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工序间步距值缩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28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2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工序间步距值缩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分离:冲模沿工件分离曲线冲切,同时,冲模在工件上的废料部分上冲出一较大的通孔;二、落料:落料时,三个分离刀块将工件上废料部分切割成三段,该三段废料通过废料滑槽排出模具;三、拉延;四、修边。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缩减方法,通过分散废料并在落料工序中去掉部分不重要的、多余的废料来缩减模具工序间步距值,达到节约成本、降低结构设计难度的目的。

A method of reducing step distance between die proce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工序间步距值缩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线模具
,尤其是一种模具工序间步距值缩减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自动线传送模具的加工工序包括分离、落料、拉延和修边等,但自动线传送模具工序间的步距值偏大,存在结构零件布置空间拮据、模具结构相应加长加大、废料尺寸大且集中排出困难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工序间步距值缩减方法,该缩减方法通过分散废料的方式来缩减模具工序间步距值,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降低了结构设计难度,也使废料更加容易排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工序间步距值缩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分离:冲模沿工件分离曲线冲切,同时,冲模在工件上的废料部分上冲出一较大的通孔;二、落料:落料时,三个分离刀块将工件上废料部分切割成三段,该三段废料通过废料滑槽排出模具;三、拉延;四、修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缩减方法,通过分散废料并在落料工序中去掉部分不重要的、多余的废料来缩减模具工序间步距值,达到节约成本、降低结构设计难度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工件分离曲线,(2)通孔,(3)压边圈分模线,(4)修边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br>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加工的产品为形状类似V型的工件;本专利技术一种模具工序间步距值缩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分离:冲模沿工件分离曲线1冲切,同时,冲模在工件上的废料部分上冲出一个较大的通孔2,该通孔大致呈矩形,通孔右侧边的两端部呈圆弧形,通孔2的左侧边位于工件本体与废料部分的连接线上;废料部分位于工件的前端;二、落料:落料时,三个分离刀块将工件上废料部分切割成三段,一分离刀块沿垂直方向将工件前端的废料部分与工件本体分离;另两个分离刀块分别对应于通孔右侧边的圆弧形端部沿水平方向将废料部分分成三段,废料部分在该三分离刀块的共同作用下被分离成三段,该三段废料通过废料滑槽排出模具;三、拉延:采用现有的拉延工序即可,拉深模沿压边圈分模线3将加工件本体进行拉深;四、修边:采用现有的修边工序即可,将拉伸板件沿修边线4进行剪裁,从而得到需要的料边尺寸。综上,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的缩减方法,即通过分散废料并在落料工序中去掉部分不重要的、多余的废料来缩减模具工序间步距值,能够使得各工序间的步距值相同,结构零件布置空间更加富裕,模具结构无需加长加大,废料尺寸小易排出,具有成本低、结构设计难度小等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工序间步距值缩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一、分离:冲模沿工件分离曲线冲切,同时,冲模在工件上的废料部分上冲出一较大的通孔;/n二、落料:落料时,三个分离刀块将工件上废料部分切割成三段,该三段废料通过废料滑槽排出模具;/n三、拉延;/n四、修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工序间步距值缩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分离:冲模沿工件分离曲线冲切,同时,冲模在工件上的废料部分上冲出一较大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刘再华陈振海周孚鹏
申请(专利权)人: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