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驱动AUV回收控制系统及自主回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驱动自主水下机器人,尤其涉及全驱动自主水下机器人回收控制系统及自主回收方法,属于机器人
技术介绍
自主水下机器人(AUV)是目前海洋工程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在海洋资源勘探、海底工程作业、科研考察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由于AUV自身能源限制,当AUV完成一定量的任务后,通常需要在水下对接并回收,以便及时进行能源补给和数据交换,同时下达下一段时间的任务,重新在水下布放AUV开展勘探和作业任务。现阶段AUV回收一般采用对接管加导流罩的水下回收装置,这种回收装置适合传统的鱼雷型AUV回收和布放,其结构简单、隐蔽性高,但是这种喇叭口回收装置对AUV的操纵性、运动控制和导航定位精度具有严苛的要求,不但要求AUV在环境扰动作用下按照预定轨迹运动,甚至对于挂载在船上的喇叭口装置,还需要通过光、水声等传感器对回收口运动状态进行估计,即使已知海流方向,对接过程中也会受到船身附近各种异性海流的干扰。为了减少回收中发生碰擦,提高AUV回收的成功率,就需要AUV具有能够抵抗自身环境扰动的动力定位能力。动力定位系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驱动AUV回收控制系统,包括回收单元和水下控制系统;所述回收单元由支架放置于海底平面或悬挂于船舶上,水下控制系统安装在全驱动自主水下机器人上;所述回收单元包括水声收发器、摄像机、圆锥导向罩、导管、灯光组;所述水声收发器安装在圆锥导向罩两侧,灯光组包含四个水下灯,以菱形的几何关系安装在圆锥导流罩外沿,所述摄像机安装在圆向导流罩后部、导管颈部,用以基岸人员实时观测末端水下回收的过程;所述水下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照明控制板、电源管理系统、水下灯、漏水传感器、信息测量单元、温湿度传感器、避碰声呐、水下摄像机组、电池、导航定位单元、运动控制单元;主控单元由两块PC104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驱动AUV回收控制系统,包括回收单元和水下控制系统;所述回收单元由支架放置于海底平面或悬挂于船舶上,水下控制系统安装在全驱动自主水下机器人上;所述回收单元包括水声收发器、摄像机、圆锥导向罩、导管、灯光组;所述水声收发器安装在圆锥导向罩两侧,灯光组包含四个水下灯,以菱形的几何关系安装在圆锥导流罩外沿,所述摄像机安装在圆向导流罩后部、导管颈部,用以基岸人员实时观测末端水下回收的过程;所述水下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照明控制板、电源管理系统、水下灯、漏水传感器、信息测量单元、温湿度传感器、避碰声呐、水下摄像机组、电池、导航定位单元、运动控制单元;主控单元由两块PC104工控板构成,主控PC104完成运动控制并对传感器的信息采集和处理,从控PC104仅和水下摄像机组相连,处理视频、图片数据,减小主控PC104的负担,两工控板之间通过485通信模式传送数据;所述照明控制板与主控PC104连接,接收亮度控制信号,对水下灯亮度进行调整;所述电源管理系统、漏水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与主控PC104相连,检测电池状态信息和机器人内部环境信息;所述导航定位单元包括USBL定位设备、光纤惯导、GPS/无线模块、多普勒仪,USBL定位设备、光纤惯导、GPS/无线模块和多普勒仪都与主控PC104相连,USBL定位设备在回收阶段接受水声收发器的信息计算相对位置,并将光纤惯导、多普勒仪、深度计所得到的数据发送给主控PC104,推算AUV当前位置、姿态;所述水下摄像机组在AUV回收末端将灯光组几何关系传输到从控PC104,从控PC104负责计算AUV相对回收口的位置,发送给主控PC104校准导航传感器得到的位置信息;所述运动控制单元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机组和拋载电磁铁;所述电机控制器根据主控PC104的发送的推进器的转速大小,用PWM对5个推进器转速控制,动态调整AUV的姿态角度和航速,同时将电机的转速发送给主控PC104;所述抛载电磁铁通电释放重块,在水下发生故障时将电磁铁吸附重块抛出实现快速上浮,完成AUV的自救。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驱动AUV回收控制系统的自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动力定位思想加入到回收对接中;整个过程包括直线归位、直线跟踪、直线对接和校准对接四个阶段,在到达直线跟踪阶段后开启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所述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对包括深度、纵倾角、航向角、横向位置四个自由度控制,依靠AUV将通过光纤惯导、USBL定位设备、深度计和多普勒仪得到的位姿数据,通过自适应无迹粒子滤波方法,得到AUV复合运动中的低频状态,通过动力定位控制器实时计算控制增量,使各推进器产生推力与力矩作为补偿动力,以抵消水流作用,保持AUV目标位置、艏向、深度和姿态;所述全驱动AUV控制系统的自主回收方法在AUV收到水声收发器信号并确认执行水下回收任务时开始,之后进入直线归位阶段,根据水声收发器确认回收口位置信息、多普勒仪的水平面速度信息、光纤惯导的姿态角信息和深度计的深度信息,指引AUV到指定深度并向回收口中心延长线前的直线追踪点不断逼近;当AUV到达直线追踪点时,进入直线跟踪阶段,此阶段通过调整艏向角来减小直线归位阶段的超调量,之后调整艏向平行回收口中心线并使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控制,以侧向推力保持直线跟踪;使AUV尽可能保持目标位置、艏向、深度和姿态;直至捕捉到灯光组信号认为到达对接就位点,之后进入直线对接阶段,所述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军,周启润,朱志宇,叶辉,包灵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