同时,挡风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在骑乘过程中因车体颠簸而上下跳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风镜和挡风镜支架,挡风镜支架包括固定支架、连杆机构和拉簧,连杆机构与固定支架和挡风镜分别转动连接,拉簧与连杆机构和固定支架分别连接,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连杆机构上设有第三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三限位部的活动范围,从而限制连杆机构的转动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分别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还分别与挡风镜转动连接;在摩托车高度方向上,左上连杆位于左下连杆上方,右上连杆位于右下连杆上方;在摩托车宽度方向上,左上连杆与右上连杆相对设置,左下连杆与右下连杆相对设置;拉簧的数量为两个,一拉簧连接左下连杆与固定支架,另一拉簧连接右下连杆与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部和两个第二限位部,在摩托车宽度方向上,两个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两个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上相应分别设有一第三限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平衡支架,左上连杆与右上连杆通过平衡支架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位于固定支架的外侧,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位于固定支架的内侧,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位于固定支架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对应第三限位部的活动范围设有弧形孔,弧形孔用于观察第三限位部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镜支架还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连杆机构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转动连接,挡风镜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风镜和挡风镜支架,挡风镜支架包括固定支架、连杆机构和拉簧,连杆机构与固定支架和挡风镜分别转动连接,拉簧与连杆机构和固定支架分别连接,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连杆机构上设有第三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第三限位部的活动范围,从而限制连杆机构的转动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调节挡风镜高度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分别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还分别与挡风镜转动连接;在摩托车高度方向上,左上连杆位于左下连杆上方,右上连杆位于右下连杆上方;在摩托车宽度方向上,左上连杆与右上连杆相对设置,左下连杆与右下连杆相对设置;拉簧的数量为两个,一拉簧连接左下连杆与固定支架,另一拉簧连接右下连杆与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力强黄新军王順张宗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