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和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00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和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成型模具出料装置的出料隔离仓内具有沿着出料方向延伸的出料通道,在与出料方向垂直的接料方向上,出料隔离仓的第一侧仓壁上形成有与出料通道相通的接料口;出料承接板位于出料通道内,出料通道内形成多个沿着出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接料推动缸的缸体设置在出料隔离仓的与第一侧仓壁相对的第二侧仓壁的外部,接料推动缸的推杆伸入到出料通道内并与出料承接板连接;接料推动缸能够带动出料承接板从接料口伸出,并能够带动出料承接板缩回到出料通道内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一次对多个成型模具进行处理,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达到提高单台设备产能的目的。

Forming die discharging device and multi-die hot bending form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和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和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曲面玻璃的高颜值、对信号无屏蔽的优势,曲面玻璃将成为各显示领域的主流盖板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计算机、可穿戴式智能产品、仪表板等,已经明确引导3D曲面玻璃发展方向。3D曲面玻璃轻薄、透明洁净、抗指纹、防眩光、坚硬、耐刮伤、等优点,以及无线充电机能,解决天线布置空间不足及增强收讯功能,使产品更美观出色。比如,现有常用的手机3D曲面玻璃基板成型方法步骤为:①室温下,空气环境下,人工将2D平面玻璃基板放到成型模具内;②将装载玻璃的成型模具投入到密封的、充满氮气的隔离室内进行除氧;③成型室内分步通过预热、热弯、缓冷定形为3D曲面玻璃基板;④再然后冷却降温到室温;⑤室温下人工分模,取出成型的3D曲面玻璃基板,再进行下一个循环。但是,由于3D曲面玻璃加工难度大,工艺过程复杂,尤其是热弯成型工艺,是整体良品率的关键环节。而现有热弯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曲面玻璃热弯设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希望有一种设备能够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型模具出料装置,该成型模具出料装置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以达到提高单台设备产能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包括:出料隔离仓,所述出料隔离仓内具有沿着出料方向延伸的出料通道,在与所述出料方向垂直的接料方向上,所述出料隔离仓的第一侧仓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出料通道相通的接料口;出料承接板,所述出料承接板用于承接成型模具并位于所述出料通道内,所述出料通道内形成多个沿着所述出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接料推动缸,所述接料推动缸的缸体设置在所述出料隔离仓的与所述第一侧仓壁相对的第二侧仓壁的外部,所述接料推动缸的推杆伸入到所述出料通道内并与出料承接板连接;其中,所述接料推动缸能够带动所述出料承接板从所述接料口伸出,并能够带动所述出料承接板缩回到所述出料通道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出料通道内形成多个沿着出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并且接料推动缸能够带动出料承接板从接料口伸出以在多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上同时接收成型模具,然后将承接有多个成型模具的出料承接板缩回到出料通道内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一次对多个成型模具进行处理,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达到提高单台设备产能的目的。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形成在沿着所述出料通道延伸的同一个所述出料承接板上。进一步地,在每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所述出料承接板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二侧仓壁的模具导向限位条,所述模具导向限位条沿着所述出料方向延伸。更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承接板上设置有一条沿着所述出料方向延伸到各个所述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的所述模具导向限位条。进一步地,所述接料口处设置有能够闭合的封闭门。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承接板内形成有冷却腔;所述出料通道内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设置有位于所述出料承接板上方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内形成有沿着板面延伸的冷却腔;所述冷却板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设置在所述出料隔离仓外部的驱动装置连接,其中,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冷却腔连通并与所述出料隔离仓的顶仓壁密封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料隔离仓的顶仓壁的外部,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位于所述端板上侧的上定位板,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分别套装有位于所述上定位板和所述端板之间的弹簧,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端板滑动配合,在所述冷却板贴合接触所述出料承接板上的成型模具时,所述驱动装置使得所述上定位板和所述端板之间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和/或,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位于所述端板下侧的下定位板,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分别套装有位于所述端板和所述下定位板之间的弹簧,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端板滑动配合,在所述冷却板贴合接触所述出料承接板上的成型模具时,所述驱动装置使得所述端板和所述下定位板之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进一步地,各个所述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的所述端板通过驱动连杆连接,所述驱动连杆沿着所述出料方向延伸。最后,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包括以上任意所述的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和在所述接料方向上位于所述成型模具出料装置上游的具有退火通道的退火装置,其中所述接料推动缸能够带动所述出料承接板从所述接料口伸出并进入到所述退火通道内以接收成型模具,并能够带动承接有成型模具的所述出料承接板缩回到所述出料通道内。如上所述的,接料推动缸能够带动出料承接板从接料口伸出并进入到退火通道内,以在多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上同时接收成型模具,然后将承接有多个成型模具的出料承接板缩回到出料通道内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一次对多个成型模具进行处理,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达到提高单台设备产能的目的。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成型模具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出料隔离仓,2-出料通道,3-第一侧仓壁,4-接料口,5-出料承接板,6-接料推动缸,7-第二侧仓壁,8-模具导向限位条,9-冷却板,10-驱动装置,11-进水管,12-出水管,13-端板,14-弹簧,15-驱动连杆,16-上定位板,17-下定位板,18-成型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包括出料隔离仓1、出料承接板5和接料推动缸6,其中,出料隔离仓1内具有沿着出料方向延伸的出料通道2,在与出料方向垂直的接料方向上,比如,在图1所示的图形界面中,出料方向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接料方向为左右方向,出料隔离仓1的第一侧仓壁3上形成有与出料通道2相通的接料口4;出料承接板5用于承接成型模具并位于出料通道2内,出料通道2内形成多个沿着出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接料推动缸6的缸体设置在出料隔离仓1的与第一侧仓壁3相对的第二侧仓壁7的外部,接料推动缸6的推杆伸入到出料通道2内并与出料承接板5连接;其中,接料推动缸6能够带动出料承接板5从接料口4伸出,并能够带动出料承接板5缩回到出料通道2内。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出料通道2内形成多个沿着出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并且接料推动缸6能够带动出料承接板5从接料口4伸出以在多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上同时接收成型模具18,然后将承接有多个成型模具18的出料承接板5缩回到出料通道2内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一次对多个成型模具18进行处理,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达到提高单台设备产能的目的。另外,对于多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而言,每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可以对应有自己的出料承接板5和接料推动缸6,也就是,一个接料推动缸6推动一个出料承接板5在一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上伸缩,当然,为了成型模具的出料,多个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料隔离仓(1),所述出料隔离仓(1)内具有沿着出料方向延伸的出料通道(2),在与所述出料方向垂直的接料方向上,所述出料隔离仓(1)的第一侧仓壁(3)上形成有与所述出料通道(2)相通的接料口(4);出料承接板(5),所述出料承接板(5)用于承接成型模具并位于所述出料通道(2)内,所述出料通道(2)内形成多个沿着所述出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接料推动缸(6),所述接料推动缸(6)的缸体设置在所述出料隔离仓(1)的与所述第一侧仓壁(3)相对的第二侧仓壁(7)的外部,所述接料推动缸(6)的推杆伸入到所述出料通道(2)内并与出料承接板(5)连接;其中,所述接料推动缸(6)能够带动所述出料承接板(5)从所述接料口(4)伸出,并能够带动所述出料承接板(5)缩回到所述出料通道(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料隔离仓(1),所述出料隔离仓(1)内具有沿着出料方向延伸的出料通道(2),在与所述出料方向垂直的接料方向上,所述出料隔离仓(1)的第一侧仓壁(3)上形成有与所述出料通道(2)相通的接料口(4);出料承接板(5),所述出料承接板(5)用于承接成型模具并位于所述出料通道(2)内,所述出料通道(2)内形成多个沿着所述出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接料推动缸(6),所述接料推动缸(6)的缸体设置在所述出料隔离仓(1)的与所述第一侧仓壁(3)相对的第二侧仓壁(7)的外部,所述接料推动缸(6)的推杆伸入到所述出料通道(2)内并与出料承接板(5)连接;其中,所述接料推动缸(6)能够带动所述出料承接板(5)从所述接料口(4)伸出,并能够带动所述出料承接板(5)缩回到所述出料通道(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形成在沿着所述出料通道(2)延伸的同一个所述出料承接板(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所述出料承接板(5)上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二侧仓壁(7)的模具导向限位条(8),所述模具导向限位条(8)沿着所述出料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承接板(5)上设置有一条沿着所述出料方向延伸到各个所述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的所述模具导向限位条(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口(4)出设置有能够闭合的封闭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承接板(5)内形成有冷却腔;所述出料通道(2)内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设置有位于所述出料承接板(5)上方的冷却板(9);所述冷却板(9)内形成有沿着板面延伸的冷却腔;所述冷却板(9)通过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与设置在所述出料隔离仓(1)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张占永闫秀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