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218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其包括钢圈、三角胶、胎体、钢丝子口层、尼龙子口层、内衬层复合件及胎侧耐磨胶,所述胎体包覆于钢圈及三角胶外表面,所述钢丝子口层及尼龙子口层配合包覆于胎体外表面,所述内衬层复合件包覆于尼龙子口层外表面,胎侧耐磨胶包覆于内衬层复合件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钢丝子口层与尼龙子口层的结合,优化各部品的配置,减轻了轮胎的重量及滚动阻力,从而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辆运行及制造成本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The structure of a tire without inner tube radial radial tir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teel ring, a triangular glue, a carcass, a steel wire mouth layer, a nylon mouth layer, a lining layer composite and a side-bearing adhesive. The fetal body is covered with a steel ring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riangle glue. The steel wire subsurface layer and the nun dragon mouth layer are coated with the tire. The outer lining layer is coa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nylon sub layer, and the wear-resistant rubber side is coa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ner liner composite component. By adopt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eel wire mouth layer and the nylon mouth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optimizes the configuration of various parts, reduces the weight and rolling resistance of the tires, thus improv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tires, reduces the operation and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vehicles, and reduces th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子午线轮胎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以其优异的高速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得到人们的青睐,在欧洲等工业发达地区,无内胎轮胎正在大量生产和使用,在我国,子午线轮胎发展很快,特别是目前载重子午线轮胎发展更为迅速,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的生产和使用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市场需求量也在增大。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载重车辆的灵活、轻便等特点更加显现出来,部分车辆正常标载,对轮胎承载要求不高,但是要求长距离、长时间的行驶;部分车辆会适度超载,由于超载让轮胎的变形量增大导致胎唇部位生热过大,从而在轮胎使用过程中出现子口裂、抽丝爆等现象,导致轮胎无法使用。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轮胎承载能力,同时减小轮胎质量并降低轮胎生热的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其包括钢圈、三角胶、胎体、钢丝子口层、尼龙子口层、内衬层复合件及胎侧耐磨胶,所述胎体由内至外从钢圈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包覆于三角胶外表面,所述胎体向上翻卷的部位为胎体外侧卷边,所述钢丝子口层由内至外从胎体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至胎边并包覆于胎体外表面,所述钢丝子口层向上翻卷的部位为钢丝子口层外侧卷边,所述尼龙子口层包覆于胎体外表面,所述内衬层复合件包覆于尼龙子口层外表面,所述胎侧耐磨胶包覆于内衬层复合件外表面。所述钢丝子口层呈U型结构包覆于胎体外表面。所述钢丝子口层厚度为1.4~1.7mm。所述钢丝子口层外侧卷边端点距胎体外侧卷边的垂直距离为3~6mm。所述钢丝子口层外侧卷边的高度较胎体外侧卷边的高度低6~12mm。所述胎体外侧卷边端点距胎体内侧的垂直距离为9~13mm。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通过采用钢丝子口层结合尼龙子口层,优化各部品配置,减轻了轮胎的重量,降低了滚动阻力,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及制造商的轮胎制造成本。同时充分发挥了各部品的作用,使该轮胎胎唇强度加强,也有效解决了胎趾部位可能产生的故障,使其故障率下降,从而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该轮胎胎唇结构包括钢圈1、三角胶2、胎体3、钢丝子口层4、尼龙子口层5、内衬层复合件6及胎侧耐磨胶7,所述胎体3由内至外从钢圈1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包覆于钢圈1及三角胶2外表面,所述钢丝子口层4呈U型结构由内至外从胎体3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至胎边并包覆于胎体外表面,所述胎体3及钢丝子口层4向上翻卷的部位为胎体外侧卷边31及钢丝子口层外侧卷边41,所述尼龙子口层5包覆于胎体3外表面,所述内衬层复合件6包覆于尼龙子口层5外表面,所述胎侧耐磨胶7包覆于内衬层复合件6外表面。其中,所述钢丝子口层4厚度d3为1.4~1.7mm,所述钢丝子口层外侧卷边41的端点距胎体外侧卷边31的垂直距离d1为3~6mm,所述钢丝子口层外侧卷边41的高度h1较胎体外侧卷边31的高度h2低6~12mm,所述胎体外侧卷边31的端点距胎体内侧的垂直距离d2为9~13mm。本技术通过采用钢丝子口层3及尼龙子口层4的结合,由于钢丝子口层结构强度较尼龙子口层结构强,将两者结合使用,优化了各部品的配置,从而降低了轮胎的重量及滚动阻力,使轮胎胎唇强度加强,故障率降低,从而不仅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还减少了车辆运行及制造的成本并减稍了对环境的污染。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包括钢圈、三角胶、胎体及胎侧耐磨胶,所述胎体由内至外从钢圈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包覆于钢圈及三角胶的外表面,所述胎体向上翻卷的部位为胎体外侧卷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子口层、尼龙子口层及内衬层复合件,所述钢丝子口层型由内至外从胎体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至胎边包覆于胎体外表面,所述钢丝子口层向上翻卷的部位为钢丝子口层外侧卷边,所述尼龙子口层包覆于胎体外表面,所述内衬层复合件包覆于尼龙子口层外表面,所述胎侧耐磨胶包覆于内衬层复合件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包括钢圈、三角胶、胎体及胎侧耐磨胶,所述胎体由内至外从钢圈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包覆于钢圈及三角胶的外表面,所述胎体向上翻卷的部位为胎体外侧卷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子口层、尼龙子口层及内衬层复合件,所述钢丝子口层型由内至外从胎体底部绕过并向上翻卷至胎边包覆于胎体外表面,所述钢丝子口层向上翻卷的部位为钢丝子口层外侧卷边,所述尼龙子口层包覆于胎体外表面,所述内衬层复合件包覆于尼龙子口层外表面,所述胎侧耐磨胶包覆于内衬层复合件外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