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铭宗专利>正文

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22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由依次套穿于油压杆上的凸型环、阀门环片、活塞和螺帽组成;凸型环包括内环部和外环部;阀门环片为环状并与活塞凹槽互相配合;活塞上设有多个连通两端的穿孔,其外部环固有O型环,其后端面开设有容接穿孔的凹槽,凹槽一侧设有延伸至外缘的导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巧妙且组装方便,活塞元件蓄压行程快速而回程缓慢且速度稳定。(*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油压缸活塞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往复速度不同且速度稳定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按,油压缸是常用工具广泛采用的部件,它不仅具有传动的功能,而且在气油压缸内预设气体压力时还可实现蓄压的效果。这类部件经常用于汽车的后备厢,以使后备厢的车门关闭时可使气体蓄压,而在车门打开后即可利用气体蓄压而推动油压杆伸出,以方便使用者打开车门,获得省力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气油压缸结构,是利用活动式O型环配合活塞两端的不同孔道、以使液压油从活塞两端流通时形成不同流速而实现往复速度的不同。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当油压杆相对于缸体往复运动时,活塞上的O型环可切换液压油的流通孔道。这种结构虽然可使气油压缸油压杆具有不同的往复速度,但在实施中却存在以下缺点。1、上述活塞中的O型环的作用是密封隔离两侧的液压油,使之仅能从孔道中流通,但O型环的密封能力是由其弹性提供的,当O型环在活塞上环座和下环座之间相对于缸体滑动时,其密封作用是不稳定的,即O型环极容易在与缸体的滑动摩擦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如一侧内翻或倾斜)而导致无法密封,从而使两侧液压油直接相通,无法产生油压杆往复速度不同的预期效果。2、由于活塞结构的限制,现有气油压缸的运动速度易产生忽快忽慢的现象,因此若以多个气油压缸同时装设于特定机构上进行蓄压传动时,将会造成施力的不平衡。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遂以其多年从事专业设计制造的经验对气油压缸活塞元件进行积极研究和改进,终于开发设计出本技术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气油压缸活塞元件,以使油压杆可产生不同的往复速度并使其速度稳定,从而使多个气油压缸同时进行蓄压传动时可平衡施力,进而扩充气油压缸的适用范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利用依次套装在油压杆上的凸型环、阀门环片和活塞以及螺帽组成一气油压缸活塞元件。凸型环为凸型环体并包括内环部和外环部;阀门环片为环状并与活塞凹槽互相配合;活塞设有多个连通两端的穿孔,其外环固有O型环,其后端开设有容接穿孔的凹槽并与阀门环片互相配合,凹槽一侧设有延伸至外缘的导流槽。上述结构的活塞元件在气油压缸内随外力推进油压杆而蓄压时,液压油可直接经穿孔由前端面流至后端面,因而具有蓄压行程快速的特点;反之,蓄压气体推动油压杆外伸时,液流压油只能由导流槽或缺槽经穿孔回流,故回程缓慢,而且,活塞上的O型环密封性好,可使油压杆的往复速度保持稳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气油压缸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成状态图;图4A、图4B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5A和图5B、图5C分别为本技术中活塞和阀门环片的其他实施例示意图。参考图2,本技术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主要由依次套穿于油压杆1上的凸型环2、阀门环片3和活塞4组成。凸型环2为凸型环体,包括内环部21和外环部22。阀门环片3为环状,其外环缘上设有一个以上向内凹并与活塞4凹槽43互相配合的缺槽31。活塞4上设有多个连通两端的轴向穿孔41,其外部环固有O型环42,其后端面设有凹槽43以容接穿孔41,凹槽43一侧设有延伸至外缘的导流槽44。组装时,首先将凸型环2套穿于油压杆1上,然后再将阀门环片3套设在凸型环2的内环部21上,此时再将活塞4套穿于油压杆1上并使其后端面与阀门环片3对合,使活塞4与阀门环片3之间因凸型环2的内环部21顶掣而形成一间隙,然后再以螺帽由油压杆1外端锁固活塞4即可,如图3所示。当本技术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10在气油压缸内随外力推进油压杆1而蓄压时(图4A),由于液压油可直接由活塞4前端面经穿孔41而流至后端,故具有蓄压行程快速的特点;当油压杆1外力撤消时,蓄压气体将推动油压杆1向外伸出(图4B),使后端的液压油回流,此时的阀门环片3受回流液压油的顶掣而与活塞4闭合,回流液压油只能由导流槽44和缺槽31与凹槽43对应处经穿孔41回流,因此将使油压杆1缓慢推出。而且,由于活塞4上的O型环42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故可确保整个气油压缸5运转稳定。由上述结构可知,油压杆1的推进速度由活塞4和阀门环片3决定,当导流槽44和缺槽31截面积愈大、数量愈多(图5A、图5B和图5C)时,液压油的回流速度愈快。综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结构简单、巧妙且组装方便,可使油压杆形成不同的往复速度且速度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其特征在于由依次套装于油压杆上的凸型环、阀门环片和活塞以及螺帽组成;所述凸型环为凸型环体,包括内环部和外环部;所述阀门环片为环状并与活塞凹槽互相配合;所述活塞设有多个连通两端的穿孔,其外部环固有一O型环,其后端面开设有容接穿孔的凹槽,凹槽一侧设有延伸至外缘的导流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环片外缘处设有一个向内凹并与活塞凹槽互相配合的缺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环片外缘处设有两个以上向内凹并与活塞凹槽互相配合的缺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凹槽设有两个以上延伸至外缘的导流槽。专利摘要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由依次套穿于油压杆上的凸型环、阀门环片、活塞和螺帽组成;凸型环包括内环部和外环部;阀门环片为环状并与活塞凹槽互相配合;活塞上设有多个连通两端的穿孔,其外部环固有O型环,其后端面开设有容接穿孔的凹槽,凹槽一侧设有延伸至外缘的导流槽。本技术结构简单、巧妙且组装方便,活塞元件蓄压行程快速而回程缓慢且速度稳定。文档编号F15B15/20GK2450426SQ00261600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赖铭宗 申请人:赖铭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气油压缸活塞元件,其特征在于由依次套装于油压杆上的凸型环、阀门环片和活塞以及螺帽组成;所述凸型环为凸型环体,包括内环部和外环部;所述阀门环片为环状并与活塞凹槽互相配合;所述活塞设有多个连通两端的穿孔,其外部环固有一O型环,其后端面开设有容接穿孔的凹槽,凹槽一侧设有延伸至外缘的导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铭宗
申请(专利权)人:赖铭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