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振动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41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转振动减振器,具有一个主减振装置和一个预减振装置,该预减振装置起作用直到一个预减振角度并且包括一个预减振法兰,该预减振法兰一方面在第一耦合部位上与一些预减振弹簧元件相耦合并且另一方面在第二耦合部位上与一个轮毂装置相耦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接触方的摩擦副在所述第一耦合部位和/或第二耦合部位上在摩擦方面被最佳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转振动减振器,具有一个主减振装置和一个预减振 装置,该预减振装置起作用直到一个预减振角度并且包括一个预减振法兰, 该预减振法兰一方面在第一耦合部位上与一些预减振弹簧元件相耦合并且 另一方面在第二耦合部位上与一个轮毂装置相耦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前序部分所述的扭转振动减 振器,该扭转振动减振器比传统扭转振动减振器具有更长的寿命。一种扭转振动减振器,具有一个主减振装置和一个预减振装置,该预 减振装置起作用直到一个预减振角度并且包括一个预减振法兰,该预减振 法兰一方面在第一耦合部位上与一些预减振弹簧元件相耦合并且另一方面 在第二耦合部位上与一个轮毂装置相耦合,在该扭转振动减振器中,该任 务这样来解决接触方的摩擦副在第一耦合部位和/或第二耦合部位上在摩 擦方面被最佳化。当扭转角度小于预减振角度时,力矩由预减振装置通过 预减振弹簧元件和预减振法兰引入到轮毂装置中。当扭转角度大于预减振 角度时,力矩仅通过主减振装置优选绕过预减振装置引入到轮毂装置中。 通过使接触方的摩擦副最佳化可显著降低磨损,而不影响预减振法兰的强 度,例如在用塑料制成的预减振法兰的实施形式中情况即如此。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接触方中总是有至 少一个在第一耦合部位和/或第二耦合部位上由低摩擦的材料、尤其是由塑 料构成。低摩擦在此意味着,在摩擦副为低摩擦的材料与相对硬的材料如 钢的情况下仅产生很小的摩擦。优选这样设计摩擦副,使得摩擦系数与钢/ 钢摩擦副相比显著降低。特别优选摩擦副构造成塑料/钢摩擦副。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预减振法兰由金 属、尤其是由钢构成并且在第一耦合部位和/或第二耦合部位上装备有塑料。通过这种塑料装备而避免用钢制成的两个接触方彼此贴靠。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预减振法兰具有 一个内齿部,该内齿部啮合在轮毂装置的外齿部中并且用一塑料件、尤其 是塑料环包围。作为替换方案,塑料件或塑料环也可设置在轮毂装置上。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塑料件或塑料环 卡入到预减振法兰的内齿部中。优选塑料件或塑料环的构型与预减振法兰 的内齿部的构型相适配。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预减振法兰的内 齿部用塑料注塑包封。优选仅预减振法兰的内齿部的这样一些区域用塑料 注塑包封,用钢制成的接触方贴靠在这些区域上。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预减振法兰为了 与预减振弹簧元件相耦合而具有窗,这些窗在第一耦合部位上装备有塑料。 为此目的,可将塑料元件卡入到窗中。但窗也可至少部分地用塑料注塑包 封。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预减振弹簧元件 由金属、尤其是由弹簧钢构成并且在第一耦合部位上装备有塑料。优选预 减振弹簧元件的与预减振法兰接触的端部装备有塑料。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预减振弹簧元 件上固定有一些塑料罐。预减振弹簧元件优选是螺旋压簧。优选塑料罐卡 入到螺旋压簧的端部中。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该扭转振动减振 器包括两个侧面件,这些侧面件无相对转动地彼此相连接并且在这些侧面 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中间件、尤其是两个中间件,该中间件或这些中间 件可相对于侧面件抵抗弹簧装置的弹簧作用受限制地扭转。预减振装置可 对称或不对称地安装。此外,预减振装置可包括多个预减振级。预减振装 置施展其作用直到一个确定的扭转角度,该扭转角度被称为预减振角度。 在预减振角度下, 一个确定的力矩起作用。在超过预减振角度之后,预减 振装置关断并且也被称为主减振装置的弹簧装置施展其主减振作用直到一 个主减振角度。通过主减振装置与预减振装置的组合可显著改善减振性能。优选主减振装置的弹簧装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扭转振动减振器中设置在不仅在侧面件中而且在该中间件或这些中间件中空出的窗的内部。这些中 间件中的窗在圆周方向上在一侧上各具有一个导向鼻并且在另一侧上各具 有一个缺口,相应另一个中间件的导向鼻设置在所述缺口中。导向鼻各仅在一个负荷方向上施展其作用,即在牵引负荷(Zugbelastung)或惯性负(Schubbelastimg)下施展其作用。缺口可用简单的方式实现具有导向鼻的 中间件彼此相对运动。导向鼻可实现对主减振装置的弹簧装置无磨损地导 向。弹簧装置优选是压簧,这些压簧构造成螺旋压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 重要方面,无磨损的弹簧导向的方案与预减振装置相组合。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固定地与侧面件相 连接的间隔栓各延伸穿过窗的缺口。间隔栓用于使侧面件在轴向方向上彼 此间以确定距离设置。通过间隔栓,转矩由侧面件与负荷方向相关地传递 给中间件中的一个。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间隔栓在圆周方 向上各形成一个用于中间件的止挡。优选缺口的构型与间隔栓的构型相适 配。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中间件各包括一 个轮毂法兰,所述轮毂法兰与一个轮毂相耦合。优选轮毂无相对转动地与 变速器输入轴相连接。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轮毂设置有一个 外齿部,该外齿部与中间件的内齿部共同作用。由此可实现转矩由中间件 传递给轮毂。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轮毂的外齿部 与中间件的内齿部之间在圆周方向上存在一个确定的间隙。视负荷方向而 定,轮毂以其外齿部与一个或另 一个中间件无相对转动地相连接。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 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导向鼻各从所属 中间件伸展所在的平面在所属弹簧装置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由此可 补偿通过弹簧装置上的偏心力作用产生的并且可导致弹簧装置侧向移出/弯 出的轴向力分量。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弹簧装置各具有 至少一个具有两个端部的螺旋弹簧元件,在这些端部中各插入导向鼻中的一个。作为替换方案,螺旋弹簧元件也可在外部由导向元件包围。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弹簧装置各具有 一个外部的和一个内部的具有两个端部的螺旋弹簧元件,在这些端部中各 插入导向鼻中的一个。外部的螺旋弹簧元件在内部的螺旋弹簧元件上通过 导向鼻导向。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 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导向鼻一体地与 所属中间件相连接。中间件优选是板件,从该板件冲压出导向鼻。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预减振装置包括 一个中间轮毂,该中间轮毂可以以一个确定的预减振扭转间隙无相对转动 地与一个或所述轮毂相连接。中间轮毂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该轮毂与该中 间件或这些中间件之间。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确定的预减振扭 转间隙相应于预减振角度的值的两倍。优选预减振角度在两个转动方向上 相等。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确定的预减振扭 转间隙设置在轮毂的外齿部与中间轮毂的内齿部之间。在超过确定的预减 振扭转间隙之后轮毂的齿部和中间轮毂的齿部这样相互止挡,使得在轮毂 与中间轮毂之间产生无相对转动的连接。该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中间轮毂可以以 一个确定的自由角度无相对转动地与中间件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自由角 度由所述或一个主减振角度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扭转振动减振器,具有一个主减振装置和一个预减振装置(44;104),该预减振装置起作用直到一个预减振角度(α↓[1])并且包括一个预减振法兰(46;106),该预减振法兰一方面在第一耦合部位上与一些预减振弹簧元件(116~119)相耦合并且另一方面在第二耦合部位上与一个轮毂装置(3)相耦合,其特征在于:接触方的摩擦副在所述第一耦合部位和/或第二耦合部位上在摩擦方面被最佳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莱曼U韦勒
申请(专利权)人: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