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通风天窗及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44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顶通风天窗,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安装板,以及安装在安装板上的主窗框架,所述主窗框架与安装板活动连接,并覆盖在安装板上,所述主窗框架与安装板的接合处设有密封条;所述安装板的后端设有可以将主窗框架后端向外撑起的伸缩支撑杆,主窗框架被撑起时与车顶形成一个方向向后方的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主窗框架与安装板活动连接,安装板上设有伸缩支撑架可以将主窗框架连同钢化玻璃一起撑起,与车顶形成一个向后打开的开口,车子在行驶的时候不会产生过大的风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顶通风天窗及客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顶通风天窗及客车。
技术介绍
汽车天窗被广泛的应用在汽车领域中,汽车天窗可以迅速降温,加快车辆内部空气流动,改善车内环境,给人们带来健康舒适的享受。在堵车时,所有的车辆都处于停滞或慢行状态,汽车尾气将不可避免地比任何时候都要密集,如果开启侧窗,污浊的空气极可能进入到车内,使人感到不适。目前的汽车天窗尤其在应用于客车上的天窗,开启难道大,天窗开启后会增大客车行驶时产生的风阻,增加油耗。而且天窗的密封性不够好,雨天时车内容易渗入雨水。传统的汽车天窗,诸如公交车,天窗迎着公交车行驶的方向开启,虽然这样产生的风力比较大,使车外更多的空气吹进来,但是由此造成的风阻也特别大。还有的客车上是使用空调扇来进行通风换气的,这样不仅价格高昂,而且笨重,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人们无法从天窗逃生。专利一种汽车天窗框架(申请号为:CN201410505088.2)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窗框架,包括四个边框,四个边框分别为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四个边框四角均为圆角的边框本体,四个边框通过激光焊接成整体矩形天窗框架,矩形天窗框架上底边框和下底边框的中部还通过激光焊接有竖向支撑边框;上边框和下边框设有两根平行的纵向滑轨,矩形天窗框架的四个边框还设有蓄水槽,每个边框均设有一个排水装置。该天窗在开启的时候操作麻烦,且开启天窗时会导致风阻增大,增加油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顶通风天窗及客车,增加采光通风效果的同时,还解决了客车在行驶时因天窗开启产生的风阻增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车顶通风天窗,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安装板,以及安装在安装板上的主窗框架,所述主窗框架与安装板活动连接,并覆盖在安装板上,所述主窗框架与安装板的接合处设有密封条;所述主窗框架的框内设有与内框面积等大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外表面设有吸音涂层,吸音涂层可以减缓车外的噪音,制作成本低。所述钢化玻璃与主窗框架的内框边设有将钢化玻璃固定在主窗框架上的密封胶;所述安装板的后端设有可以将主窗框架后端向外撑起的伸缩支撑杆,主窗框架被撑起时与车顶形成一个方向向后方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主窗框架的后端设有两个开启拉手,包括左开启拉手和右开启拉手,通过开启拉手将车顶天窗打开或者关闭。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前端至少设有两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与主窗框架的前端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杆至少设有两个,伸缩支撑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可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套设在第一伸缩杆内,另一端固定在主窗框架上;主窗框架上设有固定件,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件上。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为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密封胶和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主窗框架边缘设有安全锤,所述安全锤可拆卸地固定在钢化玻璃上,在紧急情况下,有条件需要从天窗逃生时,车内的人员可以使用安全锤将钢化玻璃打碎,逃出车内。进一步地,所述主窗框架被撑起时与车顶形成的开口夹角为20~35°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汽车在行驶时产生的风阻最小,而且通风效果也达到最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客车,该客车安装有所述车顶通风天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顶通风天窗,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主窗框架与安装板活动连接,安装板上设有伸缩支撑架可以将主窗框架连同钢化玻璃一起撑起,与车顶形成一个向后打开的开口,车子在行驶的时候不会产生过大的风阻,油耗不会增大,节约能源。在汽车行驶的时候,打开天窗,气流在在车顶快速流动形成负压将车内污浊的空气“抽”出,由于不是直接进风,而是将污浊的空气抽出,新鲜空气从进气口补充的方式进行通风换风,车内的气流柔和,没有风直接挂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车顶天窗完成了车内换气,让车内乘客舒适。主窗框架与安装板接合处设有密封条,钢化玻璃与主窗框架通过密封胶连接,保证了密封性能,防止雨水渗进车内。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顶通风天窗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顶通风天窗的俯视图。图中标记为:安装板1、主窗框架2、密封条3、钢化玻璃4、密封胶5、伸缩支撑杆6、开启拉手7、转动杆60、第一伸缩杆61、第二伸缩杆62、固定件63、安全锤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和图2,一种车顶通风天窗,该车顶通风天窗应用在客车上,包括公共汽车和长途汽车,该通风天窗包括固定在汽车车顶上的安装板1,以及安装在安装板1上的主窗框架2,主窗框架2与安装板1可以活动连接,并且主窗框架可覆盖在安装板1上,主窗框架2与安装板1的接合处设有密封条3,密封条3用来密封主窗框架2盖在安装板1上产生的缝隙,这样一来避免了在下雨天,由于主窗框架2处在车顶外表面,雨水容易从缝隙处渗进水中;主窗框架2的框内设有与内框面积等大钢化玻璃4,该钢化玻璃最好为透明的钢化玻璃,这样可以在车尾暗处采光,当然钢化玻璃4上也可以为灰暗色透明钢化玻璃,阻止太阳强光和紫外线。钢化玻璃4外表面上设有吸音涂层,吸音涂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轻车外的噪音,在钢化玻璃4外表面涂有的吸音涂层相对于真空钢化玻璃,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也比较低。如图1所示,钢化玻璃4与主窗框架2的内框边设有密封胶5,密封胶5可以将钢化玻璃4固定在主窗框架2上,本实施例密封胶5选聚氨酯密封胶。所述安装板1的后端(本实施例中的“前端、后端”均是指相对于车头为前方的方向)设有可以将主窗框架2后端向外撑起的伸缩支撑杆6,主窗框架2被撑起时与车顶形成一个方向向后方的开口,正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实现主窗框架2被撑起,安装板1的前端设有两个转动杆60,该转动杆60连接安装板11和主窗框架2,转动杆60转动起来是以转动杆60与安装板1的连接点为中心转动,转动杆60的自由端与主窗框架2的前端固定连接,这样主窗框架2可以围绕主窗框架2转动;为了实现固定支撑主窗框架2,伸缩支撑杆6至少设有两个,伸缩支撑杆6包括第一伸缩杆61和第二伸缩杆62,所述第一伸缩杆61可转动地连接在安装板1上,并且第二伸缩杆62的一端套设在第一伸缩杆61内,另一端固定在主窗框架2的固定件63上;第二伸缩杆62的另一端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件63上,安装方便。在需要开启车顶天窗时,用手在主窗框架2的后端受力,将主窗框架2的后端顶起,第二伸缩杆62从第一伸缩杆61中伸出,整个伸缩支撑杆6的长度伸长,伸缩支撑杆6将主窗框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顶通风天窗,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安装板(1),以及安装在安装板(1)上的主窗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窗框架(2)与安装板(1)活动连接,并覆盖在安装板(1)上,所述主窗框架(2)与安装板(1)的接合处设有密封条(3);所述主窗框架(2)的框内设有与内框面积等大钢化玻璃(4),所述钢化玻璃(4)外表面设有吸音涂层,所述钢化玻璃(4)与主窗框架(2)的内框边设有将钢化玻璃(4)固定在主窗框架(2)上的密封胶(5);所述安装板(1)的后端设有可以将主窗框架(2)后端向外撑起的伸缩支撑杆(6),主窗框架(2)被撑起时与车顶形成一个方向向后方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通风天窗,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安装板(1),以及安装在安装板(1)上的主窗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窗框架(2)与安装板(1)活动连接,并覆盖在安装板(1)上,所述主窗框架(2)与安装板(1)的接合处设有密封条(3);所述主窗框架(2)的框内设有与内框面积等大钢化玻璃(4),所述钢化玻璃(4)外表面设有吸音涂层,所述钢化玻璃(4)与主窗框架(2)的内框边设有将钢化玻璃(4)固定在主窗框架(2)上的密封胶(5);所述安装板(1)的后端设有可以将主窗框架(2)后端向外撑起的伸缩支撑杆(6),主窗框架(2)被撑起时与车顶形成一个方向向后方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前端至少设有两个转动杆(60),所述转动杆(60)的自由端与主窗框架(2)的前端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杆(6)至少设有两个,伸缩支撑杆(6)包括第一伸缩杆(61)和第二伸缩杆(62),所述第一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伟余甜高洋李鑫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