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157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停车装置,可解决由1台升降台伴随入库和出库依次搬送空车、载车托盘,从而在出入库上需要时间的问题。该停车装置由并列设置的第1及第2升降台、与第1及第2升降台的升降路邻接设置的多层停车板、为了使载车用托盘a移转到各停车板和第1及第2升降台上而设置的横移导向装置、为了在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使第1及第2升降台的托盘进入上述停车板,且将上述停车板的托盘取入到第1及第2升降台上而设置的托盘搬运装置构成;其采用在与第1及第2升降台之间的所需上述停车板的下侧上下,设置从第1及第2升降台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装置被送入的托盘的第1及第2行进路,且在第1及第2行进路上,设置移送装置而将托盘送出到利用托盘搬运装置的取入位置的结构构成。(*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停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停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顺利地进行在利用机械搬送方式的停车装置的停车装置间的机械搬送,且大幅缩短出入库时间的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习知的利用机械搬送方式的停车装置,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述,在入库时,当使车进入在最低下降位置待机的升降台上的空车托盘后,使升降台上升并在多层停车板的没有托盘的位置(空的停车板)停止。然后,从升降台上将载车托盘移转到停车板上从而入库。即,在入库时,使空的停车板的空车托盘移转到升降台之后,将升降台与空车托盘一起降下。在出库时,使空的升降台上升到出库的停车板后,将载车托盘从停车板上移转到升降台上,然后使载车托盘与升降台一起下降。[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表的特公平6-7466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早期公开的特开平5-179829号公报如利用上述这样的出入库方式,由1台升降台随着入库和出库依次搬送空车托盘和载车托盘,所以不能使空车托盘和载车托盘同时移送,具有出入库需要时间的问题。特别是在出入库频繁的地方,会等得让人厌倦而成为产生抱怨的原因。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停车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停车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停车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停车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停车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停车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停车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大幅缩短出入库的时间,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停车装置,其包括并列设置的第1及第2升降台、与该第1及第2升降台的升降路邻接设置的多层停车板、在该各停车板和第1及第2升降台上,为了使载车用托盘从前述停车板移转到第1及第2升降台上,或从第1及第2升降台移转到停车板上而设置的横移导向装置、为了在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使前述第1及第2升降台的托盘进入上述停车板,且将上述停车板的托盘取入到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而设置的托盘搬运装置;其在与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之间的所需上述停车板的下侧上下,设置从前述第1及第2升降台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装置被送入的托盘的第1行进路及第2行进路,且在该第1行进路及第2行进路上,设置移送装置而将托盘送出到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装置的取入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停车装置,其中所述的第1行进路和第2行进路中的一路为空托盘专用,另外一路为载车托盘专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停车装置,该停车装置由:并列设置的第1及第2升降台、与该第1及第2升降台的升降路邻接设置的多层停车板、在该各停车板和第1及第2升降台上,为了使载车用托盘从前述停车板移转到第1及第2升降台上,或从第1及第2升降台移转到停车板上而设置的横移导向装置、为了在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使前述第1及第2升降台的托盘进入上述停车板,且将上述停车板的托盘取入到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而设置的托盘搬运装置构成;其采用在与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之间的所需上述停车板的下侧上下,设置从前述第1及第2升降台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装置被送入的托盘的第1行进路及第2行进路,且在该第1行进路及第2行进路上,设置移送装置而将托盘送出到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装置的取入位置的构成。而且,有时使前述第1行进路和第2行进路中的一路为空托盘专用,另外一路为载车托盘专用。经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停车装置,其可解决由1台升降台伴随入库和出库依次搬送空车、载车托盘,从而在出入库上需要时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停车装置由并列设置的第1及第2升降台1,2、与该第1及第2升降台的-->升降路邻接设置的多层停车板4,5、为了使载车用托盘a移转到该各停车板和第1及第2升降台上而设置的横移导向装置、为了在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使前述第1及第2升降台的托盘进入上述停车板,且将上述停车板的托盘取入到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而设置的托盘搬运装置构成;其是采用在与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之间的所需上述停车板的下侧上下,设置从前述第1及第2升降台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装置被送入的托盘的第1行进路31及第2行进路32,且在该第1行进路及第2行进路上,设置移送装置而将托盘送出到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装置的取入位置的结构构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特殊结构的停车装置,可以大幅缩短出入库的时间,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停车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主要部分的横剖面示意图。图3是升降台和停车板的主要部分的侧面放大示意图。图4是同上的部分缺口平面示意图。图5是同部分缺口正面图。图6是锁定装置的部分侧面放大示意图。图7是同上的部分缺口正面放大示意图。图8是出入库的作用示意图。图9是出入库的作用示意图。图10为出入库的作用示意图。A:车               a:托盘B:横移导向装置     C:托盘搬运装置D:锁定装置         E:移送装置F:转台             1:第1升降台2:第2升降台        3:升降路4、5:停车板        6:出入库路7:卷扬机           8:钢丝绳-->9:突出板                 10:滚子11:导轨                  12:转子13:移动框                14:滑动装置15:链轮                  16:链条17:第1电动机             18:扣合固定部19:爪                    20:第2电动机21:链轮                  22:链条23:托架                  24:导轨25:弹簧                  26:轴材27:制动器                28:锥形部29:转子                  30:升降导轨31:第1行进路             32:第2行进路33:链轮                  34:链条35:扣合固定部            36:滚子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停车装置,其包括并列设置的第1及第2升降台、与该第1及第2升降台的升降路邻接设置的多层停车板、在该各停车板和第1及第2升降台上,为了使载车用托盘从前述停车板移转到第1及第2升降台上,或从第1及第2升降台移转到停车板上而设置的横移导向装置、为了在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使前述第1及第2升降台的托盘进入上述停车板,且将上述停车板的托盘取入到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而设置的托盘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之间的所需上述停车板的下侧上下,设置从前述第1及第2 升降台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装置被送入的托盘的第1行进路及第2行进路,且在该第1行进路及第2行进路上,设置移送装置而将托盘送出到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装置的取入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装置,其包括并列设置的第1及第2升降台、与该第1及第2升降台的升降路邻接设置的多层停车板、在该各停车板和第1及第2升降台上,为了使载车用托盘从前述停车板移转到第1及第2升降台上,或从第1及第2升降台移转到停车板上而设置的横移导向装置、为了在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使前述第1及第2升降台的托盘进入上述停车板,且将上述停车板的托盘取入到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而设置的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内康彦高藤孝史小池彰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输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