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碧堂专利>正文

铁路.钢轨联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91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该联接器技术特征在于:将钢轨轨缝相应地拉开,在拉开的轨缝中,加设并分别不与钢轨脱开的轨桥部件,再将相配轨夹盖护在轨桥外面,连同钢轨用螺栓一并锁固即成。从而解决的技术问题:1.联接钢轨,满足钢轨伸缩;2.取代焊结钢轨,根治车轮撞击钢轨接头;3.从构造到使用均符合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和互换性原则;4.对快速发展铁路业和列车提速均为有利;5.一旦发生意外铁路事故时,只需更换被损标准钢轨,对安装及修复铁路极为简便迅速。(*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十九世纪中期,蒸汽机的专利技术导致火车的出现,刚开始铺设的铁路钢轨是无间隙的,结果冬天铺的钢轨夏天发出严重变形,使火车不能正常运行。于是将钢轨轨缝拉开几厘米的间隙铺设,以防止钢轨因热胀产生的变形。这几厘米的轨缝间隙,使火车轮撞击钢轨接头时发出巨大振动噪音,给人民生活、社会环境和对铁路设施、仪表等有关方面带来的危害问题漫沿至今,同时,也限制了火车时速的提高。近年来,为了提高火车时速,将百余根标准钢轨分段焊接成一至二公里长的长钢轨,使铁路轨缝数量大为减少,以降低噪音,增加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并且采用加大重轨铺设,增加轨枕,加宽加厚道床和增加联结部件加强锁固等措施,相应地限制了钢轨热胀冷缩特性。用焊结钢轨、接平铁路轨缝的方法,暂时满足了列车提速的要求。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铁路轨缝问题因为,钢轨愈长、伸缩就愈大的轨缝问题,将是始终存在的,将钢轨焊结成长钢轨,一旦发生意外铁路事故时,对快速修复是极其困难的,又违背了标准化和互换性原则和规范。那么长的焊结钢轨,子孙后代如何修换 且造价高、加工烦的问题带来了无止境地沿续。长期以来,由于轨缝对行车不利,并对有关方面的危害问题,一直困扰着铁路科技工作者。为此,本人历经多年的探索研究,终于完成这套多功能铁路·钢轨联接器装置,它分别由轨桥、轨夹系列标准件使用钢轨制造类材质,用硬模生产工艺精密铸造构制而成。针对性解决铁路轨缝所带来的有关危害问题。使火车轮与钢轨面始终保持成一线接触。同时,又满足了钢轨热胀冷缩特性要求,使列车运行起来更加平稳安全。本钢轨联接器,主要的技术特征如在夏天修建铺设铁路钢轨时,应将轨缝拉开为(轨头面宽的两倍)即140毫米,在拉开的轨缝中间,加设轨桥部件(如附图说明图1),轨桥与火车轮相接触的上面两端,分别作成30度的同向斜面,这种同向斜面,是为提供火车轮经过该联接器时的平稳通过。轨桥底座与钢轨底座相同,轨桥正中央及一端为腰圆形螺栓孔,另一端则为圆形螺栓孔;腰圆形螺栓孔,是为提供钢轨由0至24毫米的伸缩量所备,(中原地带标准钢轨伸缩量为7毫米左右)在满足钢轨热胀冷缩特性要求的同时,利于车轮与轨面保持成一线轻快畅行。从而,消除铁路轨缝,降低轮轨撞击噪音;轨桥圆孔凸起台阶,分别装入钢轨端首孔中(确保轨桥部件自始终不与钢轨端脱开,轨桥填补了钢轨间的轨缝),再将改进相配的轨夹盖护在轨桥外面(如图2),轨夹比现用轨夹加长了140毫米(是轨桥部位的所需长度),轨夹内中部留有与轨桥相配部位。为了列车运行的更加平稳与安全,和钢轨联接器具备功能的确保实践,在加长轨夹的中央另加设了一个螺栓,并将轨夹一端改为三个圆形螺栓孔(与轨桥圆孔一端相配装),轨夹中央和另一端为四个腰圆形螺栓孔;轨夹两端仍采用四个现用螺栓,则中部使用M20的三个螺栓(该联接器一组共为7个标准螺栓组成)。按常规装配方式,将钢轨、轨桥和轨夹,用螺栓一拼锁固即成(见图3)。铁路·钢轨联接器,具备承负的任务1、联接钢轨、满足钢轨任意伸缩;2、接平轨缝“取代钢轨焊结”;3、根治车轮撞击钢轨接头轨端、带来的有关危害问题;4、为改建铁路提供了省时、减费的条件;5、从结构到生产制造,均符合于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和互换性原则和规范;6、对快速发展铁路事业和对列车的进一步提速均为有利。如果一旦发生意外铁路事故时,只需更换被损坏的标准钢轨或片段部位,同时,对安装修复铁路,极为简便而迅速。(模型实物和生产详图待报)注如果将标准钢轨两端首孔,由Φ31改为Φ41时则性能更佳。权利要求本钢轨联接器,其主要的技术特征是将钢轨轨缝相应地拉开,在拉开的轨缝中加设轨桥部件,轨轿圆孔凸起台阶,分别装入钢轨端首孔中(确保轨桥部件自始终不与钢轨端脱开,轨桥填补了钢轨间的轨缝),轨桥与火车轮相接触的上面两端,分别作成30度的同向斜面,这种同向斜面,是为提供火车轮与轨面保持成一线轻快畅行。从而,消除铁路轨缝,降低轮轨撞击噪音。1、在拉开的轨缝中加设称轨桥的部件的方法;2.轨桥填补了钢轨间的间隙----轨缝(接平轨缝,取代钢轨焊结)。3.轨桥分别作成30度的同向斜面,(是为满足钢轨热胀冷缩特性要求的同时,利于车轮经过该联接器时的平稳通过)。4.轨桥圆孔凸起台阶,分别装入钢轨端首孔中(确保轨桥部件自始不与钢轨端脱开)。5.在加长轨夹的中央另加设了一个螺栓,(是在确保列车安全行驶的同时,实用性能可靠)。全文摘要该联接器技术特征在于:将钢轨轨缝相应地拉开,在拉开的轨缝中,加设并分别不与钢轨脱开的轨桥部件,再将相配轨夹盖护在轨桥外面,连同钢轨用螺栓一并锁固即成。从而解决的技术问题:1.联接钢轨,满足钢轨伸缩;2.取代焊结钢轨,根治车轮撞击钢轨接头;3.从构造到使用均符合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和互换性原则;4.对快速发展铁路业和列车提速均为有利;5.一旦发生意外铁路事故时,只需更换被损标准钢轨,对安装及修复铁路极为简便迅速。文档编号E01B11/20GK1211656SQ9711727公开日1999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碧堂 申请人:李碧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钢轨联接器,其主要的技术特征是:将钢轨轨缝相应地拉开,在拉开的轨缝中加设轨桥部件,轨桥圆孔凸起台阶,分别装入钢轨端首孔中(确保轨桥部件自始终不与钢轨端脱开,轨桥填补了钢轨间的轨缝),轨桥与火车轮相接触的上面两端,分别作成30度的同向斜面,这种同向斜面,是为提供火车轮与轨面保持成一线轻快畅行。从而,消除铁路轨缝,降低轮轨撞击噪音。1、在拉开的轨缝中加设称:轨桥的部件的方法;2、轨桥填补了钢轨间的间隙----轨缝(接平轨缝,取代钢轨焊结)。3、轨桥分别作成30度的同 向斜面,(是为满足钢轨热胀冷缩特性要求的同时,利于车轮经过该联接器时的平稳通过)。4、轨桥圆孔凸起台阶,分别装入钢轨端首孔中(确保轨桥部件自始不与钢轨端脱开)。5、在加长轨夹的中央另加设了一个螺栓,(是在确保列车更安全行驶的同时,实 用性能可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碧堂
申请(专利权)人:李碧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