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光强检测的无人机飞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00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光强检测的无人机飞控设备,主要解决现有无人机控制过程中因电磁干扰造成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差的问题。其包括地面端装置和无人机端装置。无人机端装置通过感应地面装置发射的引导光束控制无人机飞行在激光光束内;地面装置利用激光测距获得地面端装置与无人机端装置之间的距离,并对该距离进行处理后通过激光通信发送控制信息给无人机端装置。无人机端装置接收该控制信息后控制无人机与地面端装置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使用传统无线电通信方式,而是通过激光光束实现对无人机飞行的控制,提高了无人机控制过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可用于视距范围内无人机的精确飞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激光光强检测的无人机飞控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飞行控制设备,可用于视距范围内无人机的精确飞行控制,提高无人机飞行轨迹的精确度。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中,需要地面操作人员对无人机的飞行进行控制。传统的无人机系统的操控首先是利用无线电通信方式实现地面控制端与无人机端的通信,然后进一步向无人机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如现有的基于2.4GHz频段的无人机飞行控制方法就是利用2.4GHz频段通信方式实现对无人机飞行控制。然而由于当前城市环境中电磁环境复杂,且现有技术中采用的2.4GHz通信波段对所有用户开放,各类电子产品都会使用该频段,导致该波段越来越拥挤,从而出现了众多干扰问题。这些干扰使得无人机地面控制设备对无人机的控制距离变短以及可靠性降低,无人机因干扰而失控事件常有发生,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光强检测的无人机飞控设备,以避免电磁干扰对无人机控制的干扰,提高控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基于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激光光强检测的无人机飞控设备,包括地面装置和无人机端装置,特征在于:地面装置包括:激光光束发射枪(1),用于为无人机端装置发射调整姿态的飞行引导光束,并分别为激光通信模块(2)和激光测距处理模块(4)发射激光光束;激光通信模块(2),用于对需要发送给无人机端的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并通过激光光束发射枪(1)发送给无人机端;激光测距回波接收头(3),用于接收测距光束打在无人机装置上时被反射的回波,并将该回波传给激光测距处理模块(4);激光测距处理模块(4),用于通过激光光束发射枪(1)和激光测距回波接收头(3)测量地面控制装置与无人机端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信息上传给主控单元(6);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激光光强检测的无人机飞控设备,包括地面装置和无人机端装置,特征在于:地面装置包括:激光光束发射枪(1),用于为无人机端装置发射调整姿态的飞行引导光束,并分别为激光通信模块(2)和激光测距处理模块(4)发射激光光束;激光通信模块(2),用于对需要发送给无人机端的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并通过激光光束发射枪(1)发送给无人机端;激光测距回波接收头(3),用于接收测距光束打在无人机装置上时被反射的回波,并将该回波传给激光测距处理模块(4);激光测距处理模块(4),用于通过激光光束发射枪(1)和激光测距回波接收头(3)测量地面控制装置与无人机端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信息上传给主控单元(6);操作面板(5),用于录入操作人员的控制指令,并发送给主控单元(6)。主控单元(6),用于处理操作面板(5)输入的指令,并协调整个系统的工作;无人机端装置包括:激光光强感应面板(7),用于感应地面控制设备发射的激光光束,并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发送到ADC转换模块(8)和无人机端的激光通信模块(9);ADC转换模块(8),用于将激光光强感应面板(7)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发送给处理单元(10);激光通信模块(9),用于接收激光光强感应面板(7)的信号,判断光束中是否有激光通信信息,若有,则对其进行译码,并将译码后结果发送给处理单元(10);处理单元(10),用于根据ADC转换模块(8)发送的转换后激光光强信号,以及激光通信模块(9)译码后的数据,向无人机发送控制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束发射枪(1),由U形支架,激光发射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鹏张灿蔡觉平易湘张海林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