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和自动导引运输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5076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和自动导引运输车。该升降装置包括动力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顶端用于连接承载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位置可调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杆,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至所述下连杆。第一传动机构可连接于下连杆的不同位置,可改变承载台的升降速度及升降幅度,能够满足不同的升降要求,使得上述升降装置具备多种工作模式。

Lifting Device and Automatic Guided Transpor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装置和自动导引运输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导引运输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和自动导引运输车。
技术介绍
AGV是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现已广泛用于现代化工厂部件、成品转运领域的自动化物流设备。AGV可以充分地体现其自动性和柔性,实现高效、经济、灵活的无人化生产,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作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动脉。物的运输过程需要实现将货物顶升到一定的高度后进行货物的存取,货物的升降是通过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升降机构实现的,传统自动导引运输车升降机构通常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组件、梯形螺母和丝杠组成,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组件转动,齿轮组件带动螺母旋转,使得丝杆上下移动,承载货物的托盘放置在丝杠上,从而实现货物的提升。传统的升降机构需要改变升降速度时,只能通过改变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丝杆的升降速度。传统的升降机构通过驱动电机的启停,带动丝杆上下移动,实现货物的提升,工作模式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升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工作模式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和自动导引运输车,该升降装置具备多种工作模式,通过调节第一传动机构和下连杆之间的连接位置,输出不同的升级速度和升降幅度,满足不同的升降要求。一种升降装置,应用于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动力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顶端用于连接承载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位置可调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杆,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至所述下连杆,以带动所述下连杆转动。上述升降装置中,由于上连杆和下连杆上下设置,且相互可转动连接,所以基于连杆传动原理,第一传动机构将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至升降机构时,第一传动机构驱动下连杆转动,则转动的下连杆可带动上连杆相应转动,实现上连杆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移动,从而实现承载台的升降。其中,第一传动机构可连接于下连杆的不同位置,可改变承载台的升降速度及升降幅度,能够满足不同的升降要求,使得上述升降装置具备多种工作模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旋转动力源和与所述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中心轮和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中心轮套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中心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轮通过第一离合器与所述转轴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轮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离合器为第一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包括被配置为可电磁吸附的第一静摩擦盘和第一动摩擦盘,所述第一静摩擦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中心轮,所述第一动摩擦盘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轮为端面齿轮,所述第一行星轮为与所述端面齿轮啮合配合的圆锥直齿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支撑板,所述圆锥直齿轮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可转动地穿过所述支撑板后与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轴承安装座,所述轴承安装座内设有轴承,所述第一连接杆套接于所述轴承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行星轮沿所述第一中心轮的周向分布,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的数量相应,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行星轮一一对应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杆沿所述下连杆的杆长方向设有两个以上安装位,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位。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所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承载台和上述升降装置,所述上连杆的顶端与所述承载台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上连杆随所述下连杆转动时,所述上连杆带动所述承载台上下移动。上述自动导引运输车中,升降装置具备多种工作模式,满足不同的升降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自动导引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另一视角图;图3为图1中所述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图3所述自动导引运输车中动力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装配图;图5为图4中所述动力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图4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一中心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二中心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中升降机构和承载台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图8的A处放大图。100、动力机构,110、旋转动力源,120、转轴,130、联轴器,200、第一传动机构,210、第一电磁离合器,211、第一静摩擦盘,212、第一动摩擦盘,220、第一中心轮,221、第一穿孔,222、第一限位凸环,223、第一连接孔,230、第一行星轮,240、第一紧固件,250、第一连接杆,300、升降机构,310、上连杆,311、通孔,312、限位件,320、下连杆,321、安装位,330、销轴,400、承载台,410、第二连接杆,500、底座,510、支撑板,520、轴承安装座,530、轴承,600、第二传动机构,610、第二离合器,611、第二静摩擦盘,612、第二动摩擦盘,620、第二中心轮,621、第二穿孔,622、第二限位凸环,623、第二连接孔,630、第二行星轮,640、第二紧固件,700、推力轴承,800、驱动轮,900、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图1显示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另一视角图。图3为图1中所述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内部结构图。结合图1至图3,该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承载台400和升降装置。可选地,承载台400为顶板。结合图3至图5,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动力机构100、第一传动机构200和升降机构300。其中,动力机构100包括电机。升降机构300包括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杆310和下连杆320,上连杆310的顶端用于连接承载台400。具体地,上连杆310与承载台400之间可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机构200位置可调地连接于下连杆320,且第一传动机构200与动力机构100连接,第一传动机构200用于将动力机构100的动力传递至下连杆320,以带动下连杆320转动。上述升降装置中,由于上连杆310和下连杆320上下设置,且相互可转动连接,所以基于连杆传动原理,第一传动机构200将动力机构100的动力传递至升降机构300时,第一传动机构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装置,应用于自动导引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动力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顶端用于连接承载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位置可调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杆,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至所述下连杆,以带动所述下连杆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装置,应用于自动导引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动力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顶端用于连接承载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位置可调地连接于所述下连杆,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至所述下连杆,以带动所述下连杆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旋转动力源和与所述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中心轮和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中心轮套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中心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轮通过第一离合器与所述转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轮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离合器为第一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包括被配置为可电磁吸附的第一静摩擦盘和第一动摩擦盘,所述第一静摩擦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中心轮,所述第一动摩擦盘固定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风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