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205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包括在单克隆抗体生产细胞的培养过程中添加Kifunensine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用于提高抗CD43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并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nti-CD43 Monoclonal Antibod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nti-CD43 monoclonal antibody, including the steps of adding Kifunensine in the culture process of monoclonal antibody producing cell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nti-CD43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 and wid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的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死亡率较高。我国急性白血病患者约为200-300万人,每年新增诊断患者3-4万人。急性白血病是全身性的恶性肿瘤,传统化疗、诱导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是主要治疗方法。但传统化疗选择性差,副作用大;诱导治疗对某些白血病不敏感;而HSCT受供体和费用的限制以及会产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原因,应用并不广泛。作为新的治疗手段,单克隆抗体药物以亚型特异性,毒副作用小,适用人群广等特点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治疗性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已成为目前全球药物研发的热点。截止到2013年2月,已有34个治疗性抗体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据统计,目前有多达350余种抗体产品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29个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开发抗体新靶点和新适应证,研究和设计更为安全有效的新型抗体分子及抗体组合疗法,寻找生物标记指导抗体对病人的有效治疗,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该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由FDA批准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单克隆抗体共有6种,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抗CD20利妥昔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成熟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Burkitt’s淋巴瘤。抗CD52单抗(阿仑单抗)和抗CD22单抗(依帕珠单抗)在一些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研究中也显示良好的疗效。CD43是一种在人急性白血病和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细胞上表达的抗原表位,但其不在成熟的造血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上表达。中国专利ZL200680020846.5公开了作用靶点是CD43表面抗原的抗CD43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具有白血病急性发作的慢性白血病和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作为潜在的国际一类血液科新药,由于其与传统的治疗急性白血病药物作用靶点不同,抗CD43单抗的开发为广大急性白血病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也显现巨大的学术和商业价值,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Kifunensine(几夫碱)是一种α-甘露糖苷酶抑制剂,将其用于处理CHO细胞后能改善产物甘露糖基化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CHO细胞工艺培养阶段中,考察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作用浓度的kifunensine对于细胞生长、抗CD43单克隆抗体表达量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高浓度的kifunensine对细胞生长和抗CD43单克隆抗体表达量具有抑制作用,而添加20-100nmol/ml的合适浓度的kifunensine对细胞生长和抗CD43单克隆抗体表达量无明显影响,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抗CD43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包括在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产细胞的培养过程中添加Kifunensine的步骤。其中,所述Kifunensine的作用浓度为20-100nmol/ml,优选的,所述Kifunensine的作用浓度为50-100nmol/ml,更优选的,所述Kifunensine的作用浓度为100nmol/ml。其中,所述Kifunensine的作用时间为在所述培养过程的第0天一次性添加。其中,所述抗CD43单克隆抗体包括鼠源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或全人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抗CD43单克隆抗体包括全长单克隆抗体、含抗原结合区的抗体片段或抗体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生物学活性为所述抗CD43单克隆抗体与表达CD43抗原的白血病淋巴细胞的结合活性。优选的,所述表达CD43抗原的白血病淋巴细胞为CEM白血病淋巴细胞(ATCCCCL-119)。更优选的,所述CEM白血病淋巴细胞为CEM7白血病淋巴细胞。其中,所述细胞为哺乳动物细胞,优选为CHO细胞。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发现在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产细胞的培养过程中额外添加20-100nm/ml作用浓度的Kifunensine对细胞生长和抗CD43单克隆抗体表达量无明显影响,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抗CD43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从而使抗CD43单克隆抗体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用于提高抗CD43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并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培养体系中不同作用浓度的Kifunesin对活细胞密度的影响。图2为培养体系中不同作用浓度的Kifunesine对细胞培养活率的影响。图3为培养体系中不同作用浓度的Kifunensine对抗CD43单克隆抗体表达量的影响。图4为培养体系中添加Kifunensine对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物结合活性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实验例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术语“作用浓度”是指添加Kifunensine时培养体系中Kifunensine的终浓度。本专利技术中,术语“作用时间”是指培养体系中添加Kifunensine时的时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主要目的为考察不同作用浓度的Kifunensine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以优选获得最佳作用浓度。取一支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产细胞株(按照中国专利ZL200680020846.5中公开的方法制备获得抗CD43单克隆抗体并在CHO细胞中进行生产),经1000rpm离心5分钟,利用Lonza商业化基础培养基PowerCHO-2将沉淀重悬至摇瓶中,用细胞计数仪进行活细胞密度和活率测定,将摇瓶置于细胞培养摇床中,完成细胞复苏。按照每3天一次的传代周期进行细胞传代和扩增,记录活细胞密度和活率,待连续3次细胞活率达到90%以上后,将细胞接种至250ml摇瓶中,接种体积60ml,将摇瓶置于细胞培养摇床中,完成批次培养接种。接种后1小时内,将Kifunensine按照20nmol/ml、50nmol/ml、100nmol/ml、200nmol/ml的作用浓度分别缓慢加入到4个实验条件摇瓶中,对照组不添加Kifunensine。接种后自第1天开始,每日取样测定活细胞密度和细胞活率,维持葡萄糖浓度在2g/L以上,待细胞活率低于70%或批次维持时间达到10天时停止培养。整理活细胞密度和细胞活率制备生长曲线,评估不同作用浓度的Kifunensine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果表明在培养体系中Kifunensine的作用浓度从20nmol/ml增加至200nmol/ml的过程中,Kifunensine的作用浓度与活细胞密度和细胞活率变化存在一定量效关系。具体地说,当Kifunensine的作用浓度从20nmol/ml增加至100nmol/ml时,活细胞密度和细胞活率无明显变化;而当Kifunensine的作用浓度从100nm/ml增加至200nmol/ml时,活细胞密度和细胞活率受到明显抑制。因此,综合本实施例中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产细胞的培养过程中添加Kifunensine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抗CD43单克隆抗体生产细胞的培养过程中添加Kifunensine的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ifunensine的作用浓度为20-100nmol/ml。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ifunensine的作用浓度为50-100nmol/ml。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ifunensine的作用浓度为100nmol/ml。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ifunensine的作用时间为在所述培养过程的第0天一次性添加。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娄竞苏冬梅靳征刘颖侯绪凤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