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3746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主要由横向稳定杆、异型端块、稳定杆臂和调整螺栓组成;异型端块设为两块,稳定杆臂设为两个;两块异型端块焊接在横向稳定杆两端;两个稳定杆臂设置在横向稳定杆两端,并且分别与两块异型端块过盈配合。调整螺栓穿过异形端块,紧固在稳定杆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消除现有集成稳定杆装置的缺点,能最大程度减少人车风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用最简单最低廉的制造工艺实现整车降重降成本的目标,降低了因供应商少主机厂无法控制产品供价的风险;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原推力杆和横向稳定杆的功能的基础上集成创新,既不需要整车其它空间,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

A Stable Rod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hrust R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d relates to a stabilizing rod device of integrated thrust rod,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transverse stabilizing rod, abnormal end block, stabilizing rod arm and adjusting bolt; abnormal end block is set in two pieces and stabilizing rod arm is set in two pieces; two abnormal end blocks are welded at both ends of transverse stabilizing rod; two stabilizing rod arms are set at both ends of transverse stabilizing rod and are respectively set with two abnormal ends. Block interference fit. The adjusting bolt passes through the special-shaped end block and is fastened on the stabilizer arm.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integrated stabilizing rod device and minimize the risk of passenger and vehicle; the invention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reducing the weight and cost of the vehicle by the simplest and cheapest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reduce the risk that the main engine factory can not control the price of the product due to fewer suppliers; the invention integrates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original thrust rod and the lateral stabilizing rod, and neither needs it. The other space of the whole car can save material to the utm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稳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悬架系统中,稳定杆在汽车上用于增加侧倾辅助减小车辆转弯时产生的侧倾姿态角的作用,推力杆起到导向作用,用于车架和车桥之间牵引力、制动力等杆向力及力矩的传递。在现有技术中,稳定杆和推力杆大多相互独立,分别与车架、车桥连接,所需的支架和连接件多,系统复杂、重量大成本高,如图1所示。仅有少部分采用稳定杆和推力杆集成的方式,如图2所示,虽然结构简单且重量轻,但缺点在车轮跳动产生的变形完全靠推力杆与稳定杆焊接焊缝(图2中的04a~04d)抵抗。特别在车轮下跳150mm左右的空气悬架车型中,传统焊接工艺(如MAG焊接)形成的焊缝很难满足该状态下周向扭转焊缝应力要求,除非如专利CN105579179B所述采用复杂苛刻的零件本体及焊接质量要求才能实现出厂件合格,这势必带来高昂的制造成本和过长的质检投入,同时整车厂在定价时会受制于供应商。一旦使用期间焊缝失效,必给车辆和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的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可有效消除现有集成稳定杆装置的缺点,能最大程度减少人车风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稳定杆装置结构,能用最简单最低廉的制造工艺实现整车降重降成本的目标,降低了因供应商少主机厂无法控制产品供价的风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推力杆的低成本悬架稳定杆装置,其中包括横向稳定杆、稳定杆臂,异型端块、调整螺栓。横向稳定杆与异型端块实现摩擦焊接后,异型端块与稳定杆臂实现过盈装配,并通过调整螺栓实现轴向限位。使用调整螺栓目的是控制稳定杆臂的横向跨距,以便于正确装配到整车上。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主要由横向稳定杆、异型端块、稳定杆臂和调整螺栓组成;异型端块设为两块,稳定杆臂设为两个;两块异型端块焊接在横向稳定杆两端;两个稳定杆臂设置在横向稳定杆两端,并且分别与两块异型端块过盈配合;调整螺栓穿过异形端块,紧固在稳定杆臂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焊接采用摩擦焊。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定杆臂设有第一连接孔2a,通过橡胶轴承与车桥连接;设有第二连接孔2b,通过橡胶轴承与车架连接;设有鸡心形槽2c,与异性端块过盈装配;设有通孔2d;所述异型端块设有圆形端面A3a,与横向稳定杆大径相等;设有鸡心型端面3b,与稳定杆臂中的鸡心形槽2c实现轴孔配合;设有螺纹通孔3c,所述调整螺栓为调整螺栓A4,调整螺栓A4穿入通孔2d,拧到螺纹通孔3c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定杆臂主体呈“Y”型,顺型上下挖槽,呈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定杆臂主体侧面挖槽,呈型,槽两侧均实现大圆角过渡。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定杆臂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孔7a,通过橡胶轴承连接桥;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孔7b;在第四连接孔7b下方设有定位孔7c;所述异形端块设有与横向稳定杆焊接的圆形端面B6a,与车架支架橡胶轴承配合的圆形端面C6b、与定位孔7c间隙配合的定位销轴6c以及螺栓连接孔6d;所述调整螺栓为调整螺栓B8,调整螺栓B8穿过异形端块的螺栓连接孔6d,拧到稳定杆臂的第四连接孔7b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定杆臂第三连接孔7a与第四连接孔7b中间的主体结构呈乙形工字梁7d结构。技术方案中所述横向稳定杆为空芯弹簧钢管,为U形弯管;所述横向稳定杆直径为Ф70~Ф80;所述异型端块为非圆形锻造弹簧钢块。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定杆臂为高强度铸铁或铸铝材料,采用QT800-5球墨铸铁或A356.3挤压铸造铝。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是在原推力杆和横向稳定杆的功能的基础上集成创新,既不需要整车其它空间,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在焊缝失效时推力杆仍能正常使用。而以往的专利中焊缝失效导致整个集成的稳定杆断裂失效,很可能侵害人车安全。相比之下,本专利技术的保全设计很大程度地避免了上述危害的发生;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其螺栓调整和过盈装配的设计,使得稳定杆臂采用高强度铸铁或热处理的高强度铸铝成为可能,是现有基础上实现轻量化的理想方案;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异型端块尺寸较小,适宜采用旋转摩擦焊。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以往专利产品采用MAG焊接带来的焊缝品质不良及废品率难控的难题(图2中的04a~04d),同时制造低廉和过程控制简单,很容易实现高的量产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常见带横向稳定杆的悬架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常见集成推力杆功能的横向稳定杆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的焊缝位置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的横向稳定杆A为U形弯管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的稳定杆臂A结构示意图1;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的稳定杆臂A结构示意图2;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的异形端块A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的变型形式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的变型形式稳定杆臂B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的变型形式异型端块B结构示意图;图中:01-横向稳定杆;02-纵向推力杆;03-稳定杆;04-具备纵向推力杆功能的臂;04a-周向焊缝A;04b-周向焊缝B;04c-周向焊缝C;04d-周向焊缝D;1-横向稳定杆A;2-稳定杆臂A;3-异型端块A;4-调整螺栓A;5-焊缝;6-异型端块B;7-稳定杆臂B;8-调整螺栓B;9-横向稳定杆B;2a-第一连接孔;2b-第二连接孔;2c-鸡心形槽;2d-通孔;2e-H型梁;2f-工字梁;3a-圆形端面A;3b-鸡心形端面;3c-螺纹通孔;6a-圆形端面B;6b-圆形端面C;6c-定位销轴;6d-螺栓连接孔;7a-第三连接孔;7b-第四连接孔;7c-定位孔;7d-乙形工字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实施例进行修改或部分技术特征替换并不使其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异型端块为弹簧锻造件,优选地,设有异型端面,与稳定杆臂过盈配合;设有圆形端面,与稳定杆两端面配合;中间设有螺纹通孔,与调整螺栓配合。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异性端块尺寸较小,适于摩擦焊接工艺。所述的异型端块设有圆形端面,与横向稳定杆大径相等。设有异型端面,与稳定杆臂实现轴孔配合。设有螺纹通孔,实现调整螺栓装配。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型式,参阅图3,包括横向稳定杆A1、稳定杆臂A2、异型端块A3、调整螺栓A4、焊缝5组成。首先施行焊接,参阅图4,用焊缝5将横向稳定杆A1两端分别与异型端块A3连接。然后将异型端块A3分别小过盈装入稳定杆臂A2,最后通过调整螺栓A4,调整横向稳定杆A1的轴向位置并保证使用中不窜动。本实施例所述的横向稳定杆A1为空芯弹簧钢管。优选地,为U形弯管,以保证轮胎跳动时与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横向稳定杆、异型端块、稳定杆臂和调整螺栓组成;异型端块设为两块,稳定杆臂设为两个;两块异型端块焊接在横向稳定杆两端;两个稳定杆臂设置在横向稳定杆两端,并且分别与两块异型端块过盈配合;调整螺栓穿过异形端块,紧固在稳定杆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横向稳定杆、异型端块、稳定杆臂和调整螺栓组成;异型端块设为两块,稳定杆臂设为两个;两块异型端块焊接在横向稳定杆两端;两个稳定杆臂设置在横向稳定杆两端,并且分别与两块异型端块过盈配合;调整螺栓穿过异形端块,紧固在稳定杆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采用摩擦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臂设有第一连接孔(2a),通过橡胶轴承与车桥连接;设有第二连接孔(2b),通过橡胶轴承与车架连接;设有鸡心形槽(2c),与异性端块过盈装配;设有通孔(2d);所述异型端块设有圆形端面A(3a),与横向稳定杆大径相等;设有鸡心型端面(3b),与稳定杆臂中的鸡心形槽(2c)实现轴孔配合;设有螺纹通孔(3c),所述调整螺栓为调整螺栓A(4),调整螺栓A(4)穿入通孔(2d),拧到螺纹通孔(3c)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臂主体呈“Y”型,顺型上下挖槽,呈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推力杆的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振魏韬常连霞谷京哲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