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及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33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所述冷却歧管包括前后两个相互套接的冷却歧管元件,所述冷却歧管元件为中空阶梯形的管体结构,其包括套入端部和插入端部,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插入端部通过倒角在其端头形成倒角面,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套入端部内腔中对应设有可与所述倒角面形成密封配合的接触面,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及上述的冷却歧管,所述电池模组的拐角处设置有用于联接电池单元的紧固部,用于电池单元在彼此紧密接触的同时稳定地布置,同时由于电池单元彼此紧密的接触使得前后两个相互连接的冷却歧管元件能够固定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增大冷却歧管的可弯曲角度,避免由于模组碰撞导致的冷却歧管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及电池模块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冷却构件的电池模块及用于连接冷却构件中冷却剂管路的冷却歧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动汽车等移动体或储存电力的电源装置中,使用包含可以充放电的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此种电池模块中,为了抑制各电池单元的温度上升而将各电池单元冷却。每一个电池模块通常通过以高集成度将多个电池单元堆叠来制造,在该情况下,每个电池单元按照预定的间隔布置,使得在电池单元的充电和放电期间产生的热量能被移除。例如,申请号为201510587694.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这种电池模组具有便于安装以及方便观察冷却歧管连接状态的特点,但是这种电池模组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出现碰撞,相邻冷却歧管元件之间容易发生弯折,进而出现冷却歧管破裂的情况,从而导致冷却液外泄,增加了电池模组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及包括该冷却歧管的电池模块,能够增大相邻冷却歧管的可弯曲角度,避免由于模组碰撞导致的冷却歧管破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歧管连接结构,所述冷却歧管包括前后两个相互套接的冷却歧管元件,每个所述冷却歧管元件为中空阶梯形的管体结构,其包括套入端部和插入端部,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插入端部通过倒角在其端头形成倒角面,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套入端部内腔中对应设有可与所述倒角面形成密封配合的接触面,所述冷却歧管通过所述前后两个冷却歧管元件的插入端部和套入端部连接并密封。具体的,所述的阶梯形冷却歧管元件包括一小径段和一大径段,所述小径段的外径R1与大径段的内径R2对应;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插入端部设置在所述小径段,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套入端部设置在所述大径段。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歧管元件插入端部的倒角面形状为圆弧形或锥形。具体的,所述倒角面设置在所述冷却歧管元件插入端部的外壁前端,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套入端部的接触面形成与倒角面互补的形状;其中后面的冷却歧管元件插入端部用来嵌入前面的冷却歧管元件的套入端部中。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套入端部和插入端部之间设有一小孔,所述小孔位于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管体表面,所述冷却歧管元件通过该小孔与冷却剂管路相连通,所述冷却剂管路包括冷却剂入口端口和冷却剂出口端口。具体的,所述冷却剂管路大致为“n”形,其底部的一端为冷却剂入口端口,另一端为冷却剂出口端口。所述冷却剂的入口端口/冷却剂的出口端口沿着与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第一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插入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小孔中,来接纳所述冷却剂管路的流入/流出部分。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插入端部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凹槽,各个第一环形凹槽中分别卡入一个O型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套入端部内腔中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数量与第一环形凹槽的数量相同,所述冷却歧管元件的插入端部可插入套入端部的内腔中且各个O型密封圈可分别卡入至对应的那个第二环形凹槽中。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具体的:所述电池模块具备冷却构件,其具有吸收热量的冷却面和冷却剂管路,多个电池单元,每一个电池单元其外边缘被框架构件所包围,所述冷却构件被安装在框架构件中,所述框架结构的下侧边缘的相反两端还分别设有上述的冷却歧管元件,所述相反两端的冷却歧管元件分别与冷却剂管路的冷却剂入口端口和冷却剂出口端口连接。具体的,电池单元在框架构件设置在电池单元之间的状态下彼此面对,其中冷却构件安装在框架构件处,在该情况下,冷却歧管元件每一个可具有从框架构件的一个表面延伸到框架构件的另一个表面的空心结构,多个电池单元彼此紧密接触地布置,所述冷却歧管元件以连通的方式彼此连接组成冷却歧管,所述冷却歧管位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下部外边缘的相反两端处。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块在其拐角处设置有用于联接电池单元的紧固部,用于电池单元在彼此紧密接触的同时稳定地布置,并且固定在正确位置,使得电池模块构造成具有稳定的结构。同时由于电池单元彼此紧密的接触使得前后两个相互连接的冷却歧管元件能够固定结合。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连接结构可以在保持密封的状态下增大相邻冷却歧管的可弯曲角度。(2)本技术的连接结构可以将弯曲方向沿径向的力转化为轴向的力,使冷却歧管在弯曲的过程中实现轻微的脱节现象避免冷却歧管破裂,减小了电池模组的故障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弯曲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冷却歧管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歧管元件的典型视图。图中:1-冷却歧管元件,11-插入端部,12-套入端部,110-倒角面,120-接触面,2-小孔,3-第一环形凹槽,4-冷却剂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上端”、“下端”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实施例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冷却歧管发生弯曲时,插入端的顶部会与套管相抵,此时若继续加大弯曲则容易出现套管挤破的情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参见图1,所述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包括前后两个相互套接的冷却歧管元件1,每个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为中空阶梯形的管体结构,其包括套入端部12和插入端部11,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插入端部11通过倒角在其端头形成倒角面110,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套入端部12内腔中对应设有可与所述倒角面110形成密封配合的接触面120,所述冷却歧管通过所述前后两个冷却歧管元件1的插入端部11和套入端部12连接并密封。所述的阶梯形冷却歧管元件1包括一小径段和一大径段,所述小径段的外径R1与大径段的内径R2对应,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插入端部11设置在所述小径段,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套入端部12设置在所述大径段。可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插入端部11的倒角面110形状为圆弧形或锥形。所述倒角面110设置在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插入端部11的外壁前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包括前后两个相互套接的冷却歧管元件(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为中空阶梯形的管体结构,其包括套入端部(12)和插入端部(11),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插入端部(11)通过倒角在其端头形成倒角面(110),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套入端部(12)内腔中对应设有可与所述倒角面(110)形成密封配合的接触面(120),所述冷却歧管通过所述前后两个冷却歧管元件(1)的插入端部(11)和套入端部(12)连接并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包括前后两个相互套接的冷却歧管元件(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为中空阶梯形的管体结构,其包括套入端部(12)和插入端部(11),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插入端部(11)通过倒角在其端头形成倒角面(110),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套入端部(12)内腔中对应设有可与所述倒角面(110)形成密封配合的接触面(120),所述冷却歧管通过所述前后两个冷却歧管元件(1)的插入端部(11)和套入端部(12)连接并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梯形冷却歧管元件(1)包括一小径段和一大径段,所述小径段的外径R1与大径段的内径R2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插入端部(11)设置在所述小径段,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套入端部(12)设置在所述大径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插入端部(11)的倒角面(110)形状为圆弧形或锥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的套入端部(12)和插入端部(11)之间设有一小孔(2),所述冷却歧管元件(1)通过该小孔(2)与冷却剂管路(4)相连通,所述冷却剂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添增朱修锋陈昌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