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转台围板拼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51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转台围板拼点工装,用于定位转台围板和转台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台围板定位结构,对所述转台围板定位;转台主体定位结构,对所述转台主体定位;和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结构和所述转台主体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围板拼点工装分别对转台围板和转台主体定位,克服了直接对转台主体拼点转台围板时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转台围板的拼点精度,同时降低了操作难度。

A kind of fixture for assembling the turret coaming of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转台围板拼点工装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转台围板拼点工装。
技术介绍
起重机转台围板是起重机放置动力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的平台装置,特别常见于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由于起重机的产品特性,转台围板在保证有较大空间放置动力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的前提下,需尽可能轻量化,以减少起重机运转状态下的功耗。因此,转台围板通常由较薄的弯板组成,这种较薄的弯板结构容易导致转台围板在拼焊时出现拼点尺寸不正确、焊接变形,以及在装配过程中与其它部件位置干涉等问题,为下道工序的开展造成诸多不便。相关的起重机转台围板在拼焊及装配过程中,需要由人工多次测量并找正转台围板与转台主体位置尺寸,其中部分关键尺寸需经过繁琐的计算得出,不但容易出现积累误差,对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在转台围板的焊接过程中,往往将转台围板直接放置于焊接平台上,对转台围板的约束较小,容易使较薄的弯板因焊接变形而产生翘曲、移位、错位等瑕疵,提高返工返修成本。并且对于不同型号不同批次的起重机而言,其转台围板与转台主体的位置尺寸各异,需操作人员查找产品图纸并反复计算才能确认,不但增加劳动强度,准确率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起重机转台围板拼点工装,解决在拼点起重机转台围板时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转台围板拼点工装,用于定位转台围板和转台主体,包括:支撑结构;转台围板定位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对所述转台围板定位;和转台主体定位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对所述转台主体定位。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转台围板定位结构包括:转台围板定位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底部,包括通过贴合定位限制所述转台围板的第一方向自由度的第一定位表面;和转台围板定位节,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包括通过贴合定位限制所述转台围板的第二方向自由度的第二定位表面。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转台围板定位节相对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的固定位置可调节。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转台围板定位节包括:定位段,通过贴合定位限制所述转台围板的第二方向自由度;和伸缩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段,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可伸缩地相互套装,且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具有两个以上固定连接位置。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伸缩段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转台围板定位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与所述伸缩段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通孔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二通孔中的一个同时配合。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包括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上;和/或所述转台围板定位节包括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块上。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转台围板定位节成对设置且间距可调节,成对的所述转台围板定位节对所述转台围板夹装定位。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转台主体定位结构包括:转台主体承载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上部,承载所述转台主体;和转台主体定位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台主体承载件,用于定位所述转台主体。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转台主体定位件相对于所述转台主体承载件的固定位置可调节。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转台主体定位件包括: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台主体承载件;和定位板,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三通孔,通过锁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转台主体上的配重安装孔的位置定位所述转台主体。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安装板包括第四通孔,所述转台主体承载件包括与所述第四通孔相对应的第五通孔,其中,所述第四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和/或所述第五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转台主体定位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转台主体承载件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可选择地与所述第四通孔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五通孔中的一个同时配合。作为本技术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转台主体定位件成对设置且间距可调节,成对的所述转台主体定位件对所述转台主体夹装定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围板拼点工装分别对转台围板和转台主体定位,克服了直接对转台主体拼点转台围板时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转台围板的拼点精度,同时降低了操作难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转台围板拼点工装与转台主体及转台围板定位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转台围板拼点工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转台围板拼点工装转台围板定位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转台围板定位结构;11、转台围板定位杆;12、转台围板定位节;121、定位段;122、伸缩段;2、转台主体定位结构;21、转台主体承载件;22、转台主体定位件;221、安装板;222、定位板;3、支撑结构;4、转台主体;5、转台围板;61、第一通孔;62、第二通孔;71、第三通孔;81、第四通孔;82、第五通孔;91、第一定位块;92、第二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可以参照附图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以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技术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技术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转台围板拼点工装,用于定位转台围板(5)和转台主体(4),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结构(3);/n转台围板定位结构(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用于对所述转台围板(5)定位;和/n转台主体定位结构(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用于对所述转台主体(4)定位;/n其中,所述转台围板定位结构(1)包括:/n转台围板定位杆(1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的底部,包括通过贴合定位限制所述转台围板(5)的第一方向自由度的第一定位表面;和/n转台围板定位节(12),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11),包括通过贴合定位限制所述转台围板(5)的第二方向自由度的第二定位表面;/n其中,所述转台主体定位结构(2)包括:/n转台主体承载件(2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的上部,承载所述转台主体(4);和/n转台主体定位件(22),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台主体承载件(21),用于定位所述转台主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转台围板拼点工装,用于定位转台围板(5)和转台主体(4),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结构(3);
转台围板定位结构(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用于对所述转台围板(5)定位;和
转台主体定位结构(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用于对所述转台主体(4)定位;
其中,所述转台围板定位结构(1)包括:
转台围板定位杆(1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的底部,包括通过贴合定位限制所述转台围板(5)的第一方向自由度的第一定位表面;和
转台围板定位节(12),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11),包括通过贴合定位限制所述转台围板(5)的第二方向自由度的第二定位表面;
其中,所述转台主体定位结构(2)包括:
转台主体承载件(2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的上部,承载所述转台主体(4);和
转台主体定位件(22),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台主体承载件(21),用于定位所述转台主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节(12)相对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11)的固定位置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节(12)包括:
定位段(121),通过贴合定位限制所述转台围板(5)的第二方向自由度;
伸缩段(122),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段(121),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11)可伸缩地相互套装,且与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11)具有两个以上固定连接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点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段(122)上具有第一通孔(61),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11)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61)对应的第二通孔(62),其中,所述第一通孔(6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和/或所述第二通孔(6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所述转台围板定位结构(1)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转台围板定位杆(11)与所述伸缩段的第一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洲李翔李新群缪士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