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00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成型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弯机,包括推送机构和沿推送方向并行布置的多组生产线,所述推送机构布置于该生产线的前端以能够沿所述推送方向推送位于该生产线上的模具(1),各组所述生产线分别设置有加热元件和用于引导所述模具(1)被推动为沿所述推送方向移动的导向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弯机利用多组生产线同时对多组曲面玻璃实施成型工艺,通过推送机构多工位并列推送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Hot b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弯机
本技术涉及玻璃成型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热弯机。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设备采用的玻璃显示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2.5D显示屏和3D显示屏等曲面玻璃显示屏受到厂商和消费者的追捧,其制备设备和制备工艺的发展也受到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视。曲面玻璃显示屏主要采用热弯工艺制成,通常利用玻璃热弯机实施该制备工艺。玻璃热弯机可以设置有加热区域、热成型区域和退火区域,通过推送机构向前推送,以分别实施预热、热弯成型和退火等工艺。在各个区域,玻璃均装载于玻璃模具中,并需由加热组件提供所需热量。在不同工艺区域推送时,推送机构通常利用拨叉推送,设备结构庞大。为此,现有热弯机主要采用单工位推送方式,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曲面玻璃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热弯机,该热弯机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热弯机,包括推送机构和沿推送方向并行布置的多组生产线,所述推送机构布置于该生产线的前端以能够沿所述推送方向推送位于该生产线上的模具,各组所述生产线分别设置有加热元件和用于引导所述模具被推动为沿所述推送方向移动的导向元件。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优选地,各组所述生产线分别包括沿所述推送方向彼此间隔布置的多个升降气缸,所述上加热板传动连接于该升降气缸以能够被驱动为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加热板。优选地,各组所述生产线中的多个升降气缸具有不同的极限升降高度,以形成有预热区、热成型区和缓冷区。优选地,各组所述生产线上设置有首尾相接的多个所述模具,且该生产线上的相邻所述升降气缸之间的间距等于该生产线上的各个所述模具的沿所述推送方向的长度,所述推送机构设置为以该长度间歇地推送所述模具。优选地,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气缸,该推送气缸的活塞杆作用于靠近所述生产线的前端的模具。优选地,所述导向元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的彼此相对的一侧的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优选地,沿所述推送方向,所述上加热板、所述下加热板、所述上导向板和所述下导向板中的至少一者在朝向所述模具的一侧边缘形成有导向角。优选地,所述模具为石墨模具。优选地,所述热弯机包括4~8组所述生产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热弯机利用多组生产线同时对多组曲面玻璃实施成型工艺,通过推送机构多工位并列推送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热弯机的关键部件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热弯机的关键部件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模具;2-上加热板;3-下加热板;4-升降气缸;5-推送气缸;6-上导向板;7-下导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热弯机,包括推送机构和多组生产线。各组生产线彼此并行地沿推送方向延伸,推送机构设置于生产线的前端(图2左端)并能够沿推送方向推送位于生产线上的模具1。其中,各组生产线分别设置有加热元件和用于引导模具1被推动为沿推送方向移动的导向元件。根据前述及图1所示,本技术的热弯机集成设置有多组并行的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同时推送多组模具1移动,形成多工位并列推送方式,由此可以显著提高曲面玻璃的生产效率。在该热弯机中,推送机构、加热元件等可以形成为多种适宜形式。例如,加热元件可以为贴合模具1设置的加热管等。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上加热板2和下加热板3。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相应工位的模具1均匀受热,并便于施加所需压力,有利于玻璃成型。为了便于施加压力,可以将上加热板2连接至驱动结构。典型地,可以在各组生产线中沿模具1的推送方式间隔设置多个升降气缸4,并将上加热板2传动连接至升降气缸4(的活塞杆)。由此,随着升降气缸4的伸缩,上加热板2能够被驱动为靠近或远离下加热板3。可选地,为了利用上加热板2和下加热板3对模具1进行加热,还可以驱动下加热板3升降。在不同工艺区域,上加热板2和下加热板3与模具1的作用关系存在差异。例如,在预热区和缓冷区(退火区域),上加热板2和下加热板3应当尽量贴合模具1以保证良好的热传导,但无需向模具1施加压力;而在热成型区,则不仅要求紧贴上加热板2和下加热板3至模具1上,还应当向其施加足够的压力。因此,在同一组生产线中,升降气缸4具有不同极限升降高度,以在该生产线中形成有预热区、热成型区和缓冷区。其中,升降气缸4的极限升降高度可以通过该升降气缸4上的调整元件(如调整螺栓)调整或确定。参照图2所示,在本技术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各组所述生产线上设置有首尾相接的多个模具1,且该生产线上的相邻升降气缸4之间的间距等于该生产线上的各个模具1的沿推送方向的长度L,推送机构设置为以该长度L间歇地推送模具1。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同一生产线上相邻的模具1首位相接布置,并由其端部的推送机构以其长度L间歇推送。通过这种设置,推送机构仅向最前端的模具1施加推送作用力,进而该作用力沿生产线在模具1上逐个传递,每次推送均能够同时地驱动该生产线上的模具1移动至下一工位。由此,推送机构不再设置对应于每个模具1的拨叉元件,可以使得整体结构较为紧凑,避免因设置多组生产线导致的设备过于庞大。换言之,通过改进推送机构对模具1的推送方式,可以便于在同一热弯机中集成设置多组生产线,由此提高生产效率。推送机构可以为各种适宜的结构形式,例如其可以由单一动力装置同时对各个生产线上的模具1进行推送,也可以通过多个动力装置分别独立推送相应的生产线上的模具1。其中,动力装置可以为推送气缸5、直线电机等。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推送气缸5的活塞杆作用于靠近生产线前端的模具1而实施推送。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优选实施方式的热弯机中采用的导向元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上加热板2和下加热板3的彼此相对的一侧的上导向板6和下导向板7,由此便于模具1沿预定方向向下一工位移动。尤其是,下加热板3上的成对设置的下导向板7之间的间距应当略大于模具1的宽度K。在模具1被推送过程中,由于安装精度等因素,模具1可能被卡滞在相邻的上加热板2、下加热板3、上导向板6或下导向板7的相接位置。例如,当相邻下加热板3具有不同的安装高度时,模具1将难以被从安装位置较低的下加热板3推送至较高的相邻下加热板3上。为此,可以在其朝向模具1的一侧边缘形成有导向角。该导向角可以为类似于倒角的倾斜面,由此当模具1被从相邻工位推送而来时,可以将该模具1引导至其安装位置,避免发生卡滞。在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推送机构需要同时推送多个模具1,因此模具1承受较高的作用力,为此要求较高的刚度。在此情形下,优选使用石墨模具。本技术的热弯机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任意组生产线。综合考虑生产效率、运维便利性等因素,通常可以设置4~8组生产线。例如,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有6组生产线。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弯机,其特征在于,该热弯机包括推送机构和沿推送方向并行布置的多组生产线,所述推送机构布置于该生产线的前端以能够沿所述推送方向推送位于该生产线上的模具(1),各组所述生产线分别设置有加热元件和用于引导所述模具(1)被推动为沿所述推送方向移动的导向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弯机,其特征在于,该热弯机包括推送机构和沿推送方向并行布置的多组生产线,所述推送机构布置于该生产线的前端以能够沿所述推送方向推送位于该生产线上的模具(1),各组所述生产线分别设置有加热元件和用于引导所述模具(1)被推动为沿所述推送方向移动的导向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上加热板(2)和下加热板(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生产线分别包括沿所述推送方向彼此间隔布置的多个升降气缸(4),所述上加热板(2)传动连接于该升降气缸(4)以能够被驱动为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加热板(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生产线中的多个升降气缸(4)具有不同的极限升降高度,以形成有预热区、热成型区和缓冷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弯机,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生产线上设置有首尾相接的多个所述模具(1),且该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