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610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包括滑动装配的上滑轨和下滑轨以及用于锁定上滑轨和下滑轨的锁定组件和用于解锁上滑轨和下滑轨的解锁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内锁片、安装支架以及至少一个竖向设置的导向柱,其中,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上滑轨的内侧,各个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内锁片弹性地支撑在上滑轨或安装支架上,并能够沿各个导向柱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升降。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结构紧凑,通过内锁片与导向柱的升降配合实现解锁和锁定上下滑轨,解锁和锁定过程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无异响,有效提高了座椅滑轨的使用寿命。

Inner lock slide rail for car sea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cked sliding rail in a car seat, including a sliding and lower slide rail of a sliding assembly, a lock assembly for locking a slide rail and a lower slide rail, and an unlocking assembly for unlocking the upper and lower slide rails. The locking assembly includes an internal lock piece, an mounting bracket, and at least one vertical guide column set. The mounting bracket is fix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slide rail, and one end of each of the guiding pillars is fixed to the mounting bracket respectively. The inner lock plate is elastically supported on the upper slide rail or the mounting bracket, and can be lifted and lifted between the locking position and the unlocking position along each guide column. The lock type slide rail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compact structure, and it can unlock and lock up and down slide rail through the lifting and lifting of the internal locking plate and the guide column. The unlocking and locking process has high reliability, good safety and no different sound,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eat sli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座椅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
技术介绍
座椅滑轨用于连接汽车座椅和汽车车体。目前,在汽车前排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汽车座椅能够通过座椅滑轨进行前后移动。因此,驾乘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前后移动座椅,以增强座椅的舒适性,特别是对于驾驶员来说,可以根据驾驶员体形条件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以便于操纵方向盘、踏板和变速杆等操纵件。现有的采用手动调节方式的汽车座椅滑轨的锁定组件一般采用外锁式结构,但是由于要占用外部空间,不仅影响汽车座椅的结构设计,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易与其他部件或异物发生干涉,导致在解锁或锁定过程中发生卡滞,而影响正常使用。因此,应运而生了一种内锁式的汽车座椅滑轨,由于内锁片采用升降方式解锁,具有解锁行程短、结构简单可靠、易于装配、成本低廉等优势,现有的内锁式的汽车座椅滑轨大部分采用内锁片进行锁定。但是,这些座椅滑轨的内锁片一般为简单的片状,并与导向柱固定连接,导向柱与上滑轨滑动配合,这样的设计使导向柱与上滑轨形成一个悬臂梁结构,长时间使用后会时上滑轨的孔径变大,而使导向柱发生偏置,从而引起内锁片在解锁或锁定过程中易发生晃动,出现无法锁定上滑轨和下滑轨相对位置的问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并且,现有的采用内锁片的座椅滑轨的解锁组件一般仅与内锁片的一个点或一个面抵接,可靠性一般,长期使用同样存在安全隐患。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通过内锁片与导向柱的升降配合实现解锁和锁定上下滑轨,解锁和锁定过程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无异响,有效提高了座椅滑轨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包括滑动装配的上滑轨和下滑轨以及用于锁定上滑轨和下滑轨的锁定组件和用于解锁上滑轨和下滑轨的解锁组件,其要点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内锁片、安装支架以及至少一个竖向设置的导向柱,其中,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上滑轨的内侧,各个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内锁片弹性地支撑在上滑轨或安装支架上,并能够沿各个导向柱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升降;当操纵解锁组件驱使内锁片移动至解锁位置时,将上滑轨从下滑轨上解锁;当释放解锁组件时,内锁片能够从解锁位置弹性复位至锁定位置,将上滑轨锁定在下滑轨上。采用以上结构,安装支架与上滑轨合围形成一个近似框架的结构,安装支架能够稳定可靠地固定各个导向柱,内锁片与各个导向柱滑动配合,并且滑动过程中内锁片不会发生晃动,导向柱不会磨损上滑轨,可靠性高,避免发生异响,有效提高了座椅滑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内锁片的截面为“n”字形,其两侧面的下缘上具有阵列分布的锁齿,该内锁片的两排锁齿分别向外弯折形成支撑部。采用以上结构,内锁片为“n”字形并具有翻边,能够便于解锁组件更加可靠地夹持固定,而锁齿用于嵌入上滑轨和下滑轨中,并且,内锁片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装支架相应位置的宽度,起到让位的作用,以使内锁片具有更大的升降距离,有效利用了上滑轨和下滑轨之间有限的空间。作为优选: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摇杆和弹性元件,其中,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摇杆支撑部和锁片夹持部,其中,所述摇杆支撑部与上滑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解锁摇杆可转动地弹性支撑在该摇杆支撑部上,所述锁片夹持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解锁头,两个解锁头分别与对应的支撑部配合。现有设计是摇杆直接控制内锁片,但由于刚性的解锁摇杆与刚性的内锁片之间“硬对硬”式的接触,长时间工作会出现较大的磨损和异响。采用以上结构,解锁摇杆与弹性元件接触,弹性元件与内锁片接触,而弹性元件由于自身具有弹性,能够起到有效的缓冲,极大减小了工作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摇杆支撑部为“z”字形,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其中,所述第一部与上滑轨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上具有与解锁摇杆相适应的支撑孔,所述解锁摇杆穿过该支撑孔后支撑在第三部上,两个所述解锁头自第三部的外端向外延伸。采用以上结构,弹性元件即能够对解锁摇杆起到弹性支撑和转动支撑两个功能,无需单独安装摇杆支架,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简化了结构,确具有同样的支撑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优选:所述解锁摇杆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定位卡槽,所述第三部上具有斜向上翘起的卡片,该卡片嵌入定位卡槽中。采用以上结构,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地对解锁摇杆起到弹性支撑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部通过铆销与上滑轨的顶壁固定连接,该第一部靠近第二部的一端具有向上凸出的定位凸起,该定位凸起嵌入上滑轨的顶壁中。采用以上结构,定位凸起配合铆销实现了两点定位,防止弹性元件发生转动,保证了弹性元件的可靠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部的外端斜向上翘起,并与解锁摇杆的端部抵接。采用以上结构,配合斜上翘起的卡片,进一步提高了固定解锁摇杆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支架为“u”形条状结构,该安装支架两侧边的上缘分别向外弯折形成铆接部,两个所述铆接部均与上滑轨的顶壁铆接,所述安装支架至少一个侧边嵌入两个解锁头之间,该安装支架的底边宽度小于内锁片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采用以上结构,既能将安装支架可靠地固定在上滑轨的顶壁上,实现内锁片的可靠安装,又能对弹性元件和内锁片起到让位的作用,保证弹性元件对内锁片弹性夹持的可靠性,并使内锁片具有更大的上下滑动行程,充分利用了上下滑轨之间有限的空间。作为优选:在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为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内锁片和安装支架抵接。采用以上结构,弹性部件为压簧,装配简单,结构可靠,使内锁片具有锁定上下滑轨的趋势。作为优选:在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上滑轨和内锁片相连。采用以上结构,弹性部件为拉簧,不仅使内锁片具有锁定上下滑轨的趋势,而且相对于压簧,采用拉簧的方式能够使内锁片具有更大的下降深度,防止发生因内锁片与下滑轨发生干涉而引起解锁不完全的问题,可靠性更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结构新颖、紧凑,易于实现,通过内锁片与导向柱的升降配合实现解锁和锁定上下滑轨,解锁和锁定过程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无异响,有效提高了座椅滑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解锁组件和锁定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弹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内锁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包括滑动装配的上滑轨1和下滑轨2以及用于锁定上滑轨1和下滑轨2的锁定组件3和用于解锁上滑轨1和下滑轨2的解锁组件4,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内锁片31、安装支架32以及至少一个竖向并排的导向柱33,其中,所述安装支架32与上滑轨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并与上滑轨1合围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各个所述导向柱33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支架32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上滑轨1,并可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上滑轨1上。所述内锁片31弹性地支撑在上滑轨1或安装支架32上,并能够沿各个导向柱33升降,该内锁片31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操纵解锁组件4,内锁片31在解锁组件4驱使下沿各个导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包括滑动装配的上滑轨(1)和下滑轨(2)以及用于锁定上滑轨(1)和下滑轨(2)的锁定组件(3)和用于解锁上滑轨(1)和下滑轨(2)的解锁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内锁片(31)、安装支架(32)以及至少一个竖向设置的导向柱(33),其中,所述安装支架(32)固定于上滑轨(1)的内侧,各个所述导向柱(33)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支架(32)固定连接,所述内锁片(31)弹性地支撑在上滑轨(1)或安装支架(32)上,并能够沿各个导向柱(33)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升降;当操纵解锁组件(4)驱使内锁片(31)移动至解锁位置时,将上滑轨(1)从下滑轨(2)上解锁;当释放解锁组件(4)时,内锁片(31)能够从解锁位置弹性复位至锁定位置,将上滑轨(1)锁定在下滑轨(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包括滑动装配的上滑轨(1)和下滑轨(2)以及用于锁定上滑轨(1)和下滑轨(2)的锁定组件(3)和用于解锁上滑轨(1)和下滑轨(2)的解锁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内锁片(31)、安装支架(32)以及至少一个竖向设置的导向柱(33),其中,所述安装支架(32)固定于上滑轨(1)的内侧,各个所述导向柱(33)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支架(32)固定连接,所述内锁片(31)弹性地支撑在上滑轨(1)或安装支架(32)上,并能够沿各个导向柱(33)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升降;当操纵解锁组件(4)驱使内锁片(31)移动至解锁位置时,将上滑轨(1)从下滑轨(2)上解锁;当释放解锁组件(4)时,内锁片(31)能够从解锁位置弹性复位至锁定位置,将上滑轨(1)锁定在下滑轨(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片(31)的截面为“n”字形,其两侧面(313)的下缘上具有阵列分布的锁齿(311),该内锁片(31)的两排锁齿(311)分别向外弯折形成支撑部(3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4)包括解锁摇杆(41)和弹性元件(42),其中,所述弹性元件(42)包括一体成型的摇杆支撑部和锁片夹持部,其中,所述摇杆支撑部与上滑轨(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解锁摇杆(41)可转动地弹性支撑在该摇杆支撑部上,所述锁片夹持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解锁头(424),两个解锁头(424)分别与对应的支撑部(312)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内锁型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支撑部为“z”字形,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421)、第二部(422)和第三部(423),其中,所述第一部(421)与上滑轨(1)的顶壁(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42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果陈志勇郑开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