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06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包括外壳和蜗轮蜗杆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蜗轮壳和蜗杆壳组合而成,蜗轮壳内设置蜗轮,蜗杆壳内安装蜗杆,且蜗杆壳与蜗轮壳沿蜗杆中心与蜗轮中心距的连线方向滑动配合,在蜗杆壳上面设有调节斜块,调节斜块上面设置盖板,盖板与蜗轮壳螺接,并在蜗杆端头设有轴向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蜗轮、蜗杆啮合间隙可调节,它的蜗轮蜗杆副在运转时,蜗杆相对于蜗轮的间隙无论在蜗杆径向和轴向都能减至最小并保持稳定,从而,避免了掉向时增大间隙,改变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角度的现象。而且,它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有利于安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具体是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技术背景目前,普通标准蜗杆减速器均为整体外壳结构,是将蜗轮、蜗杆均用轴承或轴套相对固定在壳体上,那么壳体上轴孔的相对位置就决定了啮合间隙且不可调整。可以满足增加力矩,降低速度的传动要求,对于一般的减速增力传动要求还是可以满足。但是,对于频繁掉转方向,且保障精确角速度的传动要求的工作来说,则由于蜗轮蜗杆的啮合间隙在掉转方向的瞬间失速而难以满足。由于上述缺陷,使得此种传动的巨大优势被掩盖,得不到发挥。因此,亟需一种可调蜗轮和蜗杆间隙的减速器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它的蜗轮蜗杆副在运转时,蜗杆相对于蜗轮的间隙无论在蜗杆径向和轴向都能减速至最小并保持稳定,避免了倒向时增大间隙,改变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角度的现象,从而满足了特定的传动需求。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包括外壳和蜗轮蜗杆副,所述的外壳由蜗轮壳和蜗杆壳组合而成,蜗轮壳内设置蜗轮,蜗杆壳内安装蜗杆,且蜗杆壳与蜗轮壳沿蜗杆中心与蜗轮中心距的连线方向滑动配合,在蜗杆壳上面设有调节斜块,调节斜块上面设置盖板,盖板与蜗轮壳螺接,并在蜗杆端头设有轴向定位装置。所述的蜗杆壳与调节斜块下上叠加放置,且蜗杆壳与调节斜块结合面为一斜面,调整斜块宽度小于蜗杆壳宽度;所述的蜗轮壳为“U”形槽状,调整斜块与蜗杆均设于蜗轮壳的U形槽内,且U形槽口有盖板,盖板锁定调整斜块顶面。所述的蜗轮壳为下为长方形壳体,上为与蜗杆壳的滑动配合对称的两侧壁,蜗杆与蜗轮中心距连线上与蜗杆中心交点引向蜗杆与蜗轮的啮合分度圆的倾斜切面与蜗轮壳和蜗杆壳的滑动配合面为重合或平行。所述的调整斜块长度与蜗杆壳相同,调整斜块宽度小于蜗杆壳且与蜗杆壳接触面为相同倾斜度,调整斜块厚度与蜗杆壳相叠加后厚度等于蜗杆壳的U形槽深度。所述的在蜗轮壳U形槽与调整斜块等高的侧壁上设置紧定螺钉,调整斜块通过紧定螺钉调节并通过螺钉锁定。所述的轴向定位器是在蜗轮壳的蜗杆轴端设有小端盖,小端盖上设置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与蜗杆轴端接触端设有钢珠,蜗杆轴端通过调节螺钉和锁母锁定。本技术是将蜗轮蜗杆减速器的整体外壳结构为分体外壳结构,其中蜗杆壳变成浮动可调节的,增设调整斜块,利用斜面滑动和轴向定位,达到了蜗轮、蜗杆啮合间隙可调节,它的蜗轮蜗杆副在运转时,蜗杆相对于蜗轮的间隙无论在蜗杆径向和轴向都能减速至最小并保持稳定,从而,避免了倒向时增大间隙,改变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角度的现象。同时,它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使用标准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蜗轮蜗杆副进行改制,不需专门制造蜗轮蜗杆副。有利于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正视外壳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示意图;图5是图3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包括外壳和蜗轮蜗杆副,所述的外壳由蜗轮壳9和蜗杆壳6组合而成,蜗轮壳9内设置蜗轮,蜗杆壳内安装蜗杆7,且蜗杆壳6与蜗轮壳9沿蜗杆中心与蜗轮中心距的连线方向滑动配合,在蜗杆壳上面设有调节斜块5,调节斜块5上面设置盖板12,盖板12与蜗轮壳1螺接;并在蜗杆7端头设有轴向定位装置。所述的蜗杆壳6与调节斜块5下上叠加放置,且蜗杆壳6与调节斜块5结合面为一斜面,调整斜块5宽度小于蜗杆壳6宽度;所述的蜗轮壳9为“U”形槽状,调整斜块5与蜗杆7均设于蜗轮壳9的U形槽内,且U形槽口有盖板12,盖板12设有限位装置锁定调整斜块5顶面。所述的蜗轮9为下为长方形壳体,上为与蜗杆6的滑动配合对称的两侧壁,蜗杆7与蜗轮中心距连线上与蜗杆7中心交点引向蜗杆7与蜗轮的啮合分度圆的倾斜切面与蜗轮壳9和蜗杆壳6的滑动配合面为重合或平行。所述的调整斜块5长度与蜗杆壳9相近似,调整斜块5宽度小于蜗杆壳9且与蜗杆壳接触面为相同倾斜度,调整斜块5厚度与蜗杆壳相叠加后厚度等于蜗杆壳的U形槽深度。所述的在蜗轮壳U形槽与调整斜块5等高的侧壁上设置紧定螺钉11,调整斜块5通过紧定螺钉11调节并通过螺钉10锁定。所述的轴向定位装置是在蜗轮壳9的蜗杆轴端设有小端盖3,小端盖3上设置调节螺钉1,调节螺钉1与蜗杆轴端接触端设有钢珠4,蜗杆轴端通过调节螺钉1和锁母2锁定。所述的蜗杆是浮动可调节的。实际制造中在蜗轮轴两端均应加轴承14降低磨擦系数,必要时加油封,灌注润滑油。上述结构克服了标准蜗杆减速,一旦安装完成间隙无法调整的缺陷,实现了间隙可调整,并且在运行中仍可继续调整,长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本技术的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其加工装配方法均与标准的蜗杆减速器不同,不但零件加工必精度和光洁度高,而且装配后必须经过磨合,反复调整最终达到理想状态,必要时还应把调整螺钉、螺母封固,防止误操作,破坏了减速器间隙,影响运行。同时,由于该减速器的特殊结构,一般不要将其使用在高速动转和超大力矩传动环境中。本技术特别适用于频繁转向的精密角度传动结构中,特别适合小力矩低速传动。本技术达到了蜗轮、蜗杆啮合间隙可调节,它的蜗轮蜗杆副在运转时,蜗杆相对于蜗轮的间隙无论在蜗杆径向和轴向都能减至最小并保持稳定,从而,避免了倒向时增大间隙,改变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角度的现象。而且,它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使用标准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蜗轮蜗杆副进行改制,不需专门制造蜗轮蜗杆副。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其外形变化不大,有利于安装。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包括外壳和蜗轮、蜗杆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蜗轮壳(9)和蜗杆壳(6)组合而成,蜗轮壳(9)内设置蜗轮,蜗杆壳内安装蜗杆(7),且蜗杆壳(6)与蜗轮壳(9)沿蜗杆中心与蜗轮中心距的连线方向滑动配合,在蜗杆壳上面设有调节斜块(5),调节斜块(5)上面设置盖板(12),盖板(12)与蜗轮壳(1)螺接,并在蜗杆(7)端头设有轴向定位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壳(6)与调节斜块(5)下上叠加放置,且蜗杆壳(6)与调节斜块(5)结合面为一斜面,调整斜块(5)宽度小于蜗杆壳(6)宽度;所述的蜗轮壳(9)为“U”形槽状,调整斜块(5)与蜗杆(7)均设于蜗轮壳(9)的U形槽内,且U形槽口有盖板(12),盖板(12)锁定调整斜块(5)顶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轮壳(9)为下为长方形壳体,上为与蜗杆壳(6)的滑动配合对称的两侧壁,蜗杆(7)与蜗轮中心距连线上与蜗杆(7)交点引向蜗杆(7)与蜗轮的啮合分度圆的倾斜切面与蜗轮壳(9)和蜗杆壳(6)的滑动配合面为重合或平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斜块(5)长度与蜗杆壳(9)相同,调整斜块(5)宽度小于蜗杆壳(9)且与蜗杆壳接触面为相同倾斜度,调整斜块(5)厚度与蜗杆壳相叠加后厚度等于蜗杆壳的U形槽深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蜗轮壳U形槽与调整斜块(5)等高的侧壁上设置紧定螺钉(11),调整斜块(5)通过紧定螺钉(11)调节并通过螺钉(10)锁定。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蜗轮、蜗杆间隙的减速器,包括外壳和蜗轮、蜗杆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蜗轮壳(9)和蜗杆壳(6)组合而成,蜗轮壳(9)内设置蜗轮,蜗杆壳内安装蜗杆(7),且蜗杆壳(6)与蜗轮壳(9)沿蜗杆中心与蜗轮中心距的连线方向滑动配合,在蜗杆壳上面设有调节斜块(5),调节斜块(5)上面设置盖板(12),盖板(12)与蜗轮壳(1)螺接,并在蜗杆(7)端头设有轴向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绍海王立城金思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霖众医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