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53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包括具有天窗开口的加强板本体以及位于加强板本体后端的与顶盖后横梁搭接的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包括横梁和位于横梁两端呈对称分布的腿部,所述横梁与所述腿部构成U形结构;所述横梁包括下凹的天窗安装面,和上凸的涂胶面,所述涂胶面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压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在满足白车身整体性能的前提下,达到轻量化的效果,降低成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板材废料合理再利用,提高材料利用率。

A reinforcing plate structure of panoramic skyligh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anoramic skylight reinforcing plate struc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 panoramic skylight reinforcing plat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reinforcing plate body with a skylight opening and an overlapping structure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body and overlapped with the rear cross beam of the top cover. The overlapp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cross beam and legs which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at both ends of the cross beam. The cross beam and the legs form a U-shaped structure. The cross beam includes a sunken skylight installation surface and a convex one The outer end of the gluing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table structure. Under the premise of meeting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BIW, the panoramic sunroof reinforcing plat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effect of lightweight,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makes the plate waste reasonably reused, and improves the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
技术介绍
天窗加强板采用料厚为1.2mm的冲压钢板。单个零件重量为7.04Kg。天窗加强板尾部X向宽度为266mm,全部搭接在顶盖后横梁上,通过结构胶与顶盖后横梁连接,结构胶长度为970mm。如图1-2所示,天窗加强板尾部除了天窗的安装结构,还设计有8个长方形减重孔,用了车身减重,设计12段横纵交错的涂胶槽,用于喷涂膨胀胶,支撑顶盖外板,提高外板的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本技术的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包括具有天窗开口的加强板本体以及位于加强板本体后端的与顶盖后横梁搭接的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包括横梁和位于横梁两端呈对称分布的腿部,所述横梁与所述腿部构成U形结构;所述横梁包括下凹的天窗安装面,和上凸的涂胶面,所述涂胶面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压台结构。其中,所述横梁的宽度为90mm,所述天窗安装面至所述涂胶面的高度差为16mm,压台结构与所述涂胶面的高度差为4mm。其中,所述腿部的宽度为100mm,而所述两个腿部之间的宽度为77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在满足白车身整体性能的前提下,达到轻量化的效果,降低成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板材废料合理再利用,提高材料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天窗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天窗加强板(尾部)与侧围总成和顶盖后横梁的总成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的加强板结构。图4为图3沿着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天窗加强板(尾部)与侧围总成和顶盖后横梁的总成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实施例1为了实现车身减重,达到轻量化效果,提高材料利用率,天窗加强板尾部(与顶盖横梁搭接部位)设计成U形结构,U形结构上设计U形涂胶面,用于涂膨胀胶,支撑顶盖外板。具体来说,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包括具有天窗开口的加强板本体10以及位于加强板本体10后端的与顶盖后横梁搭接的搭接结构20,所述搭接结构20包括横梁21和位于横梁21两端呈对称分布的腿部22,所述横梁21与所述腿部22构成U形结构。所述横梁包括下凹的天窗安装面211,和上凸的涂胶面212,所述涂胶面212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压台结构213,所述横梁的宽度为90mm,所述天窗安装面211至所述涂胶面212的高度差为16mm,压台结构213与所述涂胶面212的高度差为4mm。所述腿部22的宽度为100mm,而所述两个腿部22之间的宽度为770mm。顶盖后横梁的前法兰面也作为顶盖外板的膨胀胶的涂胶面,与天窗加强板共同形成封闭的涂胶面,如图5所示,天窗加强板的U形结构与顶盖后横梁50通过结构胶30连接,搭接长度为200mm。顶盖后横梁的前法兰面也作为顶盖外板的膨胀胶的涂胶面,与天窗加强板共同形成封闭、连续的涂胶面。所述天窗加强板的两侧与侧围总成40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的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轻量化效果明显,天窗加强板老结构重量为7.04kg,新结构重量为6.2kg,减重0.84kg,减重比例高达12%;与顶梁后横梁的连接长度减小到了200mm,减少了结构胶的用量,降低了结构胶的成本;用于顶盖外板膨胀胶的涂胶槽由横纵交错的非连续的涂胶槽改为了连续封闭的涂胶面,简化了涂胶路径,并可以灵活的控制涂胶长度,提高了涂胶的效率,而且连续涂胶对刚度和顶盖局部模态有利;天窗加强板后部U形结构区域废料尺寸为770mm×180mm,此区域的废料可以用于其他零部件的制作,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本设计主要是车身轻量化、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天窗开口的加强板本体以及位于加强板本体后端的与顶盖后横梁搭接的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包括横梁和位于横梁两端呈对称分布的腿部,所述横梁与所述腿部构成U形结构;所述横梁包括下凹的天窗安装面,和上凸的涂胶面,所述涂胶面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压台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天窗开口的加强板本体以及位于加强板本体后端的与顶盖后横梁搭接的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包括横梁和位于横梁两端呈对称分布的腿部,所述横梁与所述腿部构成U形结构;所述横梁包括下凹的天窗安装面,和上凸的涂胶面,所述涂胶面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压台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军鹏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