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49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3
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引导模体为实芯的扁圆柱状结构并对称于柱体中轴线,引导模体一端为向外凸出的呈吹鼓形的弧形顶帽,所述弧形顶帽在柱体轴向截面内的轮廓为弧形;引导模体另一端为平面;引导模体内设置贯通的、两端通透的孔道;所述孔道包括引导孔道、宫腔管孔道,所述孔道平行于所述柱体中轴线设置。引导孔道内插入插植针,宫腔管孔道内插入宫腔管。使得宫颈癌宫旁侵犯的患者,在该插植引导模体引导下的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放射剂量曲线能更好的包绕肿瘤侵犯区域;提高剂量曲线的适形性,降低不良反应;最大限度的实现了治疗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中的辅助治疗模体,具体涉及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的引导模体。
技术介绍
传统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术后插植治疗由经验丰富的医师经阴道按照肿瘤的形状分布插植针,核对盆腔MRI或盆腔CT决定进针深度,对于宫旁左右两侧侵及的患者在进针过程中很难保持进针的准确方向,一旦进针方向靠上或靠下,可能直接造成前方的膀胱和后方的直肠的损伤或其受累剂量过高,出现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肠炎的不良反应。同时对于宫旁侵犯的患者,靶区剂量范围与肿瘤实际形状符合程度不高,容易造成靶区丢失和周围正常组织过量照射,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其目的在于解决在宫颈癌实施近距离放射治疗时,优化放置放射治疗插植针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所述引导模体为实芯的扁圆柱状结构并对称于柱体中轴线,所述引导模体一端为向外凸出的呈吹鼓形的弧形顶帽,所述弧形顶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引导模体(1)为实芯的扁圆柱状结构并对称于柱体中轴线,所述引导模体一端为向外凸出的呈吹鼓形的弧形顶帽,所述弧形顶帽在柱体轴向截面内的轮廓为弧形;所述引导模体另一端为平面;所述引导模体内设置贯通的、两端通透的孔道;所述孔道包括引导孔道(2)、宫腔管孔道(3),所述孔道平行于所述柱体中轴线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模体(1)为实芯的扁圆柱状结构并对称于柱体中轴线,所述引导模体一端为向外凸出的呈吹鼓形的弧形顶帽,所述弧形顶帽在柱体轴向截面内的轮廓为弧形;所述引导模体另一端为平面;所述引导模体内设置贯通的、两端通透的孔道;所述孔道包括引导孔道(2)、宫腔管孔道(3),所述孔道平行于所述柱体中轴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宫腔管孔道(3)设置于所述柱体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孔道沿扁圆柱的横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宫腔管孔道的两侧一边一个,所述的扁圆柱的横向为所述引导模体(1)横截面的长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科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穿刺引导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帽沿横向对称设置为两个,所述宫腔管孔道(3)设置于所述柱体中轴线上,所述引导孔道沿扁圆柱的横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宫腔管孔道的两侧一边一个,所述的扁圆柱的横向为所述引导模体(1)横截面的长轴方向,所述引导孔道分别穿过所述弧形顶帽的正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霖众医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